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教学方式
优化学习方式
我校2024年秋季学期第一轮赛课优秀课例展示(九)
《伯牙鼓琴》—— 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
执教教师 刘珠
《伯牙鼓琴》位于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艺术之美”,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伯牙鼓琴》作为单元开篇文章,具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艺术魅力的重要作用,为本单元其他文章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引导。
目标设计
本篇文章是文言文,整节课的设计在完成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了语文核心要素。
1.文化自信:《伯牙鼓琴》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学习让学生认同热爱、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提升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时,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句式特点,自主疏通文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学习中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情感思维
4.审美:通过学习,学生能涵养高雅的情趣,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创设情境:播放《画卷》视频,介绍四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大单元设计的理念:简单介绍本单元其他文章,引导同学们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明确核心学习任务:借助语言文字发挥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二、读:感受文言音韵美
(一)初读: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再读:正确划分节奏,读得字正腔圆,读出文言的节奏美。
(三)配乐读:配乐读,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
(四)个性读:学生展示文言文朗读能力,感受文言音韵之美。
三、悟:感受知音情谊美
(一)疏通文意
1.自主探究:运用文言文学习方法,自己疏通文意,写在学习单上。
2.小组合作探究:组内交流再次疏通文意,解决学习单上的疑问。
3.师生共学:教师抽查,全文四句的文意,针对问题及时纠正、正确的及时肯定。
(二)知音情深
1.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感知:
(1)文章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2)文章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故事?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琴,两人心意相通的?
2.意境仿写
伯牙与子期心意相通在何处呢?伯牙心之所向,心之所往,子期皆能心领神会。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叠词给句子带来的音韵之美,鼓励学生使用ABCC式的词语来仿写句子,如明月皎皎,多尝试“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这类句型的表达。同学们边想象伯牙的《高山流水》还可能描写什么,边仿写句子。通过两人对话的形式进行表达,加深对伯牙琴艺的理解。
3.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只有锺子期才能真正的欣赏伯牙的音乐,结合资料袋,通过分析“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感受伯牙对知音的珍视和失去知音后的决绝。解决了课后习题的同时,加深理解“知音”不仅是对音乐的了解,更是对彼此内心的理解,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4.小结课文主旨
四、随堂测学
针对不同学力的学生,按要求完成分层测评作业。
五、拓展
(一)分享古诗中关于友谊的诗句,同学们交流看法。
(二)讨论交流:让学生讨论什么是知音,分享自己对知音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知音。
六、作业布置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
1.学生主体地位突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等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敢于表达自己观点,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2.语文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从教学设计到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展开。以语言运用为核心,以一带三,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3.情境创设有效
通过播放《画卷》视频,入情入境,成功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文言文教学方法得当
采用查工具书、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了解文意。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在内容理解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品质。通过伯牙“破琴绝弦”的举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他对子期的深厚情谊和失去知音的悲痛。
教学感悟
1.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和基础。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意,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之美。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再到读出感情,层层递进的朗读要求能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2.引导自主学习: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借助注释、工具书等自主理解文意。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增强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
3.深度挖掘文本: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引导学生理解知音的真正含义。
4.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文言文的语言简洁,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想象和拓展,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监制|王生强
审核|杨能
初审|解文超
编辑|张小琪
图文来源|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