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音频,收听完整内容△
说起排便这事,很多人都有苦难言:蹲最久的坑、拖最麻的腿,却总不爽快……尤其春节期间大吃大喝,饮食不规律,排便更是难上加难。
便秘虽然常见又磨人,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将其当作“疾病”来看待。可你知道吗,其实便秘也可能有生命危险!
排便太用力
暗藏心血管危机
很多人便秘时会选择“用力”来解决,其实这比你想象的更危险!
49岁的李阿姨,患有慢性高血压病五年之久,长期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平稳。但前段时间伴有头痛,昨天独自去厕所排便,用力排大便时,不幸发生动脉破裂,经抢救后转入重症监护室。
高血压病人的血管管壁脆弱、扩张能力弱,下蹲大便时,由于体位改变、排便用力,会引起腹压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突然上升,从而冲击薄弱的动脉,引发脑出血。
不仅是高血压病人,像心脏病人用力屏气排便时,也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或严重的心律失常引发猝死;有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可能诱发脑出血、脑梗塞等意外。
根据丹麦的一项大规模调查,便秘患者患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发生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以及心力衰竭的几率也是正常人的1.5倍!
排便太用力
还可危及肛周健康
除了心血管危机,用力排便还可能会:
拉屎,可以说是一套全身运动体操,大脑发出指令→腹肌收缩、腹内压增高→肠道运动、括约肌舒张。
如果太用力,腹部收缩过度,腹内压力过大,直肠就会在腹部压力下下坠,长此以往,直肠一坠到底(肛门外),便容易造成直肠粘膜脱垂。
脱出的肿物若不能缩回,容易发生炎症、肿胀,出现疼痛,又会进一步加重便秘;而长期脱垂,会损伤阴部神经,可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等。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便秘时,大便变粗、质地干硬,排便时就有可能划伤肛门及肛管皮肤,再加上肛门扩张过大,承受不住这个压力时,就会撕裂。
肛裂属于一种感染性溃疡,会对正常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困扰——经历过肛裂的人应该都体验过肛裂的痛苦:“开大”时肛门撕裂出血,平时肛门又痛又痒,令人坐立难安。
好不容易天天清淡饮食把肛裂送走了,但没过多久,肛裂又会不请自来,使人陷入“肛裂疼痛—缓解—肛裂复发—缓解”的恶性循环。
所以肛门出现疼痛时,要马上就医,不能拖延。
一天2个“黄金排便时间”,
便秘的人有希望了!
在医生眼中,一天有两个排便的黄金时间,对便秘的人来说,抓住时机就能增加排便成功几率。
①晨起
人在早上起床后会产生“起立反射”,即早上一觉起来,由躺变坐再到站,会刺激结肠蠕动,帮助大便排出。
②餐后
这是由于“胃结肠反射”,即进餐后食物刺激胃肠,继而唤醒天然的排便反射,也是排便的最佳时机之一。
生物钟是个很“神奇”的现象,固定时间排便,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排便时间不规律的人,无论有无便意,都可以在这两个时间段蹲一蹲厕所,但时间不宜过长。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腹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而且正好顺应大便排出的方向,有助于排便,预防或减轻便秘。但饱食后不宜立即揉腹,至少应间隔半小时。
每次排便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如果超过10分钟还没排出来,就别太强求。
老年人若很难在10分钟内解决,可站起一会儿再坐下,把时间间隔开,尽量不要一次蹲坐半小时。
已经有痔疮的病人,应缩短排便时间,建议不超过3分钟。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当直肠肌与直肠形成的肛肠角度越大、直肠越直时,排便越顺畅。
①蹲姿:促进排便
坐着时,肛肠角约为80~90度,蹲着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度。此外,下蹲时腹部压力大,可促进排便。
②坐姿:适合老人小孩、慢病患者
坐姿排便适合体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小孩,这是因为蹲着时腿部和膝盖受力较大,容易发生滑倒、骨折等意外。
对于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也最好是坐便如厕。
如果感到排便困难,脚下最好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这个姿势可以增加腹压,有助于顺利排便。
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从而帮助排便。那么,哪些食物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呢?
点击下方卡片,选择“发消息”,输入并发送“纤维”,即可获取答案~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更多知识
脚后跟开裂的真凶,可能是这3种大病!别以为只是太干燥了!
一种常磕的瓜子,对男女都有益!尤其是脱发和血压高的人,过年多囤点~
洋葱、西兰花炒着吃,反而伤血管?2类蔬菜直接炒,升血脂可能比肥肉还猛!
小年除尘,不管你多节俭,这几类东西该扔就扔!否则易招疾患、祸及家人
1碗白萝卜水,天然的“青龙白虎汤”!生津润肺,化痰止咳,大人小孩都管用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