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不说

文摘   2024-10-17 20:01   北京  
做项目时经常会拉一些协作群,虽然我们足够扁平,但是工作上是有具体分工的,往往我在分工里边扮演老板的角色。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个场景,一个协作群里边不知道该听谁的。
客户问一个问题,假设几个人都在群里的话谁来回复消息?责任人是谁?这只是一个基础的问题,延展还有一些复杂的问题比如:
问了一个专业性的问题,负责人不知道怎么办?
回复错了怎么办?
跳过负责人直接问我们团队其他人怎么办?
之前的做法普遍都是看到就回复,当我把这件事列出来的时候,已经意识到是不对的了,所以我跟团队开会说下次遇到这类的事情,给负责人留够充足的时间,忍不住回复也要忍。甚至在低容错率项目上允许犯错,看到也不要提醒。
同时我也给自己暗示,首先任何情况下天都塌不下来,即使塌下来了我也有办法给补上。
……


工作当中非常难以平衡一点的是,每个人对一个项目的预期都是不一样的,昨天有团队跟我说想做新项目,我问了最近项目的排期情况,发现已经安排的项目做的进度慢了不少。
于是我问他现在正常进度都没做完,新项目怎么做呢,他可能自认为很酷的回复了一下加班保证做完。我对事情有个基础的判断,哪些事情是靠努力就能完成的,哪些是不能的,显然这种情况是后者。
正确的节奏应该是,无论先增加人手还是提高人效,都应该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完。这里常常存在一个误区,比如发起一个项目正常预期是10天完成,潜规则是这个要求是用于管理大团队的,我内心的预期希望6-8天完成。最不希望看到的一种情况是,真的10天完成了,还会感慨下自己真牛逼。
上边这个例子是,先后顺序颠倒了,先要证明自己有加班的能力,再立军令状。
信任体系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既然聊到这件事就再延展下,如果真的拼命加班做完的话,大概率会出现两种情况,一个是连续加班影响后续的项目,还有就是未必能按照要求如期完成,又让不多的信任雪上加霜。
……


我的其他文章:
继续优化
允许自己花冤枉钱
可以低买高卖么?

紫菜同学
解决10w年轻人的副业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