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二胡独奏艺术的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无论在作品题材的广度与深度方面, 还是在演奏技巧发展与运用方面, 都达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在乐曲作品方面, 除了一部分是整理、改编及移植民间传统乐曲外, 更多的是出现了一批表现新时期新社会的新颖作品。这些作品民族风格强烈, 个性特征成熟, 音乐形象生动, 因而有着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尤其是一扫了旧时二胡曲那种囿于个人情怀的圈子之风, 而是着力于表现新社会新事件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本质。正是由于题材丰富了, 眼界扩大了, 对二胡的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来表现我们伟大的时代, 必须突破原有的技巧及奏法, 发展新的技巧, 新的演奏方法。在这些新作品中, 刘文金的《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和《长城随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杰出的代表性作品。下面就这三首作品进行粗略的论析, 以求教于作者和广大二胡爱好者及专家。
一、沉雄激越、扣人心弦的《豫北叙事曲》
《豫北叙事曲》创作于1959 年, 1963 年音乐出版社出版曲谱。乐曲满怀深情的叙述, 充满激情的向往, 曲情显得特别亲切而感人。旋律的地方音乐风格强烈, 深刻地表现了豫北人民翻天覆地的今昔生活变化, 以及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乐曲由四个段落组成:【一】段主题运用了二胡较少用的C 调( 2 —6 弦) 呈示, 中板节奏稍慢, 旋律比较平静带有叙事性, 像是讲故事的开头那样娓娓道来:
主题乐句是由三个乐逗组成。前两个乐逗是反向倒转关系, 后一个乐逗是前两个的结构综合。音调上后一个乐逗则是前两个乐逗的下四度移位, 这样构成较特殊的单数乐逗组合句式。主题带有明显的叙述性和回忆性。然后, 是加花重复的主题, 似乎是在回忆叙述时加强了语气。这一主题看来朴素而平静, 但是, 从后面的发展旋律中可以看出, 它实际上隐伏着乐思发展的很大空间。接着, 是与上述主题结构长短相同的对句, 音调是下四度的自由变奏, 似乎这时在叙述时略带着叹息的成分。接下去的段落虽仍是主题的加花变奏, 但旋律明显向上翻转达到很高的音区, 情绪也显得更为深情而激动:
作者在音调中运用了#4 、#1两个变音, 对旋律的表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正如俗话所说的“一二不过三”, 这种现象在音乐中常表现的非常地充分。这里就连用了多个 带头的乐逗加以强调, 仿佛是老年人讲话罗唆且激动, 不断重复强调着叙述的内容。情绪层层推进, 由平稳徐缓推向深沉而激动。之后, 情绪才渐渐地平静地下来进入第二大段。
【二】段转为D 调( 1 —5 定弦) 的快板, 情绪兴高采烈。其音调显然带有陕北的风格特征: 。这一曲调不尽使人想起了河北小调《好八路》及歌曲《大红枣儿甜又香》; 还有像《翻身道情》、《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具有浓郁西北风的歌曲。这种落2 音以及商、徵调式的交替音调, 充满了黄土高坡的那种粗犷与激情, 说明作者具有广泛的民间音乐基础知识, 在广博的民间音乐中加以提炼取舍。而后, 又是加花加双重复, 中段则明显具有北方梆子腔如秦腔、豫剧等的音调, 更为爽朗和明快。尤其是戏曲摇板的节奏最为煽情, 早在历史上梆子腔就有“繁音激楚, 热耳酸心”的特点。这种煽情效果主要就是体现在摇板上: 唱者的拖腔激越而凄楚, 伴奏则是繁音叠加, 从而“热耳”达到“酸心”的程度。因此, 这种曲调与板式是最能钻进人们的心坎里, 产生出极大的震荡来。但是, 作者在这里避免了“欢、苦”音中的苦楚味, 而是强调那种似西北“拉面”的韧劲与张力。故而不用4 音的苦味代之以#4 音使之更为激情。实际上这种音调节奏就是秦腔、河南梆子唱腔中所常用的, 同时也是吸收了二股弦、坠胡、大雷等乐器上的演奏技巧而来:
