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有想放弃的时候?
实际上没有想过,虽然日更是个随机的想法,第一篇我发出去之后就没想过放弃了。
最难的在一周左右,素材枯竭了,只是比较痛苦的在写,没放弃的想法。
会不会担心公众号日更内容太水?偶像包袱有吗??
开始会,每天内耗,甚至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每天浏览量只剩下几百)大概到中旬左右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是,每天消耗的时间和浏览量完全不成正比。
后边就好了一些,不过肯定还有一些包袱在的。
喜欢什么样的读者反馈,不喜欢哪些反馈,读者的反馈当天阅读的数据对于日更会有影响吗?
非常关注有没有高质量的回复,这个对我素材非常关键,如果有人能转发就更好了。
不喜欢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这可能取决于公众号粉丝比较精准,没有太多泛粉,比较接受不了毫无理由的抬杠。
内心有个警戒线,如果连续一段时间阅读量低于1000,我肯定会调整。
有没有担心过有的内容太过专业,大众粉丝看不懂?
不会。
开始日更以后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非常规律的做一件事,这个体验是之前没有的。痛苦和快乐并存,之前说过每天最快乐的时间就是晚上8点到10点,今天的已经更完,还没那么着急找明天的素材。
写的东西一定要对外发吗?我经常写的东西感觉不好意思对外发,如何突破这个卡点?
一定要对外发,对自己的内容稍微有一些客观的体感,至少得知道哪些内容是在自嗨的。
我一直没这个卡点,写东西本身就是再加杠杠,我觉得没人看有点亏。
日更过程中,关于写到公开内容里,和不写到公开内容里,是用什么标准来判断的?
我没有不公开的内容,之前所谓不公开的要么就是对团队内部开会说的或者社群说的,我没有藏隐私的习惯。
参考上一条,假设有时候因为一些情况我说某些内容是写着自己看的,大概率是没写或者只写了个标题。
这个月因为准备年度复盘内容所以没怎么发社群内容,比如今天聊了下我美股的卖出策略。这个部分未来在公众号可能就不会发了,一个是给社群成员加餐,另外的是不知道公众号写这类内容的尺度是多少,不好拿捏。
既然也做ip,为什么不用爆款标题?
有个非常大的好处是,几乎没有垃圾流量,比如我公众号粉丝占比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占比不到1%,没有人过来负能量评论,我觉得这个感受很好。
所以我在后边几篇内容里边甚至向下优化了一边标题,但是我真的没想到真的没人看。
对没开始的人有什么建议?
先写,写出来一篇就有一篇。
对持续写一段又放弃的人有什么建议?
休息一段时间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