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

文摘   2024-09-17 16:04   北京  
这个话题来源于有人问我,你的天赋是什么?本来我没想回答,但是又在日更话题捉襟见肘的今天成了救命稻草。(提前4小时发,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我在高二的时候来北京香山学画画,每个月有一天的休息,当时在民大附近有个亲戚,有时候会在休息这天去他们家吃口好的。他们家在西门附近的家属院,魏公村公交站是在东门,我一般会从小东门走进去,穿越校园到他们家。
这条路里会经过无数个广告板,上边贴着兼职的信息,传单上普遍写着各种小时工10-12一小时,我算了下一个周末就能赚一百多,只恨为什么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没干成这件事却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边,记得回老家之后跟同学说,我说你知道么,北京大学生都可以周末去打工赚钱,一个月就能用自己攒的钱买一双球鞋。
说到天赋,我觉得那是我第一次血液里边天赋的觉醒。
后边就是上大学之后,开超市,做校园活动的那些事了:

入学之后我显得跟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我特别想赚钱、根本不想学习,这是毕业五六年后我才敢吐露的心声,放在之前是肯定不敢写的。 


为什么那么想赚钱?当时只是单纯的觉得学习比较无聊,赚钱这件事让我比较兴奋而已,但是现在想一想可能是从农村来到大城市的自卑,我用这种方式来弥补我的恐惧,或者说钱能带来安全感,但是用现在的思想去判断一个刚刚成年的人也不太合适。 


也可能赚钱这件事就是刻在骨子的DNA,也变不了。

王紫菜,公众号:紫菜同学紫菜:一个普通男孩的十年(2012-2022)

(当时的小超市)
什么是天赋,大概率就是没人教,没人要求自己就干了。这个指的不是自己很努力蛮干,我很早就知道处理一件事正确的方法是什么了。比如当时app拉新比较火,当时帮一款app做推广,佣金是每个8块钱,我没有选择自己做推广,而是头脑冷静的了梳理了一下自己所有的资源。
当时我拿笔记本手写出来所有自己能接触的资源后,就对着笔记本挨个打电话了。把资源分了两个档次,一个是校园活动负责人,一个是学校社团的负责人,根据量的不同我可以给到5-7块钱的佣金,第一天这个周末光在教室里边打电话就打了一天的时间,跟别人画饼聊这件事能多赚钱。
这个正反馈来的也很快,第一天我通过中间的佣金就赚了大几千块钱,后边几天量上不去就没做了。这个时候我就明白一个靠谱的资源等于很多钱,一个普通的资源能换少许的钱。无论钱多钱少都远远要比自己干的效率要高,所以这时候我养成了两个现在沿用现在的习惯:

1.我从来不自己干活

2.重要项目挨个打一遍电话
几乎在团队的人都经历了无数轮此类动员活动,而我养成习惯的时候是在10年前的大二。现在视角很难解释为什么从来没做过任何管理经验的我,能沉淀出来这么这种方法。
不过这个方法的坏处就是当时跟我合作的人基本都给删了,因为太烦了,你这个人怎么天天有项目。所以我体现天赋第二件事是不太要脸,普遍都会加回来,因为还是刚才说的,在资源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一个普通的资源也能换少许的钱(当然现在肯定不需要了)。
多数情况下,要脸和要钱都是二选一的,后边我常说赚钱没什么丢人的。这就是天赋,没人教自己就会了,结合下两点,想到了前一段时间在生财分享的时候,最后的提问环节,有人问我大意是最后有什么建议么?
我说对自己要狠一点,对自己狠不下去的话就对别人狠一点。有人疑问别人不会讨厌你么,开始我也这么想的,但是为了赚钱没办法。后边发现是实际上不会,甚至还会对你说谢谢。

我的其他文章:
有效提问
一个周末
记录下情绪

紫菜同学
解决10w年轻人的副业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