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重要收获

文摘   2024-09-24 20:01   山东  
今天上了一天课,聊三点最有收获的内容:
1.手机清空
这个源于一个单元主题叫做“任何一件事,学会在识别负面感受(红色)的同时,找到正面视角(绿色)的解读。”
比如说事实层面发生的事是:领导让我留下来加班。
红色感受:这不是欺负人呢么,领导垃圾。
绿色感受:增加了机会熟悉业务,领导很重视我。
这个例子挺俗套的,但是练习部分有个作业是,我的手机被偷了,找到绿色感受。
我第一反应有点难找,后边小组讨论出来,虽然丢了但可以找机会换新手机了啊。
另外一组有人说了一个观点:手机丢了,可以被动的断舍离一些资料,虽然有些不舍。
这句话的震撼度对我还是有一些的,现在信息量太过载了,我手机里边存了1w多张照片和视频,虽然有时候坐飞机没网会稍微回忆翻看下,其实大多数这些信息都有“占用大脑的内存”。
同理比如我用了十多年的手机号,99%都是骚扰电话和外卖快递,多数常年不开的app,又怕关键时候用到。这些没办法主动断舍离的事情,被动确实是某种解脱。
虽不能真的丢手机,但是提供了一种思路,未来践行了跟大家说。
2.换个陌生人挨着坐
在组织线下活动时,我着实不太喜欢人扎堆的情况,尤其是熟人之间容易形成小群体,然后坐在一起、吃在一起、聚在一起。
坏处是老人容易在舒适圈里边,新人不好融入。这时候e人老胡提出来一个他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一个方法。
即活动的时候可能安排好座位了,吃饭的时候主动选择换一个人挨着坐,走路的时候再换个搭子,这样一次活动可以跟多个人进行有效社交。
这个方法的含金量很高,不擅长参加线下活动的可以学一下。

3.收到礼物记得回复

在课堂上,我们讨论了一个话题:“你身边有哪些让你觉得低情商的行为?”

其实我大部分行为都被划定成了低情商,我没有改变的计划,不过有一条却是听到了决心要改变的就是:“收到礼物却不回复”。

一直以来都没有这个习惯,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在微信上几乎不说废话,能发两个字的绝对不会发五个字。

不要说收到礼物不回了,说送我什么东西也不会回复。大部分情况是追求极致的效率,我觉得太麻烦了。

现在想了下我真该死啊。

当有人送礼物时,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重视和关心。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不回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让对方感到失落和不被重视。

所以这一条我一定要改,在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上,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做到位,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我的其他文章:
5%的改变
给自己的时间定价
分享两件居家宝藏好物

紫菜同学
解决10w年轻人的副业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