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仿制药的冰与火之歌

企业   2024-11-08 07:35   上海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答:提到印度你首先会想到什么?网友一:想到了高超的摩托车驾驶技巧,网友二:想到了干净又卫生的恒河饮料,网友三:想笑……往下翻了许久,才看到网友N:仿制药。

India,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邻居。马克思说,印度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印度的历史只是一个个侵略者们的历史。雅利安人、波斯人、安息人、大月氏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等先后在这个广袤的舞台上粉墨登场,异族的侵略叠加不可调节的自身矛盾导致印度几乎没有全部统一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里,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几个国家甚至一群国家。直至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印度殖民统治结束后,印度人才继承了所谓的统一。如今,这个拥有14.4亿人口和298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号称五常之上一换一,五常之下全无敌的世界第六俨然成为了南亚大陆的第一霸主,倒是有点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的意味。印度之所以有今天如此成就,有赖于其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使其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服务业、信息技术领域及生产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的提升增砖添瓦。其中,仿制药产业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优势,它不仅拥有1万多家制药厂和3千多家中大型仿制药公司,还在全球仿制药营收TOP10企业中占据半壁江山,着实在世界医药版图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不妨通过回顾印度药品行业的发展简史,探究其逐步成长为全球医药巨头的内外驱动,以期为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启示。

壹·日不落的遗产

1757年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侵略印度,标志着印度被殖民的开始。此后近两个世纪的剥削和压迫,让英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攫取了难以数计的资源和财富。同时,英国也在印度建立了亚洲最大的交通网和众多的工厂,并引进了先进的工业和技术,将印度从封建社会带入了工业社会,而这也成为印度日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工业化的关键性基础。在英国人长久的教化和影响下,印度接触到了西方的文化思想以及现代化教育体系,而英语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印度官方语言,这极大地方便了印度与世界的接轨。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使欧洲再次沦为主战场,彼时丘吉尔已许诺会在合适的时间让印度独立,前提是印度也要在战事中出一份力,而生产药物就是战事的一部分,印度药企西普拉也由此一跃成为世界上奎宁(抗疟疾药物)和维生素B12(治疗贫血)的最大生产商。

贰·襁褓中的婴儿

20世纪中叶,印度终于脱离了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向着世界舞台蹒跚走来。此时的印度百废待兴,整个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和社会挑战。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稀缺,国内几乎所有的药品专利和药品供应都掌握在跨国制药企业手中,这导致了其本土制药工业发展十分缓慢,药价也因此居高不下。医疗是民生所需,可即便是最基本的医疗药品对大多数印度民众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及。高昂的药品价格不仅阻碍了民众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也阻碍了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良性发展。在此背景下,印度政府意识到若要改善国内的医疗现状,必须从法律层面入手,来打破国外制药公司的垄断,进而激发本土制药行业的活力。1970年《印度专利法》应运而生,这是印度政府迈出的关键一步。该法规定,复制一种已有的分子是合法的,但复制这种分子的生产过程是非法的。具体来说,它只保护药品的工艺,不保护药品的成分。如此一来,只要当地制药企业能够开发出不同生产工艺来生产同一种药品,即便原研药企拥有该药物的配方专利,也可以不受其专利的约束。得益于这部专利法,印度药厂可以在原研厂家产品出炉的第一时间进行仿制,而不用像其他国家需要等待20年的专利保护期,这样就让印度仿制药厂商在时间上取得了先机;同年,印度又颁布了《药品价格控制规则》来严格管控药品价格,限制企业的利润;之后,又颁布了外汇治理法案,强制要求印度企业的外资股份占比不得超过40%,相当于直接剥夺了外企在印度市场的话语权。这一套组合拳打的跨国制药公司节节败退,本土药企趁势逐渐夺回印度市场,印度人也慢慢成为了药品反向工程的能工巧匠。时任印度总理的英迪拉·甘地曾在世卫组织会议上说:我心目中拥有良好秩序的世界是一个医学发现不受专利庇护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谁也不能靠生死大事牟取暴利。国内政策的激励与支持使印度本土药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1970年后的十年时间里,印度药企的数量翻了一倍不止,达到了5100多家,他们还走出了一条仿中带创的新路子。印度制药业的黄金时代开始了。

