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一个好友聊天,我这个朋友跟前夫共同抚养一个儿子,平常孩子主要是跟她一起生活,周末时会到爸爸那里住几天。
昨天她跟我抱怨了前夫的养育方式,她心中累积了很多不满和愤怒。
她说她要找机会跟前夫谈谈这个问题,让他有一些改变,可以好好配合她,把儿子带好。
我知道我这个朋友非常爱她儿子,她为儿子付出和牺牲了很多。
听完她的想法,我跟她说,每个人养育孩子的方式都不同,本来人与人之间就各不相同;
或许我们不赞同别人的方式,但是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更无法要求他们跟我们一样的处事方式。
另外,还有一个不能被忽视的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命数”,父母所能操控的其实很少。
这是很多父母都不愿意接受的育儿真相,他们拼尽全力地“鸡娃”,恨不得让孩子以及周围的人都按自己的方式育儿,唯恐自己做少了,就耽误了孩子;
这看似拥有了掌控权,但实际上我们对孩子的人生仍然没有操纵权和决定权。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现在的教育非常内卷,“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使得大多父母认为,教育是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自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早教,唯恐输在起跑线上。到了他们一两岁之后,父母又开始操心如何给孩子做英语启蒙、数学启蒙、音乐启蒙和拼读启蒙等等,幼儿园的孩子都已经感受到莫大的学习压力。不仅是学习,父母还希望自己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种音乐课、舞蹈课、绘画课和编程课都不能少。别的孩子在上补习班,自己家孩子不上,成绩必会落后其他人。别的孩子多才多艺,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输,必须上几个兴趣班。别的孩子都拥有这么多的资源,自己也不惜为孩子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你来,我们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们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说出这样话的人,真是不怀好心,为了割父母的“韭菜”有点不择手段。但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在这样内卷的教育环境下,父母往往认为自己对孩子将来的成就以及往后的人生,负有直接责任。甚至让父母以为自己的作为,对孩子的成就足以一锤定音。所以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必须为孩子做点什么,哪怕牺牲自己的职业发展、休闲时间,甚至健康,也要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但孩子最终能取得什么成就,能拥有怎样的人生,能做成什么事情,跟父母的作为又有多大的关系呢?特朗普二次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另有一个大放光彩的人,那就是马斯克。他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梦想家和狂热的冒险家,将科技、商业和可持续发展完美结合的超人。最近我在看马斯克的人传记《硅谷钢铁侠》,看到他的成长轨迹其实比很多人都波折。马斯克出生在南非,生长在一个离异家庭,他跟着母亲梅耶生活,母亲独立培养三个孩子长大。马斯克与父亲的关系疏远,据他本人透露父亲性格专横,家庭生活并不温馨和谐,对他的支持和关系并不多。从马斯克的成长环境可以看出,他最终走上的道路,几乎与他父母的规划无关。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从小就展现出对技术和科学的兴趣,他酷爱阅读,尤其是科幻类小说,据说他一天能读十几个小时,甚至更多;他还自学编程,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就是这种对学习的热情和内在驱动力,以及他个人天赋,才能够让马斯克大胆地去想去做普通人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情。从他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到孩子的成就,更多源于个人特质、内在动力和外部环境,而不是父母的直接操纵或规划。他的父母既没有为他铺设理想的成长道路,也没有直接参与塑造他的事业成就。每个人的成功轨迹是独特的,任何人都无法通过复制他的教育环境来培养下一个“马斯克”。对于父母而言,与其试图“打造”孩子的未来,不如专注于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帮助孩子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天赋与热情。每个孩子的天赋和潜力大有不同,教育从来都是由内而外,而不是由外而内。值得引以为戒的是,现在很多父母的教养方式都是由外而内,就是看到别人的小孩上学什么,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学什么;看到什么学科的发展前景好,就让孩子读什么专业;看到什么的职业的薪资高,就让孩子去做什么工作。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律师、工程师、医生、公务员和科学家,却忽视了这个社会也是需要汽修师、理发师、厨师和其他各种各样的职业。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拥有光鲜亮丽的职业,才代表孩子是成功的;换句话说,即便孩子有着非凡的成就,如果他不喜欢也不开心,那他的人生注定是痛苦的。我特别喜欢在荷兰小朋友间流行的一首歌,叫做《Worden wat je wil》(“成为你想成为的”)。这首歌恰好体现了荷兰教育对多元化成功的支持和鼓励。其中有一段歌词我很喜欢: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牧羊人、调音师、驯兽师、杂技演员、配角或网络达人;是的,每个孩子所擅长和喜欢的事都不同,人生路漫漫,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这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幸事。成功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但如果我可以选,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去做他们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从中收获到更多快乐,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你们的孩子, 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 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 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 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 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我是瑞秋,坐标荷兰,5口之家
分享与三娃同行的所思所想
婚姻爱情 | 信仰生活 | 自我赋能
独立带娃 | 亲子成长 | 极简育儿
你也是二胎或三胎家庭吗?欢迎加入瑞秋的“家多宝”群,家里有多个宝贝的苦与乐,这里一定有人可以懂你。 大家一起抱团取暖,互相鼓劲,一起成为更优秀的妈妈。有兴趣的可以加瑞秋微信,拉你进群(备注进群),也可以跟瑞秋做朋友,围观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