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校园霸凌 3 年了,最想听你对我这句话 | 《默杀》

文摘   育儿   2024-07-16 17:37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 普华文化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患有自闭症的女孩,在学校被长期霸凌。

 

言语威胁,当众嘲笑,直至戴上铁刺,剪掉头发。

 

女孩坠楼后,霸凌者们又把“魔爪”伸向了下一个“猎物”……

 

这是暑期档热播电影《默杀》中关于校园霸凌的恐怖场景。

 

截止 7 月 15 日,《默杀》票房已经突破 9 亿,位列同期第一。片中受害者的痛苦、霸凌者的狂欢,还有旁观者的沉默……使得校园霸凌再度引发探讨的热潮。

 

评论中,很多人“自揭伤疤”:

 

被莫名其妙地孤立、说坏话、造谣;

课本被划花,衣服被戳烂,文具被丢掉;

放学后被堵在厕所里要钱……

 


哪怕 20 年过去,回忆起当初的场景,不少人仍然浑身发抖,好像重坠噩梦。

 

翻了几百条评论后,我总结出了 3 句可能是被霸凌者最想听到的话。

 

这3句话也许来得迟了一点。

 

但希望你看到:你不是孤身一人。




01

没有身体上的攻击,
不代表霸凌不存在


说到校园霸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打架斗殴”。


实际上,身体攻击只是最显眼的一种类别。霸凌(bully,又译为欺凌)有很多形式。


《教育心理学(第 10 版)》把欺凌分为:



身体欺凌:直接的身体攻击,如击打、推搡,可能导致身体伤害

关系欺凌:又称为“心理攻击”,目的是引起精神痛苦或降低自尊水平,破坏友谊和其他的人际关系,手段可能有散播谣言,排斥孤立,言语辱骂等

网络欺凌:通过社交媒体或互联网进行心理攻击


有研究发现,“关系欺凌”才是欺凌最常发生的形式。


它隐秘,模糊,难以取证。但是,并不能因为它不像肢体冲突那么有视觉冲击,就低估它的后果。


研究表明,与欺凌相关的心理攻击——嘲笑、辱骂、公然排斥社交活动等——比任何伴随的身体攻击造成的长期伤害都要大。


它可能导致隐秘而漫长的“情绪创伤”——主要表现为:自尊的下降、信任和安全感的崩塌、抑郁乃至自杀。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懂它会对今后的生活带来怎样持续的负面影响——比如直到现在,我看到小区里的小朋友们集体嘲笑一个“怪孩子”,都会下意识地僵一下,即使他们跟我孩子差不多大。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的阴暗角落里,一些与传统霸凌非常相似、却又更加可怕的霸凌行为,正在发生。


为什么网络霸凌的伤害,甚至可能比线下还严重?


《教育心理学(第 10 版)》援引相关研究:


网络欺凌可以匿名进行,在不暴露霸凌者身份的前提下,曝光令人尴尬的照片或伤人言论。

传统的欺凌经常(但不总是)发生在学校, 而网络欺凌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

网络欺凌可能比传统的欺凌更容易导致抑郁、物质滥用、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


而这一切,可能正在老师与家长忽视的地方,悄悄发生。





02

面对校园霸凌,

老师要及时站出来


想要减少校园霸凌的发生,除了社会科普自我保护方法、家长提高相应意识之外,老师也需要及时伸出援手,积极介入校园霸凌。


为什么老师的角色,在其中如此重要?


首先,霸凌离师生们真的很近很近。


翻看联合国一项关于欺凌的报告,我发现,每年卷入其中的儿童青少年高达 2.46 亿。


《教育心理学(第 10 版)》也指出:


如果我们考虑所有形式的攻击(轻度的和重度的),那么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中进行的攻击行为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频繁,尤其是在成年人监管最少的地方(如走廊、洗手间、停车场)。 


攻击行为之所以在学校比较普遍,主要有两个直接原因:


除了家以外,未成年人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学校;

学生数量众多,几十个人处在一个班级里,人际冲突几乎不可避免。 


其次,校园霸凌影响到的,远不止被霸凌的孩子。


《教育心理学(第 10 版)》援引各种研究和数据,告诉我们:


即使是无辜的旁观者,也会受到霸凌行为的影响,特别是霸凌者的攻击行为没有受到惩罚的时候。


比如,在学校的安全感降低;

会认这些行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等等。


甚至在未来,成为霸凌者的下一个受害者,或者帮凶。


而不少老师也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被威胁,甚至被暴力攻击。


最后,老师的介入,可能是最直接有效的。


研究表明,当有人站出来制止霸凌时,50% 的霸凌行为会在 10 秒内结束。


《教育心理学(第 10 版)》这样写道:


作为教师,当看到有学生伤害他人时,我们必须进行干预,并密切关注今后发生的其他身体或心理上的攻击事件。经常被攻击的人需要来自教师和同学的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有些人可能还需要与学校辅导员进行一次或多次辅导,以解决脆弱感和抑郁感,或者提高学习技能以减少未来的受害事件。


要知道,对孩子来说,被欺负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


最可怕的,是我们在 TA 孤立无援的时候,没有向 TA 伸出一只手。





03

最后,
这不是你的错


然而,面对孩子胆怯不安的求助,很多成年人,是这样反馈的:


没什么大不了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男生起外号,羞辱你?那是他喜欢你,不会表达;

TA 打你,你打回去啊?哭哭啼啼的干嘛呢;

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在无数个恐惧难眠的夜里,被霸凌者可能都会一遍一遍地问自己:


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


他们陷入“多重受害”的情境——不仅在校园中被欺凌,也是家庭忽视或虐待的受害者。


作为一个身心都没有发育完成的孩子,独自面对这一切真的很难。


但至少,我们要为自己做到这一点:


不要觉得是因为自己多么差劲而被霸凌。不管如何,都要好好活着,不要像霸凌者那样欺负自己。


对校园霸凌说不,我们一直在。






编辑 一颗青橙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往期推荐


重启人生 无效努力  | 假努力 | 人性弱点 错失恐惧 | 讨好型人格 | MBTI  | i 人 | 焦虑 | 高敏感 | 咨询技术 | 心理评估 | 绘画心理学 | 冥想 | 旺孩子 | 青春期 | 表达 | 疗愈型伴侣 | 成人童话 | 假性单身 | 小红书 | A 股 | 金融





点个“在看”

对校园霸凌说不

普华文化
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普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