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珍,1971年1月7日-2024年5月27日)
【一枚写在前面】
2025年的元旦,是第一个没有红珍的元旦。她已经离开了我们整整6个月零6天。
红珍离世后,我一直有一个心愿,想把她曾经发在园地的文字,园地作者和读者们从各地奔赴南昌的医院去看望她以及后来悼念她的几十篇文字,汇编成一本电子书,给她的亲人以及我们这些思念她的朋友们作为纪念。
红珍病中发在园地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我根据她随手写在朋友圈的文字整理编辑的。 其中不少,因为园地之前的号被消失,已经不可见了。我立下心愿,要一篇篇重新整理再次编辑发出来。
红珍走了半年了,这个重新整理然后编辑最后汇编成书的心愿,因为我永远的忙忙碌碌和拖延症,一直没有开始。每每想起,心中都有愧疚。
今天是美国西部时间2025年的元旦,我想,不能再拖了,再忙也要开始来做这件事。 新年伊始,又是一个清醒着的深夜——那就从今天开始吧。
红珍留给不少读者记忆最深的,是她在2023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写的两万多字的《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文章由六篇连缀而成,分别是:武汉篇、北京篇、常熟篇、溧水篇、泾县黄田篇和后记。如江棋生老师在悼念红珍的《江棋生:南昌有个万红珍》一文中所说,是:“基于3月21日至29日与一枚共同度过、无法忘怀的日日夜夜,红珍用她心中流淌出来的真情实意,完成了一幅由千里赴约所孕育的精神画卷,一幅触动人的灵魂、拨动人的心弦、启迪人的心智和激励人的升华之生命长卷。”
今天,我们就从武汉篇开始。
(一枚,2025年元旦,深夜)
红珍: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1)- 武汉篇
作者:红珍
(题图:2023年3月23日下午,武汉东湖,苍须带我和一枚骑着单车在春天的东湖绿道上。)
我曾在新春来临之际,写下自己心中的愿望:兔子年多看书,少说话。认认真真不为所扰地写文、唱歌。
只要身体许可,尽可能出去旅行,去见想见的人,去见不曾见的世面。身体不允许,就在脑海里天马行空,想去哪里去哪里——身体不能抵达的地方,灵魂可以。
愿你我在某个城市的街角,或者某一处旷野,某一个垭口相遇,无论地位,无论贫富,无论学识,无论所有灵魂之外的附加值,只是两个心存良善之“人”坐在一起,聊聊见闻,聊聊过往,聊聊希望。
三月,春意最浓时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我“见想见的人、见不曾见过的世面”的愿望在短短九天里得以实现。那种幸福带来的眩晕,让我回家后起了标题,却过了十来天才提笔抒写胸中澎湃的感受。
——前记
第一站:武汉
1、
童舟姐告诉我一枚已从美国回来,将到武汉与群友见面时,我在朋友圈里兴奋得语无伦次:惊闻有朋自远方来,真是狂喜!……这几天还一直在心里念叨呢,原来上帝听见了我的心声!
