來自曼島的他,將尋根之旅變成了中國通商口岸的歷史行腳

文摘   2024-08-09 17:08   广东  






攝影師祺力高(Nicholas Kitto)來自曼島(Isle of Man),他在1983年來到香港,從此定居此地。一向愛好歷史的他,從小便知道自己的祖父母曾在中國生活過一段不短的日子。但讓他真正開始拍攝中國通商口岸的契機,是他1996年在天津偶然找到父親六歲時一家遷往漢口前的舊宅。在那之後,他多次重訪故地,並且開始探索天津老城區其他西式建築,沉迷其中。他渴望更加了解中國昔日的通商口岸,不只是天津,還包括其他外國人曾經居住、工作的中國城市。這本《尋訪中國通商口岸——城市與建築的歷史之旅》是攝影師本人的探索歷程記錄,也是一本讓讀者了解中國近代通商口岸專題歷史的畫冊





中國的通商口岸時代,從1840年左右到1943年,前後延續了約一個世紀。期間外國人在華的活動,可以說是急切、堅定,時而誤入歧途,往往強而有力,但並不總能如願。他們來到中國,要支配這片土地,留下印記,在所難免。與東道主相比,外國強盛、富裕、自信,相信自己的勢力能長久留在中國。現在我們當然知道,歷史另有打算。今天中國在多方面經已脫胎換骨,在人類活動的幾乎每個領域——經濟、農業、工業、技術、醫療、教育,都已取得巨大進展,與通商口岸的時代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只不過,在通商口岸制度結束約75年後,外國活動的許多實體證據依然殘存。本書收錄這些證據,出版為簡明的攝影記錄集,絕無僅有。


由1842年設立首個通商口岸到19世紀末,列強相信最能照顧自身利益的辦法,是在每處開放貿易的地方設領事館。除了登記船隻進出,收取各種費用外,領事的作用主要有兩個:擔當外商與中國當局的溝通橋樑;維持外國人社區一定的秩序。英國的領事館建築仍然矗立在最早的五個通商口岸:福州、廣州、寧波、上海、廈門。除了福州的以外,無一是舊構——福州的英國領事館原為寺廟,現在還是寺廟。外國人湧入中國繁榮的商業中心,猝然而至,準備未周,初到任的領事也總是沒有合適的住所,被分配到廢棄的寺廟建築居住,也絕非罕見,有時別無選擇,還不得不兼用作辦公室。這種「臨時」安排或多年都得不到改善,何福愛(A. S. Harvey)領事被迫住進北海的漁民小屋,就是一例。雷夏伯(Herbert F. Brady)領事最初住在三水的廟裏,直到自費建好一座木屋,才能搬進稍為合適卻仍嫌簡陋的居所。


大量記錄表明,外國領事的到來非常不受歡迎,以致於建立領事館之前已被迫撤離。在宜昌,暴力抗議迫使領事京華陀(Walter King)迅速撤出,到下游的漢口;在汕頭,為免觸發城中醞釀的排外情緒,英國領事館多年來設於附近的島上,此舉十分謹慎;在廣州,排外情緒高漲,以至於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才得以按照1842年條約的規定開埠。



廈門鼓浪嶼英國領事館邸



19世紀下半葉,隨着通商口岸體系發展,為特定目的專門建造領事館成為常態,領事館通常依照經典的「殖民地」建築風格設計。領事要有效發揮前述的兩個作用,其居住和辦工場所有必要散發出恰到好處的權威(而非優越)氣息。「殖民地」風格設計正好滿足這種需求,外圍的騎樓能為窗戶、柱子,以及總體上堅固的結構遮擋陽光。許多領事館的設計由軍事工程師而非專業建築師負責,施工則由駐上海的英國工部(Britain’s Office of Works)授權和監督。許多昔日的通商口岸都能見到這樣的例子,包括北海、蕪湖和汕頭等。


19 、20世紀之交,幾乎每個通商口岸都設領事館的做法已有明顯改變。一來通商口岸數量太多,有經濟成本的考量;二來認識到對外貿易已日益由中國商人代理,外商已不再需要常駐於每個通商口岸。然而,海關設施仍為必要,連帶需要建設海關大樓和恰當華麗的稅務司邸。海關是中國政府部門,但其管理和工作人員主要由外國人組成,因此海關大樓、稅務司邸和職員宿舍的建築往往具有西洋風格:長沙一條小街上矗立着一座大型建築,是昔日海關初級職員的住所;在煙台,一座更樸素的前海關宿舍建築,置於英國任何一處海濱小鎮都不顯突兀;杭州的外國租界舊址仍有海關大樓,風格近似許多英國的領事館。迷人的通商口岸時代海關大樓,如今仍可在不少城市找到,用途往往未變。比如上海的海關大樓如舊雄踞外灘。


大多通商口岸貼近中國原有的商貿中心,但也有一些通商口岸時代的大城市是無所依傍,從零開始發展起來的——哈爾濱源自一座跨河鐵路橋,青島源自一個小漁村,大連源自一片崎嶇的荒地。三座城市,分別由俄國、德國和後來接手的日本資本開創,發展出活力澎湃的市中心,各自反映着其開創者的民族特點。哈爾濱看去就像革命前相當壯麗的俄國城市;青島雖被德國佔領只有不到二十年,卻到處都是德式建築,從厚重的巴伐利亞式教堂到井然有序的公共行政建築;天津的舊意大利租界有個彷彿從米蘭搬來的中央廣場,那一帶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完成了改建,現在稱為意式風情區。



