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操心什么,孩子就失去什么。

文摘   2024-11-15 07:33   荷兰  

嗨,我是瑞秋,家有三宝。

有了孩子之后,就像有了“软肋”。

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和喜怒哀乐,都牵动着父母的心。

正因为是如此这般深爱的缘故,所以我们总是止不住地操心孩子,他们生命中的每个年龄段,都有令我们担心的事。

当他还是宝宝时,担心他吃不好、睡不好、长不好,担忧他会不会生病,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对他的照顾是不是够?

等到他上学之后,又会担心他在学校会不会受到欺负,学习是否跟得上,会不会交到坏朋友,会不会承受太大压力?

这个世界好像充满着不确定性,总让我们对深爱的孩子感到惴惴不安。

但父母是否想过,我们过分的操心,也会成为孩子的“束缚”和“负担”。


1

担心是“诅咒”

过去,我习惯性地认为如果爱一个人,就意味着操不完的心。
正因为极其在乎这个人,所以生怕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在他身上;反之,如果没有担心,可能还会意味着对这个人完全地不在乎。
其实我们这一代的成长,大多数都是在父母的担心下长大的。
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关心我们的:

你不要跑太快,会摔倒的。

衣服穿这么少,会感冒的。

东西吃太快,会噎住的。

我们都很熟悉这种担心式的关爱。
现在有了孩子之后,我们也习惯性地因为爱所以担心孩子。
我有三个孩子,这种担心的感觉,对我来说最熟悉不过了。
记得有一回,儿子在河边奔跑,兴奋地奔向前方与他的好友相拥。
而我这个当妈妈的,忍不住就在后面大喊:“你慢点跑,小心摔河里去了。
那一刻,我对自己脱口而出的话略感意外,怎么在我眼里皆是对孩子的担心,却完全忽略了他面对好友时的满心欢喜和满心期待。
并不是说在孩子做危险之事时不能提醒,而是有时候父母的沉重的担忧、刻意的提醒和打断未免有点过多了。
孩子的天性多是积极乐观的,他们总是能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他们对前路总是充满期待,他们很容易就获得开心...
对事物保持热情和期待,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同时也是我们大人所缺失的,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担心强加在孩子身上。
这种担心甚至会变成一种"预言",因为父母的担心,孩子开始质疑自己,缺乏自信,畏手畏脚,不敢向前探索。
当孩子们专心享受且沉浸在一件事时,父母经常却不自觉地“泼他们冷水”,以关心为由打断他们。
与其让担心成为一种“诅咒”,不如给孩子一个支持和信任的环境,当他们想要往前冲的时候给予他们推进和鼓励,而非用担心束缚住他们。
让他们“轻装上阵”,一无挂虑地飞得更高。

2

很多的担心都只是阶段性的问题

记得我们家老大刚三岁时,我为他制作了一系列早教学习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学数字和字母。
这件事别提让我有多挫败了,我一遍遍地教着他再简单不过的123,儿子却怎么都学不会,怎么都记不住。
在那个当下,我对自己以及儿子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心中的担忧也诉说不完。
那时在一旁的队友倒是清醒,他说这只是阶段性问题而已,你看过哪个孩子学不会123,多给他一点时间就好了。
说得对啊,孩子有他自己的成长节奏,他有他开窍的时刻;果然,过了几天,儿子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回想起过去孩子的成长,我发现我曾经操过的心,大多都是“徒劳”的。
我担心过孩子不爱吃蔬菜,会营养不良,但七八岁之后他突然就喜欢上吃蔬菜,再也不挑食了。
有个阶段我担心孩子的性格胆小,怕他受欺负,但渐渐长大的他在心理和身体上都越来越强壮,长成了自信的小男子汉。
有段时间孩子的情绪波动大,常发脾气,变得叛逆,但耐心的陪伴引导,孩子很快地就会度过这个阶段。
或许你的孩子丢三落四,磨磨蹭蹭,粗心大意...这些都令你头疼又操心。
作为父母当然要了解孩子,但无需过多解读他们的缺点,或要求他们立刻改正这些不足。
绝大多数的缺点和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的成长,慢慢消失的。
孩子成长的过程总是充满困难和挑战,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更应该保持淡定和冷静,用平和的心看待这些问题;
给孩子的成长留出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在适应经历和自我反思中,找到平衡,逐渐地走出这些阶段性的问题。

3

课题分离

很多人就觉得我是父母啊,我怎么能不操心孩子呢?
如果他们遇到什么问题,生病了、摔倒了、受伤了、成绩太差、以后考不上好学校、找不到工作,最终受苦受累的还是父母。
但是别忘了,孩子虽然是我们的孩子,但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总有些人生功课,是要他们去学会;他们的人生,也最终都要由他们自己负责。
父母需要学会跟孩子做好“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概念,强调每个人应当区分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他们也会感受到愤怒悲伤或快乐,而这些都是他们的课题,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父母不需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背在自己肩上,更不应该过分的介入,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会削弱甚至剥夺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和能力。
孩子面对难题和挑战时,首先要停止强加自己的担忧在孩子身上,不要成为“割草机父母”急于为孩子摆平难事;
对孩子来说,能够得到父母的理解包容和接纳,就已经很有力量了。
父母应该在情绪上给予孩子支持,跟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托举他们成为一个更自信且坚强的人。

4

朝着期待的方向去努力

担心什么,我们的目光就会停留在什么地方,目光在哪里,很有可能就会抵达哪里。
我之前学自行车时,特别担心撞到路边的小石墩;我一直看着石墩,心里默念千万别撞上去,但总是不偏不倚地撞在石墩上。
后来我才发现,把目光集中在前方的路上,自然就会避免撞到石墩。
这就像我们的担心,由于目光都集中在那,虽然越不想发生担忧的事,就越有可能会发生。
换个思路,把目光从孩子的小毛病上挪开,放下心中的担忧。
不要总是一次次强调不足,在不好的事情上絮絮叨叨,这样不仅消耗自己的能量,也会让孩子盯着自己的不足,而产生不自信。
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心中所期待的事物上,目光所在之处,往往就是将要抵达之处。
让孩子也定睛在想要达成的美好之事,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心中向阳,才能遇见更多阳光。
“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享受当下,对此时此刻负责,放大当前的闪光点,未来的未来会不期而遇的。

为孩子祝福和期待吧,他的日子尚未度一日,就都已经写在册上了。
他的人生早有完美的计划,所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用期待代替担心。
目光在哪里,才会抵达哪里。

瑞秋


END


我是瑞秋,坐标荷兰,5口之家

分享与三娃同行的所思所想

婚姻爱情 | 信仰生活 | 自我赋能

独立带娃 | 亲子成长 | 极简育儿

你也是二胎或三胎家庭吗?欢迎加入瑞秋的家多宝”群,家里有多个宝贝的苦与乐,这里一定有人可以懂你。 
大家一起抱团取暖,互相鼓劲,一起成为更优秀的妈妈。
有兴趣的可以加瑞秋微信,拉你进群(备注进群),也可以跟瑞秋做朋友,围观朋友圈。

近期好文

不要过度共情你的孩子
父母过度提醒孩子和反复唠叨,只会让孩子更糟
极简5年,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有娃家庭,80%的家务是没有意义的!
我发现,有个输出型爱好真的很重要
极简生活:35岁,我决定一切从简!
不要帮着别人欺负你的孩子

瑞秋三思
生活在荷兰的三宝妈,分享独立带娃的日常,努力在鸡飞狗跳的生活中寻找闪光点,be the salt and light.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