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 虚实篇

文摘   2024-08-07 08:40   中国香港  


核心思想:
不要试图去“解决”自己所有的虚,要学会在‘有虚有实’中战斗,永远在问题中前进。
虚实的极致:神出鬼没。我不管你怎样,我只管我怎样。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变]是不承认自己是人类的狂妄之言。

不要贪,贪就容易上当。 

不要认为什么是一定不能放弃的,那样就会咬别人给你下的钩,除了自己的性命,其他都可放弃。 

所有的决策都正确是不可能的。现实是用成功消化失败,用正确消化错误。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善战者”,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通过调动敌人,形成彼虚我实之势。要想办法让自己打主场,对方打客场。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可能。怎么才能攻无不克、攻而必取呢?就是对方没防备,没防守。要保证守得住,就是他不进攻的地方,我也要严密防守。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要获胜,就得避实击虚,对方找不到你的虚,每当他确信找到了,撞上来,正碰上你最实的地方。而当你进攻的时候,总能调动他露出空档,一下子冲散他。

我之实,能让敌人看起来是虚;我之虚,能让敌人看起来是实。敌之实,我能调动他,让他变虚;敌之虚,我能看出他不实。总之敌人看不出我虚实,我却能对他的虚实一目了然。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我想跟他战,他虽然高垒深沟,还是不得不跟我野战,那是因为我攻打他必须救援的地方。他知道我调虎离山,围点打援,但他还是不得不来,因为我攻打的地方他不能不救。

我不想跟他作战,就在地上画条线,他也不敢过来,那是因为我能让他对要来的地方心存疑虑,不敢来。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

一定要兵力占绝对优势才能打。双方兵力相当怎么办呢?就是靠虚实,避实击虚,让敌人分兵备我,他分散,我集中,攻其一点,就以十击一了。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形藏者众,分多者寡。故众者必胜也,寡者必败也。

我们做事也是一样,只能选一头,不能哪头都想占。哪头都想占,最后就一头也守不住。人都贪心,占了一头,就想占下一头,最后就都丢掉了。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水趋下则顺,兵击虚则利。敌人在变化,我也因敌而变,所以兵无常势,就像水无常形。

识虚实,要先懂奇正。奇正,就是用来致敌之虚实的。敌实,我必以正,敌虚,我必以奇。如果不懂得奇正之用,就算看出敌军虚实,也不会打。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我调动你,不是你调动我。我不管你怎样,我只管我怎样。首先是不被敌人调动,没机会就熬、等,甚至不打也行,一定是先胜后战,赢了再打。



注:关于《孙子兵法》的注译解读,有很多参考,其中不少之间有所冲突;本文针对原文的注译和解读主要参考《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这本书。


基于《孙子兵法》13篇,公众号会逐篇连载分享,欢迎保持关注。




感谢阅读,欢迎转发,互相交流学习!😁

Dan Ventures
绘出人生飞扬的曲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