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里斯本丸沉没》看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旅行的间隙,坐在影院,浓浓的困意令我忍不住直打瞌睡。第二次是旅行回来,朋友们要在读书会讲这部电影,我便又突击看了一次。
大概受旅行影响,那时总想到中轴线。朋友才告诉过我,北京中轴线,以故宫为中心,往南是永定门,往北是钟鼓楼。后来建的奥森公园便在中轴线的最北端,那时我们正在此地。
想到里斯本丸,就像一条中轴线,方励导演要以这条线为中心,把许多个素材、许多个点放在合宜的位置上。故事发生的始末,整体的状况,个人的故事,生前与生后,过去与现在,他把这不同的内容串在一起,串起了里斯本丸的前世今生。
两个多月过去,这部电影仍在心里。因为想要写点什么,就又去了一次影院。已是冬天,仍有一家影院在放映。三排座椅的小小影厅,只我一个人。
依然感动,依然流了很多泪。但这次的心境,和以前已经有所不同。那时对方励所知不多,看到他在影片中频频出镜,会觉得这个人有点自恋,这次却丝毫没有这种感觉。
都说,这是一部后劲很足的电影。是的,不仅电影,还有方励的演讲,看完无不让人震撼。
方励是有执念的人,他看准的事,会不惜一切地去做。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超过电影本身。但想要了知方励,仍需先走进他的电影。
02
1942年秋,一艘载着1816名英军战俘的日本货船,在途经中国东极岛时,被美国潜艇击沉。这次灾难,共造成828名战俘死亡。其中384名战俘,在跳船逃生、遭到日军射杀时,被东极岛渔民营救。
发生在家门口的事,竟罕为人知。方励于是利用镜像,一点点还原史实。
起初,他只是想找到沉船。当船找到,当记录过那段历史的作家找到,当更多与里斯本丸关联的人物找到,当搜集的素材越来越多,他便想把它们做成电影了。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意志坚定的人,面对困难从不退缩。
斥巨资,在英国报纸打广告寻访幸存者与战俘后人,是他向前推进的关键一步。通过传媒,他联系上了三百多位战俘后人,和一位身居加拿大的幸存者。他们都向方励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而仅有的两位幸存者,他们的讲述,为里斯本丸留下了重要的人证。2018年,方励采访了这两位老人。丹尼斯·莫利,99岁。威廉·班尼菲尔德(加拿大),98岁。
所幸的是,两位老人都还能清晰地回忆过往。关于沉船事件,他们的描述几乎一致。
被鱼雷击中后,日军用木板和帆布钉死船舱。身处绝境的战俘,最终用小刀割破帆布、掀开木板。当他们顺着狭窄的楼梯来到甲板上时,日军开始了疯狂扫射。部分战俘跳入大海,船上船下一片枪林弹雨。
此刻,听到巨响的中国渔民纷纷驾着小船前来,对落水战俘展开了救援。他们的出场就像一道光,那友善的脸庞和伸出的大手,给几乎处身地狱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中国渔民的到来,使得日军停止了扫射。丹尼斯·莫利说,因为他们担心杀害战俘的事传出去。的确,正义的力量会让暴行停止,善意会感召善意。
救人者中,94岁的林阿根仍然健在,2018年,方励也采访了这位老人。
只是,这三位高龄的亲历者,分别于2020、2021年相继去世。
03
战俘的后人们也带来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哥哥写信给未满5岁的弟弟,让他照顾好他们的妈妈;妻子的照片被珍藏在镜片磨成的相框里,有了它,就有了回家的希望;儿子写信告诉母亲,他爱上了一个中国女孩,正打算和她结婚。这个女孩后来,把战争赔偿金让给了他的家人。
父亲从日本寄来的布娃娃,女儿保存至今,它寄托着女儿对父亲的无尽思念。只是,这个童花头的布娃娃,我第一眼看到时,是有几分抵触的。毕竟他们,让这么多人失去了生命。但转念一想,那个女儿不是很珍爱这个布娃娃吗,那是一位父亲的心意啊。而且,犯下战争罪行的,并不是所有日本人。
因为有爱,这些亲人留下的书信与小物件,才得以保存至今。因为有爱,方励导演才会把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搬上银幕。
这几次观影,在听到一位幸存者生前的口述录音时,他的讲述,总会让我想起相似的场景。
那是一位通信兵,当船舱被封闭后,他们想到用摩斯电码与隔壁船舱联系。敲击墙壁,一次,两次,邻舱的战友竟然听懂了。此后,他们便用这样的方式互通讯息。
想起一位曾经身陷囹圄的朋友,在被羁押的日子里,他和同伴们,也曾有过敲击水管、以英文互通消息的经历。这是让人自豪的事情,是智慧的连接。它也像一道光,足以给身处幽暗中的人们,带来慰藉。
电影中有句话特别入心。幸存者威廉·班尼菲尔德说,战争是最肮脏、下流的勾当。但我不活在过去,我只为未来而活。
多么光明的句子!谁的人生没有经历过至暗时刻呢,但那总会过去,总得放下。这样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度过余生。
结语
《里斯本丸沉没》的上映,为方励赢得了口碑。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成功时,他其实已经暗暗努力了很多年。为拍这部电影,方励花了整整八年时间。八年,只为一件事,只为里斯本丸。
此刻,我写下观影的感受,因为它在心里,就要去完成它。文章并非一气呵成,要经过多次改动。有时觉得自己写不好,有心无力。想必方励拍电影时,也有过这样的挫败感吧。但还是要做下去。
做内心认定的事,它会把你带到更远的地方。
我手写我心。
胡发云:我和你
清如许:用记忆来重建和捍卫生命的意义
月生:“守株待兔”新编
月生:绑票
马一舜老师:“为个人争一份自由,便是让国家添一丝文明”
李植:别没事找事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悼念张思之先生去世两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