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争篇 - 核心思想:
训练是比战斗本身更重要的部分,功夫都在没故事的地方。
不要只看到双方博弈和利益诉求,而是扩大游戏参与方,甚至改造游戏。
治自己的心,是一切的根本。
政策(我是谁,我的行事方针)→战略(胜利路线图)→大战术(‘一招鲜,吃遍天’的本事)→战争勤务(保障准备)→工程艺术(筑堡垒,强化攻守) →战术工具箱(基础战术,培训员工)
不走弯路,就没有路;不花冤枉钱,就花不了对的钱。
不能慌,要能认输,能认栽;别老想把前面的捞回来,并且下老本去捞,那就是要输得精光。
觉得自己很强大的时候,更加要小心,看看自己,是不是很脆弱。
只需要把握的是下一步怎么做对我有利。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气势都是成事的关键。
管好自己,别自己没管好,老想琢磨别人。
九变篇 - 核心思想:
进步,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不会。
无我,是客观的基础,决策的保障。
趋利莫忘避害,认输才会赢。
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万事都有代价。
人都有侥幸心理,一厢情愿。利中见到害,认为那害发生几率很小,没事!害中见利,没有的利也能看出来,并坚信一定会发生!
该买单的时候买单,低调买单认赔,是最积极的处理。
军争篇-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军争篇-解析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没有辎重要死,没有粮食要死,没有物资要死。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对于智者是利益,对于愚者就是死路。如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不要以为别人行,我也能行。
训练是比战斗本身更重要的部分,所以功夫都在没故事的地方。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
如果不知道各诸侯国的政治意图,就不能决定自己的外交方针,不能预结外援。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兵以诈立,但你若把这当成了价值观,认为诡诈之人才能成事,那就自欺欺人,把自己诈进去了。
“以利动”,不是见利而动,是有利才动。“有利原则”是行事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不要管之前怎样,唯一需要把握的就是下一步怎么做对我有利。
分合为变,就是奇正为变。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疾如风”,一是进攻,二是撤退,进攻则迅疾如风,撤退则去无影踪。没有看到虚实,没有见到攻击的有利条件,则徐徐而行。
进攻的时候就像熊熊烈火;不动如山是讲防守。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初来之气,气方锐盛,勿与之争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敌军一撤退,就要追击,没有斗志,正好灭他。
锐卒勿攻
李世民能打,主要是他知道什么时候不能打。
李世民最猛,是他知道在对方猛的时候就躲起来。等对方没力气了,他就猛了。而且都不打第二仗,一次就收拾干净。
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不要置敌人于死地,因为置之死地可能而后生,人人死战。让他跑,在跑的过程中再设伏兵击他。最好是在他的归路上多设伏兵,跑一段,吃他一口;再跑一段,又一支伏兵吃他一口,多吃几口就消化完了。
九变篇-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者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九变篇-解析
圮地无舍(1),衢地交合(2),绝地无留(3),围地则谋(4),死地则战(5)。涂有所不由(6),军有所不击(7),城有所不攻(8),地有所不争(9),君命有所不受(10,1~9的总结)。
圮地,就是水网、湿地、湖沼等难行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形就不要宿营。因为水汪汪的,本身扎营住宿就困难,而且敌人如果打过来了,你一方面难以构筑防御工事,另一方面也进退困难,行动不便。
衢地,就是指四通八达的地方。各诸侯国来往都方便,就要搞好外交。一来交结外援,二来至少人家不要以你为敌,或被敌人争取去。
绝地,没水喝,没东西吃,没柴火,赶紧走,不要久留。
围地,四面皆险,前进的道路狭窄,退归的道路也险迂,敌人要来则方便,我要出入却困难。必须预设奇谋,让敌人伤不到我,才度得过去。
死地,前后有碍。到了死地,那就真是等死不如找死。宁肯找死,不可等死,陷入死地,要坚决奋战。
“涂”同“途”,道路有的虽可以走,但不走;反过来,有的不可以走的,也可能走;这就是变。
敌军有的虽可以打,但是不打;不战,也是战斗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利弊衡量,也是一个全局观。别认为勤奋光荣,别以为自己是战斗英雄,别一歇下来不干活就有负罪感,如果你每天忙得要死,恨不得抓住所有机会,最后是猴子掰包谷,没有多大成效,也没有真正的积累,不如停下来,好好计划一下,到底要什么。
城池有的虽可以攻下的,但是也不攻。
的地方虽可争而不争。
“君命有所不受”主要是说给国君听的,不是说给将领听的。让听得见炮声的人作决策,尽量控制自己遥控指挥的冲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不是“君命有所不受”!所以你要“君命有所不受”,就要先有牺牲自己的决心。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杂于利”,是以害杂于利。把不利的一面、有害的可能,都放进去考虑过,都能够应对。“杂于害”,是以利杂于害。在害中能发现有利的一面,发挥出有利的一面,则可解除患难。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想办法让敌人自己去做对自己不利的事,使他的力量不得伸展。“业”,就是事,找点事来折腾敌人,劳役他,让他疲惫。用利诱让敌人自己送上门来。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有人常说,白准备了,敌人也没来。事实上,你有准备,正是敌人没来的原因。你一旦没准备,他马上就到。所以有事,要解决困难。没事,要防着随时会出事。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性格即命运!
不怕死,一味死拼,就会被敌人所杀。
贪生怕死,没有必死之心,又会被俘虏。
愤怒急躁,经不起刺激,会中人激怒之计,愤而出战送死。
廉洁,爱惜名誉,受不得污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洗清别人泼自己身上的脏水,而不顾巨大的风险出战,中计。
爱护居民,也会被人利用,或让他为掩护居民而烦劳,或驱使人民为炮灰,让他不忍作战,而敌人就藏在里面。
刘邦:不必死,不必生,不忿速,不廉洁,不爱民,就是人至贱,则无敌了。
注:关于《孙子兵法》的注译解读,有很多参考,其中不少之间有所冲突;本文针对原文的注译和解读主要参考《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这本书。
基于《孙子兵法》13篇,公众号会逐篇连载分享,欢迎保持关注。
感谢阅读,欢迎转发,互相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