在此音调的前后, 另运用了反拍节奏也颇为轻松活跃。整段应用了加花变奏、摇板节奏、垛句式的对句、反复递减等手法, 犹如一泻千里的黄河之水, 感情酣畅、淋漓、奔放, 充满着激情。
【三】段又转回C 调, 是节奏自由的尽情发挥情感的段落。开始运用了衬音发展手法, 然后是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快奏与八分、四分音符节奏的交替, 表现了情绪上的层次变化, 灵活而细腻:
接着的华彩段落则是主题核心音调的自由伸展, 充分发挥二胡的演奏技巧, 使乐思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深化。
【四】段是再现部, 乐曲速度加快, 力度加强, 情绪上也转为欢快。说明此曲主题旋律的可塑性较大, 内涵较为丰富, 音调充满动力。因此, 既具有叙事性的一般功能, 又具有情感发挥的内在能量。通过速度、力度以及演奏技巧上的发挥, 能表现出多种的情感来, 因而具有主题旋律精炼、严谨, 看似单一但具有压缩性的特征。当压缩被释放时它的内涵也就被充分地体现出来了。最后采用了休止符与钢琴式自由节奏的经过句, 把音乐推向了高潮。
此曲的演奏要充分把握好旋律的潜在内涵, 像【一】段的运弓由中弓到全弓, 要控制好音色。【二】段的运弓, 乐句起音要有音头, 出音要有弹性, 顿挫分明。【三】段散节奏的奏法, 每乐句均需慢起渐快、音符由少而密集, 要做到聚散自如、散而不乱。【四】段结
尾的高潮要有一气呵成之感, 运弓要流畅饱满, 揉弦的幅度与力度更可以加强些。
二、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三门峡畅想曲》
《三门峡畅想曲》创作于1960 年,1963 年音乐出版社出版曲谱。乐曲以热情奔放的笔触, 满怀自豪与喜悦的心情, 讴歌了修建三门峡水库的恢弘场面和炽烈的劳动热情, 同时畅想着水库建成后给人民带来的欢乐和幸福。乐曲由六个段落组成: 【引子】由二胡内弦的最低音F调( 6—3 定弦)的6, 通过两个连续的五连音, 横跨几乎达两个八度, 一下子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黄河中游著名的峡谷: 滔滔黄河之水天上来, 以那汹涌澎湃之势撞击着河床上坚硬的岩石, 由此分成三股急流。这个大跨度向上冲击的旋律,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气势磅礴地展现了这一天下奇观。而后, 运用三组渐层趋低的衬音奏法, 似乎是急流遇到岩石分成很多细流, 逐渐退下回流使河水恢复到基本的平静状态。整个引子给人以波澜壮阔的印象, 极具耳音冲击力:
在引子旋律速度自由辽阔地展现后,【一】段是主题的呈示, 调性比引子高大二度G 调( 5—2 定弦) , 使主题的呈示更为醒目, 而主题旋律则具有劳动号子矫健爽朗的精神气质, 运用活跃的舞蹈性的快板形式。故而笔者在这里把它配上了劳动号子的“咳哟”之声, 在旋律八度与五度的跳动中, 表现出的是一种充满劳动热情的号子节奏。可以想见在那个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年代, 人们拿着最简陋的工具, 肩挑人扛硬是垒起了水库坚实的堤坝:
从这里的#4 音运用来看, 虽然北方音调自古就有“燕赵多变徵之声”悲壮慷慨, 但这里的运用显然是由于语调的语气造成的。这里作者既借助了北方曲调的豪迈, 又结合了劳动号子的语调, 故而显得异常生动而活泼。像 似乎融合有秦腔的音调, 听来西北地区的音调风格浓郁。接着, 又是旋律的加花加双变奏重复主题, 使旋律更为欢快热情而构成了第一大段。
【二】段是【一】段对比性的抒情段落。似乎是人们在劳动间隙之余, 一边擦着汗水, 一边喝着汽水, 心中充满着劳动工作的自豪感。这一歌唱性的进行曲风的旋律比较开阔流畅, 还运用了下属调式( 出现4 音) 的对比, 使旋律有了一种明亮舒坦感, 使爽朗抒情的情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由于旋律运用了反拍及切分节奏, 故而在抒情之中仍带有一种冲动的激情。【三】段转回到F 调, 这样又使旋律一下子柔和起来, 像是大嫂们来慰问劳动大军来了, 展现了人们亲切、温和生活的一面。这里作者显然吸收了西洋大小调的对比, 取得较好的效果。在音调上也吸取了中国古代善用的大二度转调法( 如《江河水》) 。可见, 作者在古今中外旋法的兼用上是颇具功力的:
