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珍,1971年1月7日-2024年5月27日)
红珍: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4)- 溧水篇
作者:红珍
题图:二哥忘情大笑图。3月28日午,江苏溧水。(摄影:红珍)
我曾在新春来临之际,写下自己心中的愿望:兔子年多看书,少说话。认认真真不为所扰地写文、唱歌。
只要身体许可,尽可能出去旅行,去见想见的人,去见不曾见的世面。身体不允许,就在脑海里天马行空,想去哪里去哪里——身体不能抵达的地方,灵魂可以。
愿你我在某个城市的街角,或者某一处旷野,某一个垭口相遇,无论地位,无论贫富,无论学识,无论所有灵魂之外的附加值,只是两个心存良善之“人”坐在一起,聊聊见闻,聊聊过往,聊聊希望。
三月,春意最浓时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我“见想见的人、见不曾见过的世面”的愿望在短短九天里得以实现。那种幸福带来的眩晕,让我回家后起了标题,却过了十来天才提笔抒写胸中澎湃的感受。
——前记
上篇:
第四站:溧水
1、
之所以要去江苏溧水,是因为一枚也在美国侨居的大学最要好同学的父母在那里,她想顺道去探望一下。
一枚开高速还比较猛,转方向盘的幅度有点大。不过她自己倒没紧张,在车上又是唱歌又是背诗,显得精力有些过于充沛。我就纳闷啊,武汉、北京、常熟这些天的马不停蹄,她咋就不累呢?再一想,常熟的确是个神奇的疗愈之地,山好水好人更好——江老师夫妇已经成为我们亲爱的二哥二嫂,略微休整她就缓过劲了。
到了溧水,找到要去的小区,同学的父亲在外面迎接,一枚走过去一把抱住他,老父亲的眼睛都湿了。进到屋内,一枚将从常熟带来的一大束粉红的郁金香花献给等候着的老母亲,再紧紧与她拥抱。
趁一枚搂着老母亲说话,我们稍稍参观了老人的家。这是一套位于一楼的三居室,书房连着院子。书房墙上晾着刚刚画完的画。阳光灿烂的院子里错落有致摆满了花盆,那些花儿,一看就被精心培育了多年,长得都挺精神。
远在异国他乡的女儿,挂念父母也不能时常回来探望。加上疫情三年,隔断了多少亲人相聚!一枚这一次也是隔了四年才终于见到年迈的父母。所以这个原本充满情趣与风雅的家,因为只有两位老人居住显得有些冷清。
可父母生儿育女,总希望孩子们飞得更高更远,有个大好前途。到晚年之际,却又期盼儿孙绕膝,自己不那么孤独。唉!人间事,总难全。
已经过午,老人家需要午休了,我们匆匆告别。一枚依依不舍,再次与他们紧紧拥抱。
2.
已经中午一点多了,一枚的另一位朋友老万,开了一个多小时车到溧水就为来见她一面的老同学,已经在溧水城中的一家餐馆等我们好久了。
见面依旧是惊喜、拥抱、叙旧。我这个摄影师依旧手忙脚乱地记录着,感动着。
老万同学看上去憨憨的,不是特别爱说话,点了一桌子菜,我们觉得好有负担。不过边吃边聊,也消灭了不少。无肉不欢的二哥,对其中一份红烧肉赞不绝口。夹着一块肉,和我们聊得特别开心,笑得前仰后合,被我抓拍下来,我跟一枚玩笑说,这叫做“俯仰之间皆为笑谈。”
剩下的菜打了包,那份二哥的心头好——红烧肉,我们带上了,其余的让同学带着。
同学说他们一家获得的加拿大绿卡期限还有一年,在犹豫要不要续上。在大家都在以各种方式“润”的今天,还有人在为要不要放弃绿卡而犹豫,我和一枚感到难以理解。
直到后来,我看到他在一枚结束假期飞回美国那一天发给一枚的一封长长的邮件,写了他那天见面,以及十天之内读完了二哥厚厚的一本书之后的体会。
他的表达兼具感性与理性,流畅且通透,让我们感到惊艳和惊讶。惊讶于他那憨憨外表下,会有如此丰富的情感与思想,惊讶于他不善言辞的背后,却有着充满灵性的文字表达功力。
所以我想,他的犹豫不决,也许并非脑子不清醒所致。或者,出去难以维持生计或许也只是托词。在他的内心深处,或许深藏着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挚爱而不自知。
之后我给二哥留言问他:遭遇到那么多磨难,那么多不公正,但我知道,您(此时一定要用您)心中始终热爱着这片土地。如果可以,您会选择离开还是留下呢?
二哥秒回我:我不假思索地选择留下。故土上有绝大多数的国人,没有像我那样的选择自由。
瞬间,我感到胸口有轻微窒息带来的疼痛,眼睛随即湿润了。他的回答,和我预料的一模一样!
那一刻,我很想隔空给他一个紧紧的拥抱,感受那份拳拳之心带来的炽热。也让他感受到我发自内心的深深敬意与疼惜。 因为,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有理由选择离开,永不回头。
(待续)
2023年3月28日,红珍在溧水的餐馆里给我们清唱《卷珠帘》。
【作者简介】红珍:坐标南昌。爱自由、爱生活的胆管癌患者。一枚园地耕耘者。本文原发园地“阿斗下墙”(2023年4月26日)。
相关阅读:
一枚:送别红珍
点击关注⬇️
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