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明二胡音乐作品研究综述

乐活   2024-11-14 06:30   浙江  

孙文明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一位民间二胡演奏家,主要活跃在 20 世纪 50 年代,享年 34 岁。他的二胡演奏功底深厚,琴技高超,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吸收民间音乐精华,创新了许多二胡演奏技法,如中指的换把及回滑音、碰弦、小指移把以及透波音等。不仅如此,目前所知孙文明还创作了 12 首(其中一首《昼夜红》已失传)技法独特、风格鲜明的二胡音乐作品,在二胡演奏技术和二胡音乐创作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近代二胡音乐教学蹒跚起步之时,这些作品都是弥足珍贵的,其音乐价值毋庸置疑。然而,当大众提及二胡名家时,首先想到的是刘天华和华彦钧,对于和他们同时代的二胡演奏家孙文明的了解却少之又少。笔者希望以此文为起点,了解已发表的关于孙文明二胡音乐文献的研究现状,思考现阶段孙文明二胡音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呼吁学界对孙文明的二胡音乐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研究二胡发展史以及评述类的文章中对孙文明及其二胡音乐作品也有提及,但仅是做简要的概述,因此本文未将其纳入研究范围之内,以专门研究类的文章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以“孙文明二胡音乐”为关键词在知网、读秀等平台进行检索,截止至2022年7月所检阅到有关孙文明二胡音乐的学术成果统计得出,发表于学术期刊的文章共计 25 篇,学位论文共计 12 篇。其中仅关于其创作与演奏技法的研究就有 17 篇(见表 1),约占总数的 1/2。从研究趋势来看,2000 年之前的论文主要以对孙文明回忆性的文章为主,如周皓的《蓄蕴创新独树一帜——追忆优秀的民间音乐家孙文明》;① 2000 年之后的论文在研究深度上有了一定的进展,在选题上突出“小题大做”,对孙文明二胡音乐的研究

——————

① 周皓.蓄蕴创新 独树一帜——追忆优秀的民间音乐家孙文明[J].音乐爱好者,1985,(02):11-12.

——————

集中到了某一作品上,如张诗琪的《江南民间胡琴艺术的侧影—评孙文明的胡琴作品 < 弹乐 >》①,体现出专作专论的研究特点。整体来看,从 20 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关于孙文明二胡音乐研究的论文数量有所提升,研究趋势从泛到精。

表1

二、专题研究内容

(一)纳入研究视野的作品

孙文明共创作出 12 首二胡作品,根据目前所见的资料,对孙文明二胡曲收录出版最全的是 2018 年

——————

① 张诗琪.江南民间胡琴艺术的侧影——评孙文明的胡琴作品《弹乐》[J].人民音乐,2017,(01):49-51.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的汝艺主编的《孙文明二胡曲全集》①,共计 11 首(见表 2)。根据表 2,反观表 1 中予以专门研究的论文可得知,在目前所知的孙文明的 11 首作品中,只有《弹乐》《流波曲》《杜十娘》《二琴光亮》和《夜静箫声》得到了专门研究。由此可见,目前对孙文明作品的研究范围还不够广,程度也不够深。

表2

(二)重点研究内容

目前为止,对孙文明二胡音乐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其创作风格的研究,二是关于其演奏技法的研究。除上述两个方面,还有少量文章以美学研究和比较研究为主。这些文章大多是从曲目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演奏技法、情感表述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进而阐释孙文明在乐曲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演奏技法上的创新性变革。

1、创作风格研究

以创作风格为研究视角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孙文明创作的第一首作品《弹乐》和代表作品《流波曲》上。通过表 1 可知,关于这两首作品的研究在作品创作风格研究方面的论文中占了 3/4。

张诗琪发表在《人民音乐》上的《江南民间胡琴艺术的侧影——评孙文明的胡琴作品 < 弹乐 >》 ②一 文,从孙文明二胡曲中的音乐素材入手,着眼于孙文明二胡音乐创作中的江南风格元素,从“体”“技”“奇” “味”“源”即曲式结构、技法特色、音响个性、素材源头五个方面对《弹乐》的音乐风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张亦佳的硕士学位论文《“弹乐”之间——从 <弹乐 > 探析孙文明的二胡艺术风格》③从曲谱与曲体本身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进行分析,研究视角新颖、角度创新。作者将同是孙文明演奏的分别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录制的上海中唱版和上海音乐学院录制的上海音乐学院版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两个版本的音乐结构、展开手法、变奏手法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发现两个版本之间的不同之处,即前者风格稳健有力,后者风格灵动多变的特点,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孙文明本人的艺术风格。

① 汝艺. 孙文明二胡曲全集[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8:10.

② 张诗琪.江南民间胡琴艺术的侧影———评孙文明的胡琴作品《弹乐》[J].人民音乐,2017,(01):49-51.

③ 张亦佳. “弹乐”之间[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20.