作者配以地圖、舊明信片等資料,詳解通商口岸建築細節。



在整個通商口岸時期,外國對中國的滲透,主要推動力是貿易,其次是附帶的商業活動。儘管中國工業和經濟發展都十分迅速,特別是在近年,仍有相當多舊日外國興建的商業建築得以保留。其中部分仍維持原有的用途,例如法國在福州馬尾建造的造船廠,比照1873年的原建築,其輪廓和基本結構仍清晰可辨。漢口、廣州、天津等大型通商口岸,以及沙市、汕頭等小型通商口岸仍保留着舊日的貨棧。銀行和商業總部跟領事館一樣,其建造要體現其出資方的權勢和影響力。原滙豐銀行上海分行壯麗奪目,充分展示了其香港姐妹大樓直到1985年被取代前的風采。天津的解放路(舊稱維多利亞道)曾建有不少相互競爭的外資銀行大樓,今日大多由中國的各家商業銀行使用,得到良好的維護。


在通商口岸故地,除了銀行以外,還能找到其他商業建築,例如天津的開灤礦務總局總部和大連的南滿鐵路總部。20世紀初,外資鐵路開始在中國擴張,多數外國勢力都在爭奪這潛在的巨大市場。這些商業冒險功成之處,留下了深刻的證據,例如瀋陽、旅順、濟南、青島的火車站。規模更小的還有為數不少的傳教站。西方宗教各個宗派互相競爭,都認為傳教活動與貿易一樣重要。在滲透中國的進程中,傳教士的腳步極少落後於商人。1846年,在法國施壓下,道光皇帝頒令,信仰基督教不再違法,為傳教士開闢了一條路。典型例子可見於溫州、福州、廣州、上海、瀋陽等許多城市。為了傳教,傳教士還開辦醫療和教育機構去吸引信徒,這些信徒通常來自社會較貧窮的階層,此前無法獲得這些資源。江門的大型醫院、蘇州、杭州、淡水的大學都是圍繞傳教事業而發展起來的。



天津諸聖堂及禮拜堂



剩下最後一類要關注的外國建築是軍事設施。不難料到,這類建築今日所餘無幾,剩下的也不易接近。從湛江軍事基地的大門偷偷一瞥,就發現19 、20世紀之交的法國大型建築仍在使用。山海關也保留着同時代的兵營。要參觀威海劉公島的大量前皇家海軍設施倒是很容易。最讓人驚訝的例子,也許是位於重慶的前法國海軍總部,居然距離大海2000多公里,實在難以想像還有甚麼比這更為離奇的選址。


我們慶幸許多通商口岸時代的建築仍然屹立,這其中不少是因為近年官方政策的改變。與此同時,投入研究昔日外國在華活動的青年歷史學者,其陣營也正在日益壯大。我們應該期望,通過像這本書的出版,能夠擴而充之中國人對此主題久已存在的興趣,激勵國家和各地政府進一步開放檔案,對這段歷史時期的研究才能繼續推進。


(本文摘錄自「通商口岸歷史概略」,編輯有刪改。)


推介閱讀



《尋訪中國通商口岸——

城市與建築的歷史之旅》

作者:祺力高(Nicholas Kitto)

ISBN:9789620767470


一本中國近代通商口岸專題歷史畫冊

一本通商口岸城市西洋建築觀賞指南


作者歷逾10年踏足中國,尋訪自1842年以來的40多座通商口岸城市,用近千張影像,重現舊日通商口岸城市西洋建築的面貌,配合嚴謹的歷史考證為歷經風雨後的建築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印記。


本書按照城市劃分章節,配合豐富精美的影像與設計,相信能帶領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增進對歷史的了解同時,領略建築之美。



名家推薦


本書並不是展示過去的懷舊之作,作者不僅在追尋過去,同時也關心建築物的現在與將來。我們因而能夠依循作者的步伐,由北徂南,用雙眼代替雙腿,讀一本書,便能行萬里路。

—— 程美寶(香港城市大學歷史學教授)

通過像這本書的出版,能夠擴而充之中國人對此主題久已存在的興趣,激勵國家和各地政府進一步開放檔案,對這段歷史時期的研究才能繼續推進。

—— 廖樂柏 Robert Nield(《中國通商口岸——貿易與最早的條約港》作者、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會長)


作者簡介


香港攝影師,原為風景和野生動物攝影師,現專注拍攝歷史建築,主要在大中華地區工作。


來自曼島(Isle of Man),長期的會計職業生涯使他能在非洲和中東的許多國家生活和工作。1983年4月,祺力高來到香港,於此定居。2007年底,他兌現了多年前許下的諾言,從跨國會計公司退休,全身心投入發展攝影事業。於 2013年獲得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執照,並於2022年成為會員。


曾出版:《築建傳承——景賢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2012)、《東華三院文物館》(東華三院,2015)、《文武廟》(東華三院,2017)。




香港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1897年成立,秉承「開啟民智、昌明教育」的宗旨,持續推動華文世界的教育發展和文化進步。香港商務印書館於1914年正式設立, 努力踐行中華文化傳播者、世界文明融合者、香港社會建設者的使命與擔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