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斋在文化13年(1816年)出版的《北斋漫画》四篇中描绘了各种形状的桥,第二年出版的《北斋漫画》七篇中大幅描绘了“甲斐猿桥”和“信浓岩桥”,对桥的造型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兴趣。
文政6年(1823年),北斋又以梦中浮现形象为由,绘制并发行了《百桥一览》。着眼于这一点的版元西村屋与八,继《诸国泷廻》之后,再次委托北斋发行了本系列《诸国名桥奇览》。
发行时间为天保5年(1834),从签名的形式来看(「前北斎为一翁画、蓝摺」),可以认为是天保5年春左右。《诸国名桥奇览》共制作了11幅图,其中包括“山城岚山吐月桥”、“足利行道山云之桥”、“飞越此堺吊桥”、“守方国近太桥”、“东海道冈崎矢矢太桥”、“神戸天神太小桥”、“摄州天满桥”、““佐野船桥古图”、“三河八桥古图”、“摄州阿治川口天保山”,这些都是罕见的日本桥梁,人们注意到“11”这一少见数字,试图探寻其中的原因。
有一种说法是,原计划用12图完结,但由于某种理由在11中止了;另一种说法是,原计划用10图,因为热销追加1图而变成了11图。如果是后者,那么追加的很可能是“摄州安治川口天保山”。因为只有这幅图取材于天保3年天保山竣工这一时事话题。11图中其中有两座当时已不存在的古桥,考虑到名字都是“奇览”这一点,北斋和版元方在描绘现存的名桥的同时,肯定也有将北斋流的奇桥放在前面的意图。
《飞越此堺》主要描绘了从山上工作回来的路上,背着柴的丈夫和顶在头上搬柴的妻子走过没有扶手的吊桥的情景。在雁飞鹿鸣、山谷幽深的山中悠然行走的两人,唤起了存在于超越现实的空间的不可思议的感觉。飞越堺(飞騨和越中,或者越前的堺)的吊桥,从这一题名来看,也有可能确实描绘的是实际存在的桥,虽然是以当时随处可见的吊桥为原型,但经过北斋大幅夸张的造型,画画显得颇为惊心动魄。
此幅作品色彩淡雅致,构图奇峻。索桥在两个人体重及所负重物的压迫下,被拉伸成一条角度极陡的折线。弥漫的云雾淹没了高大的柳杉林,只露出半米多高的树梢。北斋还以画中吊桥折线为界,画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云雾,下部分是日本传统的云雾,上半部分则模仿了西方绘画中云彩的形状和质感。上、下的远处天空有“众鸟高飞尽”,山头还有小鹿在“食野之苹”。正是这种让人产生高度感的巧妙构图,使这幅画成为北斋名作之一。
*杭州為一艺术空间的Vip会员可以预约欣赏包括此幅在内的北斋大师级原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