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护航。2024年,包头市委政法委以呼包鄂乌司法公信建设联盟打造“跨区域+”司法公信一体化协作新模式,立足市场主体需求倾力打造“包你放心”法治营商环境品牌,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呼包鄂乌司法公信建设联盟成立大会
2024年以来,包头市委政法委发起建立呼包鄂乌四地司法公信建设联盟,以点带面提升全区司法质效,推动法治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努力打造全区高质量法治协作样板,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一、聚焦夯实司法公信之基,着力构建“跨区域”协作新平台。立足构筑全区司法公信建设、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以联筑基、以联促商、以联互鉴,推动四地一体联动、全面协作、共同发展。一是打造轮值联席平台。以研究推进区域性执法司法任务为重点,由四地党委政法委依次轮值,采取联席会议形式,协调解决一体化协作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2024年4月12日,由包头市委政法委召集四地召开首次联席会议,议定年内异地交叉评查事项,协调推进涉蒙商银行执行案件。二是打造研判会商平台。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针对司法公信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会商研判、协商解决,推动执法司法协作进一步深化、数据信息进一步共享。截至目前,四地政法系统针对涉蒙商银行案件,分头组织开展执法司法协作,35件终本案件已全部重新启动执行程序。三是打造合作交流平台。针对案件评查、执法检查、知识产权保护、执行领域联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金融犯罪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着力破解制约司法公信建设难题。通过组织开展庭审观摩互评复盘、法律沙龙、座谈会,共同分析执法司法质量状况,及时反馈案件评查、交叉互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共学”促“共识”,助推执法司法质效更优。
二、聚焦攻坚司法公信难题,着力建立“一体化”协作新机制。紧紧围绕执法司法不规范和执行联动不足、到位率低两个“共性问题”,护航金融发展和知识产权两大“重点领域”,建立四个“一体化”机制。一是建立交叉评查、执法检查一体化协作机制。明确12项评查检查内容,细化8个案件评查步骤、6种执法检查方式,通过异地联动、交叉互查,解决内部监督乏力、监督手段单一、不愿查查不出等问题,整体提升四地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2024年9月2日至12日,呼包鄂乌四地同步开展案件交叉评查工作,共抽查评查5类案件80件,此次评查共涉及四个地区65个政法单位,评查案件卷宗506册,与干警和相关人员谈话26人次,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议16次,发现问题均已督办落实整改。二是建立执行联动一体化协作机制。围绕查控、委托、协助、协调、共享、保障6个方面,制定18项工作举措,解决四地法院系统执行领域区域间执行查控、协助执行不顺畅等问题,提高跨区域生效裁判执行质效。三是建立知识产权一体化协作机制。聚焦研究会商、案件办理、线索移送、刑行衔接、交流共享五个方面,通过整合四地行政和司法资源,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护航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建立法治护航金融一体化协作机制。紧扣犯罪情报数据研判共享、优化检察监督、强化审判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深化执行合作四个关键领域,通过四地政法机关协同发力,从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各个阶段着力,系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体打击金融违法犯罪,为金融领域高质量发展护航。
三、聚焦打造司法公信样板,着力提升“跨系统”评查新效能。一是围绕“八个是否”,解决评什么。以案件交叉评查、执法检查一体化协作机制为抓手,重点围绕“八个是否”,规范组织形式、成员、方式、标准、结果运用及制度保障,确保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量刑准确、程序合法、材料齐全、限期办理、效果良好、办案依法。二是建立“三个队伍”,解决谁来评。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金融审判专家库和执法监督人才库,发挥人才优势,进一步强化案件交叉评查和执法检查的专业力量,推进案件评查专业化、执法检查系统化,保障案件评查、执法检查的质效和权威。三是打通“两个渠道”,解决怎么评。构建政法委统一领导、专班异地交叉评查、专家团集中评查模式,统筹推进盟市常规评查“内检”与异地交叉评查“互检”,开展广角度、多环节评查,对发现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共同推进问题整改,破解本地区监督不畅难题。四是突出“一个导向”,解决怎么用。以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为导向,不断深化对案件评查、执法检查结果的综合性运用,认真剖析普遍性、倾向性、突出性的执法司法问题,协同推进纠、整、改,以见人、见事、见案方式通报评查结果,对程序不规范及释法说理不充分问题集中讲评,实现对评查结果的最优运用。
