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第四讲学习笔记与感悟

文摘   2024-10-28 21:23   辽宁  



观课议课|第四讲学习笔记与感悟


这一讲中,陈教授深入剖析了思维对人生和工作的重大影响,为我们揭示了改变思维方式的路径以及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和观课议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提出了把名词活成动词的独特理念。

一、思维方式决定人生和工作质量

日本哲学家、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指出,“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思维方式被排在优先位置,且具有方向性,其值在-100 到+100 之间。如果思维方向错误,可能会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而热情值和能力值都在 0 到 100 之间。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在我们的人生和工作中,正确的思维方式如同指南针,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错误的思维方式则可能让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转变。

二、改变思维方式的四条路径

1. 自我反思。把自己的思维作为反思对象进行反思,坚持进行自我反思。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行为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自己思维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自我反思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养成习惯,定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审视和调整。

2. 专业阅读。为大脑输入优质的营养和原料,不断地进行专业阅读。阅读是获取知识和启发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文章和研究报告,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专业阅读还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促使我们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3. 专业交往。和思维方式优质的人交流,积极参加学习共同体,将自己的思想与他人的思想进行交换。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学习共同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同行们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进步。

4. 学习思维方法。学习思维的方法,养成思维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通过学习这些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改变

1.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从思想提供者变成思想促进者,教学从提供思想到促进思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思维的促进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通过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学要从教知识变成教思维。以家长对孩子问题的不同回答为例,第一种回答是不耐烦地让孩子自己去玩,这种方式不仅没有解决孩子的问题,还打击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种回答是直接告诉孩子原因,虽然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但没有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而第三种回答则是通过引导孩子观察、思考和探索,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像第三种家长一样,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观课议课中的思考习惯

在观课议课时,我们要养成思考的习惯。针对他人的课,可以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你为什么这样教?”“除了这样,你还想过怎样教?”“如果下次再教,你会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和改变呢?”针对自己的课,也可以提出类似的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这样教?”“除了这样教,我还想过怎样教?”“如果下次再教,我会做出怎样的调整和改变?我要怎样变?我思考的点在哪?我要变成什么样子?”通过提出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促进自己和他人的思考,提高观课议课的质量。

五、把名词活成动词的理念

陈教授提出了把名词活成动词的理念,如“学问”可以理解为学会提问、学习提问,学习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提问;“知道”理解为不仅要知,还要把学到的东西道出来,讲出来;“学生”则意味要不断地学习,才能生存并充满生机。这一理念让我们对一些常见的名词有了新的认识,也提醒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积极行动起来,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总之,思维方式是我们人生和工作的重要基石,只有不断地培养和转变思维方式,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静思静语99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山高万仞,只登一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