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坚守教育信仰,追寻真教育

文摘   2024-10-06 22:15   辽宁  



读书笔记|坚守教育信仰,追寻真教育




阅读书目:

教学勇气

容阅读内容:

10周年纪念版前言、鸣谢

阅读金句:

1.个人的本性与其专业永远形影不离。不管是在黑暗的日子还是在光明的日子,我们都是“教如其人”。

2.“我们怎样才能重拾心灵,从而拥有完整的心灵向他人敞开呢?”—向他人敞开心灵,正是最初他们挑选职业时最看重的理由。

3.“探索教师生活的内在景观”使我们复归本性,扎下根基,重获新生,再从容面对我们生活的外在景观。

4.好教师必须克己,自省,还要试图去理解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影响他们更好的或更糟糕的行为的种种动因。

5.写作并非始于一个清晰的观点,写作帮助我发现对某事的所感和所知,因为后续的每次修改都能推动我进入更深层次的发现中,而不知何时停止。

6.不管是在黑暗的日子,还是在光明的日子,我们都是“教如其人”。

7.教师每天所做的教与学的日常工作,无异于攀登崇山峻岭。

8.教师关注自己的内心活动,有助于他们联系学生,有助于他们增强力量,以抵制损害真正教学的威胁。

9.人际关系的互信取决于一个教育者在自己的生活中探索内心景观的能力。凭此学会如何永葆信任之心,安然通过人生之旅中那遍布陷阱的险要地段。

10.互相信任,紧密配合的人们,即使没有充足的资源,照样能拿出卓越的成果。

11.人际关系的互信,建立在人的内心活动上,诸如同理心,忠诚,悲悯,耐心,宽恕等。

坚守教育信仰,追寻真教育

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个体灵魂的伟大工程。在当今时代,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如何坚守教育信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学勇气》中的一系列金句,为我们探寻教育信仰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教育是有信仰的。曾经以经验教学的我不懂得,这两年参加了新网师学习,我逐渐懂得,也是越来越清晰地懂得“信仰”以及“教育人的信仰”。阅读这部分内容,我看到教育信仰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个人本性与专业的融合

“个人的本性与其专业永远形影不离。不管是在黑暗的日子还是在光明的日子,我们都是‘教如其人’。”教育信仰要求教师将个人本性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真实的自我面对学生,使教学成为自我表达和成长的过程。

(二)向他人敞开心灵

“我们怎样才能重拾心灵,从而拥有完整的心灵向他人敞开呢?”向他人敞开心灵意味着教师要以真诚、关爱和理解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教育的基础。教师每天所做的教与学的日常工作,要有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要有同理心、忠诚、悲悯、宽恕等内心活动,建立互信的人际关系。

(三)探索内在景观

“探索教师生活的内在景观”使教师能够复归本性、扎下根基、重获新生,从而更好地面对外在世界。教育信仰要求教师关注自己的内心活动,不断反思和成长。文中提到“教师更新静修班”不就是我们参加的新网师学习共同体,班主任读书社群吗?陈大伟教授在“观课议课”中说道:“能有多少教师在工作的同时参加深入学习呢?又有多少教师愿意自费参与学习?又有多少教师愿意主动参与学习呢?在通往成功道路上,能坚持到底的人并不多!”

帕尔默说,各行各业的人要将“本心与本职建立联系”,也就是要把我们的信仰与职业,与生活,与生命相连接。真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教育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一些创新教育模式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教师关注自己的内心活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例如,一位富有同理心的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问题,并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学生度过难关。真教育能推动教师个人发展。好教师必须克己、自省,理解激发自己生命活力的动因。通过不断反思和学习,教师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实现自我价值。

阅读《教学勇气》,让我们有勇气以个人本性融入专业,向他人敞开心灵,探索内在景观,将信仰与职业、生活、生命紧密相连,为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奋力前行。


静思静语99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山高万仞,只登一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