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先聊个数据,我知道标题很关键,没想到鸡柳和止盈数据差了这么多。这两篇内容都是我在一个小时内写的碎碎念,阅读量差了三倍以上,原来股票就是流量密码。我实在不知道要写点什么,也不知道尺度在哪,万一聊到什么违禁词给封了也不值当。
所以虽然我知道流量密码在哪,也会谨慎的写,这不代表这内容毫无价值。我的公众号应该看点什么?应该看在交易那笔之前做出的99%动作是什么,思考是什么。我希望虽然和有些人不熟,我们有机会通过这样的形式形成一样的价值观,这无关好坏,万一有机会合作的时候,避免了很多没必要的麻烦。
这样写东西我也逐渐开始自洽的起来,逐渐卸下精致,放开自我。
昨天我在沈阳吃饭,排队一个多小时吃了一家烧烤,这个队排的也挺憋屈的,因为屋子里边有几个空位因为没人收拾,就在那一直等到服务员忙完了收拾好了才叫进去。
不知道是不我我的刻板印象,感觉东北饭店的翻台率都很差,我每次都想为什么不加一个人单独收拾卫生,然后提高一下翻台率,挽救一下排队太久准备离开的客户。按照100一天的兼职算,这100花出去大概率能回来几百,简直不要太划算。
我很喜欢玩模拟经营类的游戏,所以我会带入假如我是老板我会怎么办?比如在排队的一小时里边我就过了一遍我要在什么渠道招到便宜的人,要怎么选择领班,怎么开会。甚至带入到此时此景,因为员工眼里没活,已经开始生气了。
作为一个吃饭的局外人,给我的启发是,作为老板一定要留一些时间和空间去做战略。
最近还有个王川分享的挺火的小故事,思科创始人夫妇创业8年的产品在1990年上市之后选择全部卖掉,套现了7亿美金。这笔资金到了2000年的时候已经涨了将近一千倍,及时按照现在的估值来算距离当初的金额肯定算是“卖飞了”。
他在这里这么描述最大的矛盾和教训:
“创始人在里面每天看到的是各种辛苦,各种十万火急的琐事,各种内部矛盾和不如意,客户的名种抱怨和催促,每天心里火冒三丈。因为沉浸在这种痛苦烦心的环境里,所以完全丧失了更远的视野和理性思考能力。
熬了怎么多年终于出头了,想想过去几年吃了多少苦,想想公司现在这些烦心的烂人烂事,这时候如果把股票能够卖个高价,超过普通人资产的几百倍,就很容易选择这条路。”
一个是烧烤店,一个是上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都是战略上出了问题。
最近我被前段时间上泰山发生的一件事困扰了几天,这已经是美化过的说法了。每次处理都头疼要死,一度怀疑为什么要搞这样一场活动,甚至在极端一点,为什么要创业,不创业就不会遇到这么糟心的事了。
你看,当我身处其中被破事纠缠的时候,我是看不到更长远的目标的,就更不要提战略了。想到如果哪天真的因为一件件破事会让我无心经营团队,就起了一身冷汗。
而这些坏事都是随机发生的,我需要花时间来想一下未来怎么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