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十年,从没休过完整的十月一,中秋节甚至是过年七天假期,没有周六日的概念,只知道今天是白班,明天是夜班,劳动法好像从不囊括医疗行业。
毫不夸张的说,80%的公立医院都做不到标准的床护比,医护比,医患比,不管是三甲复审还是各类飞行检查,检查前重点检查区域,某些病区就会做各种借调准备迎检
而病人眼中查房时动辄十几二十人,其中不乏有规培生,实习生,都是没有执业资格的,也就是说不管他们有没有真本事都是没有治疗权限的
这种极限反差很容易让人误解为临床多的是冗余的“闲人”,看病排队就是医生懒,不作为
可如果医生真的有权利排班,他就不用十几小时连轴转了,甚至可以直接给自己排“休”
说到这里,是的,老百姓是接触不到真正掌握谁给他们看病的权力的人的,而一腔怒气也只能看着谁就向谁发
以中国的医疗体系为例,许多医生每周的工作时长普遍维持在60至80小时之间,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真正做到“连轴转”。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不仅对医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压力,也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医生的工作内容日常的诊疗任务,还有随之而来的文书、会议、教学和研究等多重责任。
然而,在大多数医院中,医生加班并没有相应的经济补偿,有些医院甚至对医生的加班视为理所当然。
根据《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草案)》,医院的床位数量与医生的编制之间存在明确的比例关系。
例如,对于300床位以下的医院,医生与床位的比例应维持在1:1.3-1.4之间。
而对于301-500床位的医院,这一比例则提升至1:1.4-1.5,床位超过500的医院比例更是提高到1:1.6-1.7。
如果按照标准,在一个70万常住人口的地区,二级医院的普通科室医生数量要达到17.2人才能基本满足医疗服务需求,然而事实却远远达不到,甚至三甲医院一个科室里有17名医生的情况都很少见。
面对明显的人手不足与逐渐增大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为何不主动招募足够多的医生呢?这一问题的根本,恐怕不是技术与人才的问题。
每年国内培养的医学生数量超过百万,完全能够满足医院的需求。
因此,缺乏人手的根源更多的是出于经济考虑,而非人才不足。
在许多公立医院中,工作人员经常听到“降本增效”的口号。
此时,医院的首要目标便是控制成本,而医护的辛劳往往被忽视。
医院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离不开足够的人力资源投入,过度压榨医生的工作量,不仅损害医生的身心健康,也最终会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效果。
医院作为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机构,其人力资源情况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面对当前医疗体系内医生工作负担过重与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医院绝不能再选择忽视,而是应当采取行动,优化配置,合理招聘,提高待遇,使更多有志于医疗事业的人才加入到这一行列,为社会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只有在医护人员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今天就到这吧,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