【四】段转入了下属bB 调( 3 —7 定弦) 抒情的中板。速度较缓慢旋律委婉而略带悲情, 似乎是对过去生活的深情回忆。这是由三方面体现的: 一是运用3 、7 定弦; 二是变化音( #4 、#1音) 运用; 三是小三度等音程的滑奏:
同样, 这里的音调也有《江河水》中那种内在的张力与情感。不过, 这一情绪很快就被后半段富有表情的赞美性旋律所冲淡。这是一种具有展示前景的, 更为饱满深情的音调:
其间旋律涌动的层次非常分明, 运用小六度、小七度上下翻转, 乐思层层上推, 先从 领引的乐句翻下, 然后从6音跳进至5音, 再次重复乐句时发展到 , 最终达到 , 然后再渐渐地平静回落下来。可以看出作者创作时抱有巨大和不可抑制的激情,尽情地加以讴歌。接下去再次重复前一部分, 但情绪上更为开朗而生动。
【五】段是热情乐观且灵巧跳跃的小快板。似乎是整个红火沸腾的工地, 展开了热烈的劳动竞赛。人们推着小车看谁装得多推得快, 情绪更为乐观而风趣。由于音调上与开始的主题有所联系, 因而听起来很自然而贴切:
此段的后半部分出现的马蹄型节奏, 仿佛劳动进入了更为紧张的阶段。其间, 仍出现作者喜用的衬音节奏,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接着, 是更为宽阔的三连音节奏的旋律华彩乐段, 这是抒发情感的极有效的手段, 显然是借鉴了西洋小提琴独奏乐曲的写法:
【六】段是再现了【一】【二】, 情绪更为肯定而舒畅。紧接着的【尾声】音调翻高五度, 而且运用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把乐曲推向高潮。同时, 在上五度调上结束全曲, 使之更为明亮而辉煌:
此曲借鉴西洋曲式中带有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原则, 但是又结合民间常用的多段体结构, 这是灵活运用西洋乐曲结构的典范, 也是在民族器乐曲创作中的一个新的创举。在旋律曲调上, 作者有着较深厚的民间音乐底子, 故而写作的旋律生动流畅、地方风格强烈。虽然主要是运用了西洋的写作方法, 但是听起来则是民族风格浓郁。例如, 作者喜用的衬音写法在传统二胡曲中根本未见, 但揉合在浓郁的民间音调中, 处理得十分自然妥贴。非五声的变音运用, 也是作者所喜用的, 不仅具有旋律的表情作用, 而且也多少体现了地区音乐的风格特征。多调性及广泛的转调运用, 在传统二胡曲中更是少见的, 但由于与旋律的情感内涵结合得很紧,丝毫没有牵强附会之感。还有在曲式上更是大胆吸收西洋的曲式, 但并不使人感到生搬硬套。这些, 正是由于作者紧紧抓住了旋律民族风格特征这一点, 才使一切外来作曲手段用来得心应手, 从而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再从二胡演奏技巧上来说, 一曲中运用三种定弦唱名法, 即运用了三种调性, 开创了二胡一曲中运用多种调性的先例。尤其对于二胡这种音域相对较窄的乐器来说, 其意义非同一般。这需要十分熟悉乐器本身的音域音区特点, 又要熟练掌握民族民间曲调的调式情况,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才能既使旋律曲调能自然地展现出来, 又能在二胡上顺利地演奏出来, 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另外, 此曲在二胡演奏上还突破了传统的把位习惯, 旋律大幅度的跳动使之换把要非常迅速而准确。快弓的清晰与饱满又是演奏此曲所必须的。最后, 在把握此曲的风格特点上,各种滑音技巧的准确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 《豫北叙事曲》与《三门峡畅想曲》的诞生, 标志着二胡独奏曲的创作与演奏,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如果说刘天华在“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 打出一条新路来”的话, 那么, 刘文金这两首乐曲的创作成功, 则是在这条新路上取得的又一突破性的历史成果。这在二胡曲作史上是更积极、更主动、视野更为宽阔、更富于时代精神的作品。