2、演奏技法研究

演奏技法是诠释音乐作品的重要手法,也是展现音乐作品的重要手段,因此,演奏技法研究是器乐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陈军的《孙文明二胡作品演奏符号体系研究》①是一篇对孙文明二胡作品中演奏符号进行梳理研究的论文,对孙文明二胡作品中特有的的指法、力度、速度、弓法和情感符号体系进行了全面剖析,如扩指、浪弓以及弱拍强奏等特殊演奏技法。其中所涉及到的演奏符号概括全面,对演奏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汝艺在《人民音乐》上发表的期刊论文《孙文明二胡艺术回望与再发现——< 二琴光亮 > 演奏“绝技”复原札记》②是目前唯一一篇分析孙文明二胡曲《二琴光亮》的文章。作者通过反复聆听孙文明的演奏录音,联系对孙文明的创作思想理念以及演奏习惯特点,将已经失传的《二琴光亮》演奏方法进行了复原。汝艺提出,演奏《二琴光亮》的关键是打破对二胡的固有观念,采用“半千斤”五度定弦的方式以及运用“双马尾弓”进行演奏。汝艺对《二琴光亮》演奏技法的复原研究,让我们突破了对传统意义上的现代二胡学派的认知,对孙文明音乐理念和二胡创作及艺术风格有了深刻理解,也对后续演奏者提供了良好借鉴。

西安音乐学院李金珂的硕士学位论文《浅析孙文明二胡曲 < 杜十娘 > 的艺术特征》③是目前唯一一篇对孙文明二胡曲《杜十娘》进行专题分析的文章,对后续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从创作特征与特殊演奏技法两方面对二胡曲《杜十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将每个乐段旋律发展与节拍的变化进行归纳,从音色、力度、色彩、旋律等方面对各乐段进行分析和对比。技法方面上对二胡曲《杜十娘》中特殊弓指法的运用进行了讨论,如一指音、上下滑音以及小波音等,并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演奏感悟,对演奏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音乐美学研究

除上述几个研究视角外,还有以音乐美学为切入点对孙文明的二胡音乐作品进行研究的文章,研究视角较为新颖。如陈军发表在《音乐天地》中的《孙文明的二胡音乐特性与美学意蕴》④一文,从旋律、调式、节奏、内容以及结构方面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孙文明二胡音乐中的美学特色。作者认为,孙文明的二胡音乐具有鲜明的历史时代感和社会典型性,具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孙文明在进行艺术创造时,十分注意在充分表现听觉审美形象和视觉形象的用心塑造,他的每首作品都是充分表现意蕴美的佳作。

——————

① 陈军. 孙文明二胡作品演奏符号体系研究[J]. 艺术百家,2011,27(S2):325-328.

② 汝艺. 孙文明二胡艺术回望与再发现——《二琴光亮》演奏“绝技”复原札记[J]. 人民音乐,2017,(11):73-75.

③ 李金珂. 浅析孙文明二胡曲《杜十娘》的艺术特征[D].西安音乐学院,2020.

④ 陈军. 孙文明的二胡音乐特性与美学意蕴[J]. 音乐天地,2012,(04):43-45.

——————

4、比较研究

在目前所见的研究成果中,少数文章对孙文明和阿炳进行了比较研究,如邵清纯的硕士学位论文《阿炳与孙文明二胡音乐比较研究》①,作者对两者的生命历程与艺术贡献、演奏技巧以及传承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孙文明与阿炳由于地域关系,在音乐创作中都受到了江南音乐的影响。但由于阿炳受

道教音乐的影响,导致其音乐风格偏保守,如《二泉映月》《听松》中的音调、曲体等都具有传统典范。而孙文明先是对二胡进行了改良,改善了二胡的发音,扩大了二胡的音域,减少了高音区易出现的噪音。在创作中,他取材了京剧戏曲、广东音乐、江南评弹等,结合不固定的定弦方式、双弦双马尾演奏等特殊技法,使得其二胡音乐呈现出大胆创新的特点。

三、研究现状的思考

以上回顾了学界对孙文明二胡音乐作品的研究情况,从中可看出早期对于孙文明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回忆类文章,近年来虽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挖掘不足、深度不够的现象。例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对于有具体曲谱的作品仍未完全纳入研究视野;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音乐的具体分析及演奏方法上,概述性文章居多,精而细的研究成果不足,缺乏创新。笔者认为,对于孙文明的研究要做到点、面结合,从而更加系统地分析总结出其所取得的艺术成果,以期对当下二胡的传承创新有所启发。

笔者由此引申出两方面的思考:一是如何对孙文

明的二胡音乐进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目前学界对孙文明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创作风格与演奏技法方面,大多存在着研究面不广、研究程度不深的问题。孙文明对二胡艺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我们应加大对孙文明二胡音乐的宣传力度,对其作品进行整理、编印和推广,使更多的二胡演奏者和学者熟知他的作品,进而对其产生研究兴趣,在实践中对其二胡音乐进行保护与传承。而对于孙文明本人及其作品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之处,需要后人继续深入发掘。二是正视民间胡琴艺人的地位。人们对孙文明及其二胡作品的重视程度不够从侧面反映出对民间胡琴艺人团体的忽视。二胡之所以成为近代以来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民族乐器之一,与刘天华在 20 世纪初将其推上专业教学道路的举措密不可分。他将只能用于乞讨和民乐伴奏的二胡发展为一件登得上大雅之堂的独奏乐器,使二胡地位有了翻天覆地之改变。诚然,刘天华是二胡艺术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革新者,但不能忽略从不同途径同样为古老的二胡艺术注入新生命力的民间胡琴艺人群体。近代二胡音乐的发展从来不是仅靠一家之力发扬光大,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辅相成,才共同构建了如今二胡发展蒸蒸日上的辉煌局面。总之,当代二胡音乐作品要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汲取各类丰富的民间音乐精华,才能创作出更多传统与时代并重,具有中国风味的现代二胡作品。

——————

① 邵清纯. 阿炳与孙文明二胡音乐比较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7.

——————


中国二胡艺术网
二胡专业学习平台,提供免费的二胡曲谱、音乐欣赏、视频教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