一枚是“一枚园地”发起人。园地聚集着一批方方日记接力者。我三年前虽未参与日记接力,但有幸成为园地的一名耕耘者,发表过几篇文章。一枚算是我的伯乐,她总能发现我日常文字背后的深意,并在编辑时准确地将其提炼凸显出来。
那灵魂的懂得,是多么奢侈!所以,去武汉与一枚相聚,便成了我这个春天最热切的盼望。即便是原定出发那天我忽然肚子疼且吐得昏天黑地未能成行,也在稍作休整之后的第三天坐上了去武汉的高铁。
武汉的群友正沉浸在相聚的喜悦之中,我这个之前出了状况的癌症患者“不顾劝阻”地到来,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我的原则,出门前我做了充分准备,带了各种药:感冒药、抗生素、抗过敏药,甚至还有一小瓶速效救心丸。我想最不济,随时打道回府便是。
未见却如故的群友苍须,自告奋勇来车站接我,让我瞬间感觉到温暖。我们在人群中很快识别出彼此,来了个热情的拥抱——苍须说这是她这两天从一枚那儿新学会的技能,之前,她是不习惯跟人拥抱的。
苍须直接把我领回了家。她说临时有变,童舟姐家有人住了,我和一枚住她家。在家里稍作休整,我们便出门去订晚餐的餐馆。
见我忘带水杯,苍须送我了个新的,让我一路带着。这个水杯,陪伴了我后面的一程又一程,每每拿起它,便能感知到一位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满满的善意。
群友麽滋味先跟我们汇合,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阳刚的外表下却有颗柔软的心,像位热情能干的邻家大哥哥,对大家,尤其是对平静的照顾细致而妥帖,成为这次聚会中大家公认的“暖男”。
等参观完武大樱花又登了黄鹤楼的大部队到达,我一眼看见一枚,便冲过去求抱抱。待平静被安顿上轮椅之后,再和其他人(有点激动有点懵,谁是谁也不管了)一一拥抱。
梁妈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在我身后喊:还有我还有我!我赶紧回过身抱住穿着一身花棉袄,被水土不服折磨得有些憔悴的她。之所以对她熟悉些,是因为她性格豪爽,常常展示自己做的油茶,还有她家“无所不能”的老李。
平静和侯川是从兰州赶过来的日记接力者。平静行动不便,需要坐轮椅出行,千里迢迢来这一趟着实不容易。
侯川是位才子,于人海中慧眼识珠,发现了内秀的平静。有人认为侯川为爱情做出了牺牲很伟大,我却觉得,他俩的灵魂是平等的。平静文字了得,还出了本自传《自渡舟》,她的心智,比许多人都要健全。若非要说伟大,应该是“爱情”本身伟大,它能将远在祖国西北、东北的两个灵魂深深吸引到一起。
饭局很热闹,但我并不太能适应人多的场合(这跟大家对我的印象相悖)。在一枚的提议下,我给平静唱了一首她想听的《天边》。从平静眼中绽放出的晶亮的光里,我意识到自己唱得那般投入,那般动情。这是我的第一次。
之后苍须唱了《这世界有那么多人》,我和一枚助唱。苍须乐感不错,唱得非常好听。再之后,群友、武汉音乐人吟诗作song唱了《出塞曲》,据说这是他第二次在这次聚会上唱这首歌。专业的,自然不同凡响。
但更不同凡响的,是他第三次唱的。
2、
第二天中午,小哥小嫂请一枚和部分群友吃饭。因为人数有限,只有最早加入“樱花树下“群里的几位武汉东道主,以及远道而来的侯川、平静夫妇和我出席。
席间,小哥小嫂与大家谈笑风生。提到当年小哥在戴玉强演唱会上捧着一束鲜花,于众目睽睽之下撇开著名歌唱家直奔在后面合唱团里和音的小嫂而去,成就了一段传奇的往事,小哥笑容里透露出几分得意,小嫂则如少女般一脸幸福。小嫂在小哥鼓励下唱了几首歌,我和一枚一起助兴。唱到兴起,小哥也参与进来,夫妇二人合唱了一曲《三十里铺》。从小哥那快乐活泼的劲头,便能看出他这个陕北女婿当得很是合格。
唱歌的高潮,是吟诗作song再唱《出塞曲》。和昨晚的感觉不同,这次他唱得更为投入,将“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的豪迈与苍凉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自己感动得不行,一转眼,撇见一枚眼睛都红了。
午餐结束,原定行程是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不过我在来的车上被热到了,人不舒服,选择与苍须一起回家休息。
3、
第三天(3月23日)的行程安排,是去知音湖一位群友家吃午饭,之后去武昌火车站赴京。一枚头天晚上行程另有安排,没回苍须家和我同住。但她说了第二天会来接我。
说是到武汉的第三天,我其实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我是被动且慢热型的人,除了跟一枚和苍须一见如故,加上朝夕相处已经熟悉之外,我和其他群友没有太多接触,甚至包括之前音频过许多次的童舟姐。所以,对谁会开车来接我,又会遇见哪些群友,一点概念都没有。
和苍须在路边等来接我的车。一辆宝马在身边停下,开车的是一位朴实和气的老太太。
这位老太太,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来接我(临时也捎上了苍须),又开一个多小时车到我们要去的知音岛。吃完午饭立刻又开一个多小时送群友邹健老师去武昌火车站。之后再送我们去了东湖,再之后,又送我们去了武昌火车站。真可谓马不停蹄。据说武汉三镇,算是跑了个遍。
那天的武汉后来下了雨。工作日,高峰期路上很堵。开车的老人不急不躁,车技显得不是太熟练,但很稳健。她说,车上坐了其他人,她身上有责任。平时自己一个人随便开。
吃午饭时,特地从仙桃赶过来的电视台记者宁宁,听到了老人的名字后,对这位老人极为敬重。我才知道,老人曾参与孙志刚事件的报道,对推动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功不可没,是业内大名鼎鼎的艾老师,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宴客的主人精心准备了一大桌菜。大家欢声笑语,只是相聚时间太短,很快便又要匆匆告别。
临别合影,大家让艾老师坐中间,艾老师笑着说了一句:拍照还讲等级吗?!便随意坐下了。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令我暗自赞叹:了不起的,不只是她做的大事,还有她骨子里视众生为平等的贵气!
