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夕节,亦称乞巧节,根植于璀璨的星宿崇拜与牛郎织女不朽的爱情传说,其渊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西汉渐兴,至宋代更是盛极一时。昔日,此日专属女儿家,她们以穿针引线、拜月祈愿、品尝巧果等方式,寄托对灵巧与幸福的向往。
日本也有五大節句,分别是“人日の節句”(人日子)、“上巳の節句”(女儿节)、“端午の節句”(端午节)、“七夕の節句”(七夕节)、“重陽の節句”(重阳节)。虽源自中国,却在日本绽放出别样的风采。两国间庆祝这些节日的方式虽各有千秋,其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历法的遵循。在中国,这些节日依循古老的农历传统,而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则转以公历为基准来庆祝这些节日,赋予它们新的时间坐标。
尽管日期设定与庆祝细节上两国不尽相同,但诸如“拜月祈愿”、“赏菊雅趣”等源自中国的风俗习惯,在日本依然得以保留与发扬,成为连接两国文化的独特纽带,为浮世绘增添不少中国元素。
短笺翩翩
自汉朝起,七夕节的记载便已见诸史册,后随奈良时代文化交流之风东渡日本,至江户时代更是深入民间,成为日本夏日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日本,七夕被赋予了“七夕祭”(たなばた)之名,它不仅标志着季节的更迭,更是承袭了乞巧的传统精髓。平安时代以降,贵族阶层受中国文化影响,开始在七夕之日于“短冊”上书写祝愿,挂于竹枝,向星辰祈福。这一习俗逐渐普及,并延续至今。在日本,七夕并非情侣间的专属节日,而是全体民众共庆的时刻,尤其是女性,她们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祈愿。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七夕并非简单复制中国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是融合了本土“棚機つ女”的传说,讲述了一位女子因织布技艺高超而被神化的故事,赋予了节日更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中国的七夕略有不同,日本的七夕更多地聚焦于女性才艺的祈愿,尤其是书法、裁衣等手艺的精进。人们在这一天相聚,于精致的“五色短笺”上挥洒才情,书写愿望或诗句,随后与色彩斑斓的折纸一同悬于翠竹之间,营造出一幅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江户砂子年中行事 七夕之图》
杨洲周延|明治十八年(1885年)
大判锦绘三枚续
此幅作品描绘了七夕节女子祈福的场景,那些承载着美好愿望的长条诗笺与绚烂的装饰物交织在竹枝间,并摆上贡品,请求织女星保佑女孩们在书法、女红、学业等方面的进步,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节日尾声,人们将满载祈愿的竹枝轻置于河中,任其随波逐流,寓意着灾难随水而去,好运与梦想随流而来,色彩斑斓的许愿签摇曳在风中,别有一番节日气氛。
诗意袅袅
若论及中国文学,月亮是情感与意境的重要载体,至少半壁江山浸透着月光的柔情与哲思。文人墨客笔下,月亮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情感寄托的媒介,承载着凄美、悲凉、温柔与甜蜜等多重意境。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出自元末明初诗人高启的七言律诗,选自《梅花九首》。诗中“月下美人”实为“罗浮仙”之喻,借指高洁脱俗的梅花仙子,这一意象不仅频繁出现于浮世绘艺术之中,其根源可追溯至唐代柳宗元的《龙城录》所载“罗浮梦”传说。故事中,赵师雄奇遇林间梅树化作的绝色佳人,共醉风月,梦醒后唯余梅树相伴,令人遐想联翩,将梅之高洁与美人之清雅完美融合,体现了中国文学中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拟人化表达的独特魅力。
《月百姿 月明林下美人来》
月冈芳年|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3月
大判锦绘
此典故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内涵,更使得梅花成为了后世文人笔下永恒的情愫与寄托。每逢春风吹拂,梅花绽放之时,在此七夕佳节,无不引人无限遐想与感慨。
/ 展览时间 /
2024年7月31日到2024年9月15日
周一至周日9:30-18:30
/ 展览地点 /
杭州市西湖区申花路780号 為一艺术空间
在校大中学生(不含各类成人教育)凭学生证可享受五折优惠。
12岁以下的儿童免费,但需有成人陪同观展。
*优惠门票仅限现场购买,入场请携带好相关证件。
特别推出68元观展+咖啡套餐
详情见小程序
购票请点上方二维码
编辑:小江、鱼鱼
校对:橙子、夏天
审定: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