(文) 采洋溢、( 金) 碧闪耀, 为人民留( 刘) 下不朽之作。
三、恢宏大气、深沉厚重的《长城随想》
刘文金创作于1982 年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已成为我国民族器乐曲中的经典性曲目。作者以饱满的激情, 深沉的笔触, 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巍峨的长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尤如一条金光闪耀、充满活力的巨龙, 博大精深, 雄伟壮观, 那腾起的身姿里, 凝聚、游动的神韵不就是千古不灭的中华民族的“魂”吗? 作者创作的灵感就来自于1978 年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在联合国大厦的休息厅里, 面对中国赠送的万里长城巨幅彩色壁毯, 那高耸雄伟的气势、炫耀靓丽的色彩, 一种无比自豪的民族情感油然而生, 中国巨龙已经腾飞了! 不禁使他浮想联翩, 心潮澎湃, 一股创作激情云霄直上。于是, 经过了几年的不懈努力, 终于在1982 年创作了这首富于深刻的思想内涵, 充分反映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和情操, 具有强烈民族艺术情感、气质和浓郁民族、民间音乐风骨、神韵的乐曲。
此曲以四个乐章的宏幅巨篇, 对中华民族历史上前仆后继的斗争作了全方位的描写。正如天安门广场上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身正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 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三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从那时起,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乐曲之所以被命名为“随想曲”, 就是随着思绪的遐想, 乘着乐声的翅膀, 从三年、三十年以及一千八百四十年开始追思, 飞向那两千多年前长城构筑的年代……
【一】关山行徐缓的广板, 庄重、肃严。引子是以我国最具特征的古代乐器编钟和方响开始, 象征着旷世久远的古代。以宽广的节奏、三个八度的音域、由轻至响为主题的呈示作了有力的铺垫:
长城主题是一个较为短小的动机音调: ; 后又用移调等模进手法, 从多个侧面来丰富这一主题:;;;;;;;;;这个动机及其变化, 明显具有我国传统曲牌音乐的特点。例如, 后半拍起板以及运用封闭式的节奏型, 如《小开门》: 《哭皇天》: 《碎葫芦》: 等等。
这里之所以挑选一些传统曲牌的音调与节奏音型, 说明作者为了着力表现古老的长城, 不仅调动了编钟、方响等一些古老的乐器, 而且在主题动机的音调选择上, 广泛吸收了传统曲牌音乐中的养分, 由此, 可以看出作者主题设计上的独具匠心之处。正像传统曲牌有时也运用了一些借字转调手法, 如《正反万年欢》以及将《柳摇金》五次翻调那样, 长城主题也进行了多次变化, 向下属、属甚至重属调的模进发展, 使主题的音乐形象更为光彩而丰满。但是, 很显然这些又是以现代模进手法来组织发展的, 因而比传统手法运用的逻辑性更为自觉而缜密。于是, 第一乐章的开始部分, 就是以乐队全奏的辉煌音响, 生动丰满的音乐形象, 展现了巍峨、宽广、逶迤的万里长城雄姿。接着, 二胡以那深沉、庄重的音调, 浑厚、内厉的音色, 奏出了第二主题音调。这一主题似乎是一位前辈长者在游览长城时, 步履蹒跚地漫步关山逐级上登, 面对群山起伏蜿蜒着的长城, 禁不住为长城气象万千的雄伟气势所深深感染,站上长城之巅思绪万千、心潮起伏, 高吟:“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这个主题从二胡内空弦的最低音开始, 逐渐向上推进。由于定弦定低了大二度, 使人感到作者是借鉴了二胡曲《流波曲》那种低沉、耿直的音调特点。二胡的滑奏又似乎具有古琴演奏的神韵, 以增加历史的厚重感。故而用内弦演奏的部分, 音色听来苍劲而颇具古风。音调一波三折、委婉而略带悲伤, 演奏更是顿挫有力, 富于感染力。