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耗材集采“唯价低者中”:就医,你恐慌了吗?

文摘   2024-11-29 20:04   山东  

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各地区药品耗材集采政策的逐步实施,集采的规则日益完善,初衷是为了实现多方共赢,降低中间环节费用,同时满足医院临床需求,并兼顾企业的合理利润。

然而,河北牵头的京津冀“3+N”联盟28种医用耗材的集采拟中选结果公示,其结果惨烈,令人不安。

数据显示,在此次集采中,拟中选品种仅为202个,非中选品种多达546个,中选率仅为27%。

这一数字背后,意味着超过70%的产品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将无缘于集采区域的市场。

这一现象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引发了对于药品耗材质量的深刻思考。

从拟中选的价格来看,集采政策的实施逐渐演变为“唯低价中标”的模式。

企业在带量采购的环境下,被迫调整竞标策略,依赖“以价换量”来合理降低价格。

这对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面临着如何在保证盈利的同时,进一步压缩成本的压力。

然而,在这种环境下,再谈创新、技术改进和质量提升似乎变得不那么现实。

企业的生存之道似乎仅剩下工艺优化和材料替代,这样的选择很可能导致企业在追求低成本的过程中,逐渐忽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是否会出现一些无良企业中标后,因疯狂降低成本而牺牲产品质量,最终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用耗材作为特殊商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如果一味地追求“最低价中标”,势必会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构成挑战。

无论是对于医院、患者,抑或是整个医疗系统而言,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则应当被放在首位。

在此背景下,我们期待行业主管部门能够进一步优化带量采购规则,充分考虑产品的质量性能、创新属性以及临床使用习惯等因素。

通过合理引导价格竞争,促使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才能够在挤掉耗材价格水分的同时,确保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明确的是,药品耗材的集采并不是单纯的价格博弈。

在实现成本降低的同时,更要关注产品的质量保障与技术创新。

只有在质量与价格之间寻找合理的平衡,才能够真正实现多方共赢,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政策的适时调整与引导,以便能够在保障患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下,推动行业整体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我们期待一个既能实现成本控制,又能鼓励创新的良性生态,以回馈每一个患者的信任与期望。

今天就到这吧,散会


渣护比肝
90后护士,跨越两城三甲,买过房改过行,临床经验一般,辞职经验丰富,定期分享转行+赚外快干货,全网同名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