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1号灯塔
01
捕捞能力再升级
挪威磷虾捕捞公司Aker QRILL与土耳其Tersan造船厂签署协议,接手一艘尚未完工的磷虾捕捞船。
这艘船只原本命名为Jan Mayen,由另一家磷虾捕捞企业Rimfrost订购。
船体于2021年下水,但由于项目停滞,建造工作未能顺利完成,船只一度停放在造船厂的码头。
新船长120米,将用于捕捞南极磷虾并生产可持续饲料。这是世界上生物量最大物种,南极洲周边磷虾估计高达5亿吨。
虽然新船已经通过海上试验,但在投入捕捞作业之前,还需进行一系列改造以符合Aker的加工需求。
扩张船队,提升竞争力
过去十年,共有五个国家参与了南极磷虾捕捞活动,其中挪威占据了主导地位,捕捞总量达到63.6%。中国则占17.1%,韩国为11.4%。
Aker是全球磷虾捕捞领域的佼佼者。2024年该公司捕捞并加工了307,612吨磷虾,创下历史最大捕捞量记录。
目前,该公司运营着三艘磷虾捕捞加工船,而新船Jan Mayen号也将在不久后投入使用。
尽管该公司有一艘2019年交付的130米Antarctic Endurance号以外,但其它船只较为陈旧,最老的92米Saga Sea号建于1974年。
虽然这些船只都得到了精心保养并配备了最新技术,但与中国的几艘新建磷虾船相比,还是略显不足。
随着中国磷虾捕捞船队的崛起,Aker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提升捕捞能力成为了该公司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该公司表示,这艘新船的加入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全球对可持续海洋原料需求增长的背景下,他们希望通过新船进一步巩固其在磷虾行业的领导地位。
精彩回顾
扫码添加小编微信
即可进入渔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