同时, 作者选择了中国音乐中很少运用的6/ 4 拍, 这种宽广舒展的节拍形式, 给予作者与演奏者情感抒发以极大的余地。犹如手握一支饱蘸浓墨的锋笔, 奏内弦时焦枯断连、遒劲有力,翻奏外弦时尽情泼墨、挥洒自如, 游刃有余地行于笔端, 书写着心中无限的感慨。它似乎是在回忆那三年、三十年……历史上无数战斗的峥嵘岁月。当转入2/ 4 拍后, 曲调显得流畅起来, 旋律上下翻滚成片, 速度也相应加快些。紧接着出现了上五度的暂转调, 调式交替使旋律色彩丰富, 优美而富于幻想, 促使乐思不断地向前推进: 而后, 板鼓以跳跃型的节奏打入,旋律更为流畅而动听了。这个音调不断地变奏扩充, 最终引出了长城主题, 并以二胡独奏和乐队协奏交叉出现。似乎是站在长城之巅, 从个人的抒怀, 想到了国家的兴衰, 睿智的眼光透过这群山险要, 展现了一幅更为阔大的个人与长城自然景观互为叠映的景象:
整个第一乐章作者不仅着眼于中华民族前仆后继斗争的三年、三十年, 以至1840 年以来的艰苦岁月, 而且, 以古老的长城为象征追溯到2000 多年以前, 用二胡与乐队协奏的形式, 来叙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兴衰历史。
【二】烽火操第二乐章似乎是表现古代的烽火操练, 实际描写的是那烽火的战斗年代。整章运用急促的节奏, 风驰电掣般的旋律, 表现了骑马挎枪的战士音乐形象: 这是骑马奔驰在战场上, 而后是一种号角声:
在乐队低音乐器拨奏、弦乐、全奏、弹乐的铺垫下, 二胡奏出了前段铿锵的主题旋律:不仅借鉴了京胡回滑急促节奏型的演奏方法, 使旋律情绪节节上推, 而且, 半音阶穿插在其间, 制造出烽火战斗的强烈气氛。这时,又出现了长城主题的变奏: 。然后, 主题又上移五度, 原主题紧接着再翻高八度出现, 气氛越来越紧张, 仿佛是古长城烽火台上狼烟滚滚, 长城脚下马蹄奋飞、呐喊阵阵; 又像是抗日烽火燃烧在长城内外……。当转入G 调后, 二胡更是大幅度的上下半音阶进行, 同时与乐队全奏相呼应, 此起彼伏、马蹄声碎, 战士们奋不顾身地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斗。在达到了激烈的顶点之后速度放慢, 出现了激情、壮烈的场景, 乐队以宽阔旋律的全奏像是一支凯歌, 但明显带有壮烈的成分。接着, 二胡奏出了对比性的旋律, 较为流畅而抒情, 像是战士们之间表现出的亲密友情, 亲切而委婉:
之后, 马蹄声再次响起, 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又开始了。二胡用大量的三连音节奏, 乐队配以强烈的切分强音旋律, 着力描绘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随着二胡连续碎弓演奏的音调逐渐下沉, 一次惨烈的战斗终于结束了, 寂静而空旷音响显示出战争留下的紧张、惶恐、令人窒息的残酷场景。不仅有敌人的尸体, 也有我们亲爱的战友, 使人们陷入了无限的悲痛之中。
整个第二乐章似奏鸣曲式中的展开部, 交织着长城主题的变奏, 英雄战士们的形象, 骑马杀敌的场景, 等等。作者则调动了各种旋律发展手法加以渲染。
【三】忠魂祭前段可以说是一首对历史上无数先烈们的“葬礼进行曲”, 不过, 它是中国式的“葬礼进行曲”。一开始箜篌别致的音调与节奏音型沉静而肃穆, 而后笙、大提琴、新笛以及编钟、方响的序奏, 仿佛使人追思到了遥远的古代, 又联想到了近、现代: 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 李闯王、太平天国的刀光剑影; 义和团的大刀长矛; 辛亥革命的长枪土炮, 以至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烽火燎原……。二胡奏出了祭祀的主题旋律, 缓慢、断续、似泣似诉。由于全部用内弦演奏, 显得格外的沉郁、悲壮:
这个音调像是吸收了《小白菜》《孟姜女》等民歌的旋律因素及其表现方式, 民族化特征非常明显, 虽带有苦楚但听来亲切而自然。在调式运用上, 作者选择了羽调式, 同时交织着变徵声。显然, 在历史上燕赵多慷慨之士,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为变徵之声, 士皆垂泪涕泣”“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