全区司法公信建设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会
近年来,包头市将打造“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包你满意”并列作为营商环境两大品牌,聚焦创新驱动,凝聚各方力量,全力为市场主体营造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发展可预期、公平透明安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用“三个打造”全力厚植政策沃土,栽好招凤。引凰“梧桐树”。一是打造政策体系。先后出台“20+10”“15+10”政策包,完善服务保障重大项目10项措施,发起组建呼包鄂乌司法公信建设联盟,惠企政策集成发力。二是打造闭环机制。以市场主体感受为“金标准”,创建西部地区首个评价指标体系,发布2023年度评价白皮书,统筹责任地区和单位提出110余条优化举措,自始而终推动整改落实。三是打造品牌效应。2024年,包头市成功承办全区司法公信建设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会,向自治区和12个盟市全景展示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果,在全区形成我市“法治环境最优”品牌效应。
二、用“三个主动”聚力服务惠企安商,营造敢闯敢干“暖环境”。一是主动开门纳谏。倾力构建政法优商恳谈会、政法机关开放日、包联企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特约观察员四大互动平台,搭建起亲商护商安商的“朋友圈”。二是主动接诉即办。建立优商“一码通”信息平台,广推“包你放心”优商码,线上线下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建立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快速响应机制,从定时登录到通报管理“八步”办理企业诉求,实现码上服务马上办。畅通“诉求速办”四个涉企绿色通道,排查堵点问题28个,进一步优化简化、再造流程。三是主动靠前服务。围绕稀土和硅产业链,全面启动两大“法务联盟”。在各旗县区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全覆盖建设警务服务站、法官工作站、检企联络站、法律服务站,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
三、用“三个推进”合力护航创新驱动,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一是推进协同保护。建立联席会议、双向咨询和移送通报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大协同、快响应、同保护”工作新格局。二是推进前端预防。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成立西北地区首家公证服务站,开通“包证链”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建立知识产权重点企业保护名录,将229家企业纳入易受侵害名单。成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调工作室,实现一站式多元解纷。三是推进繁简分流。在程序精简上着力,知识产权案件和普通案件审理分别提速11.25%和48.04%。我市审结的全区首件专利侵权纠纷当庭裁决案,将平均需要3个月的审理时间大幅缩减至29个工作日,为全区作出表率。
四、用“三个坚持”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奏响全自治区“最强音”。一是坚持包容审慎。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办理涉企案件数量居全区前列,实现“办理一个案件,挽救一个企业,规范一个行业”。二是坚持法治护航。组织开展“大走访、大起底、大调研”行动,收集执法领域突出问题62条,全部限期整改。对城市管理等16家重点执法部门开展“法治会诊”,提出工作建议53条,解决12方面87类214项问题。推出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十项措施,520余名“项目警长”与450余家企业、单位的600余个项目建立常态化联系渠道,做到需求第一时间响应,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隐患第一时间整改。三是坚持万事有解。项目化推进难点问题解题破题。开展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涉财产强制性措施规范适用。开展涉企存量案件化解攻坚专项行动,化解33件“骨头案”。向“执行难”亮剑出招。深化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执行完毕率同比提升12.92个百分点、执行到位率同比提升12.41个百分点,让企业“纸面权利”变成“真金白银”。
“包你放心”在市委政法委的统筹下,全市政法机关综合施策、系统集成,护创新、增动能、优环境,已初步在全区形成我市“法治环境最优”品牌效应。倾心打造让在包投资经营者放心安心、舒心暖心的营商环境,让每一个来包创业者梦想照进现实,共同为这座城市重振雄风努力奋斗!
扬法治风帆,护航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全市政法系统锚定目标、披坚执锐,为包头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新路子贡献政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