之后,艾老师跟大家加上了微信,相约下次一起玩。还邀请大家去她家玩。上车后,大家觉得坐在驾驶座上的她特别酷,要给她留个影,她也乐呵呵地让大家照。
后来,我去读了艾老师的文字,被她的才情深深折服。一查,人家是中文博士,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难怪。
再后来,我才知道艾老师还是一位卓越的女性主义者,干过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天车上,当一枚说不喜欢美颜相机拍的照片因为太失真时,我还开玩笑说了一句:践行女性主义的第一步,是关闭美颜相机。你说你说,在国内女性主义先驱面前,我这不是典型的班门弄斧嘛!想想都汗颜呐。
好在艾老师一路只是认认真真开车,一副波澜不兴又兢兢业业的样子,一点没有满腹经纶非要拿出来抖一抖的派头,也没有对我们的幼稚表现出些许不耐。
我想起有人说过,越是格局高的人,越是谦逊低调。这一点,在艾老师身上得到了印证。如此优秀的女性,居然为我们开了一天的车!关键是人家比我们大将近二十岁,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呐。我能为她做的,就是下车后趁她与一枚道别,用她给的防雨湿巾,把车两侧玻璃和后视镜殷勤地擦了一遍(之前在车上擦不方便)。
在武汉,因为身体尚未得到恢复,我的脑子特别不好使,跟东道主们也未能更好互动。男性群友,除了麽滋味相处时间长一点,吟诗作song唱过《出塞曲》,又是个超瘦高个,给我留下了印象,其他人我脸盲都没记住。女性呢,苍须的暖心周到,知音岛几位姐妹的热情好客,还有风和童舟姐的麻利,让我印象颇为深刻。
当然,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艾老师。她是我此次武汉之行中最大的亮点。我这真不是恭维,因为她也不需要。嘿嘿。
当晚,我们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奢侈了一把选择的软卧。一枚说她没坐过,印象里我也只坐过一次,还是刚参加工作时去出差,买不到硬卧票被特批的,算是沾了一回公家的光。
难得有了单独在一起的时间,我和一枚有太多想聊的。对面床铺是一位老人,安安静静的很绅士,我们不敢太造次,很克制地尽量放低声音。也没敢聊太久,很快就各自躺下了。
系统分配给我的车票在上铺,一枚体恤我,自己爬到了上面——爱,就藏在一些细微的举动里。
列车拉着我们,在黑夜中疾驰。我对后面会发生什么,脑子里依旧是一团浆糊。不过,向来推崇“活着为了体验”的我,内心并没感到有什么不安,而是充满了新奇的期待。
(待续)
【作者简介】红珍:坐标南昌。爱自由、爱生活的胆管癌患者。一枚园地耕耘者。本文原发园地“阿斗下墙”(2023年4月21日)。
相关阅读:
一枚:送别红珍
点击关注⬇️
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