叁·时代的馈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医药的成本压力还是创新难度都在日益增大,再加上众多专利药到期以及医疗费用支出不断上升等诸多因素,使欧美发达国家仿制药市场容量被不断扩大。1984年,美国通过了《哈茨·沃克曼法案》,该法案规定仿制药公司只需开展有限的检测证明自家药物和品牌药具有生物等效性,并在人体内起到相似的作用,就可以获得美国药监局的批准。这意味着,只要企业和产品能通过FDA的认证,印度仿制药也可以卖到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利润最高的市场。印度药企们当然不会放弃这块肥肉,纷纷开始远赴重洋,到美国开辟市场。得益于国内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低廉的明显优势,印度向欧美、非洲、中东等出口了大量具有竞争力的原料药和仿制药制剂,许多本土药企为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还聘请了具有海外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的高水平研发、管理人员来壮大公司的队伍,同时又利用其研发成本优势,不仅为跨国公司提供药品研发外包业务,还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1995年,印度加入WTO与世界接轨,在国内进一步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鼓励医药合资企业发展。之后,印度还签署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和《TRIPS与公共健康多哈宣言》,这两项协议给予印度十年过渡期,为本土药企的发展预留了许多时间。在这十年期间,印度多次修改专利法,由此前只承认方法专利改变为既承认方法专利又承认化合物专利,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使得其仿制药在质与量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1997年,南非成了艾滋病泛滥的核心灾区,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迫切地需要防治药品。当时能有效控制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费用高昂,患者每年总花费高达1.2万美元/人,可非洲人民的年收入连这个价格的零头都不到,根本负担不起。在纳尔逊·曼德拉领导下,南非修改了相关法律,以便绕开药物专利,进口低价药品。这一举措引起了品牌药企的强烈反对,他们声称南非政府违背了TRIPS协定,并纷纷关闭工厂,退出南非。2000年,哈米耶德(西普拉掌门人)受邀在欧盟委员会的布鲁塞尔会议上发表演讲,他表示自己将以低价出售鸡尾酒药物,并愿意将该药物生产技术免费赠送给想自己生产的非洲政府,可并未收到响应。不久之后他又表示,自己愿意以每天1美元的价格来提供鸡尾酒药品,如此低的价格在当时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全世界的媒体都对此做了跟进报道,并开始对大型药企口诛笔伐:面对如此严重的全球瘟疫,那些大型药企还只顾着保护专利,这与种族屠杀何异?而反观印度仿制药厂商,他们已经在试着拯救人类了!20018月,西普拉的科学家成功将不方便服用的鸡尾酒疗法配方浓缩进了一个药片里,与此同时,克林顿基金会也介入其中并敲定了一份协议,印度制药商同意将价格降到惊人的每天38美分,来换取非洲政府大批量购买的承诺。经此一役,印度仿制药在全世界范围内名声大噪。

肆、屠龙的少年

印度仿制药在非洲的大放异彩以及越来越多的印度公司获得FDA的批准,使美国人逐渐意识到,既然这些印度生产的平价药品能获得美国监管者的批准,那自己不是也可以服用吗?成立于1961年的兰伯西早在1995年就成为了第一家获得美国药监局批准、为美国市场生产产品的印度药企,并且还是印度第一家出售专利药品并收取专利费用的公司,之后又在2005年首个获得总统防艾计划的审批。公司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48个国家设立了分公司、在9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产品遍及125个国家和地区,逐步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印度本土药企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制药企业。很多人都对这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星充满无限期待,因为它不仅是全球仿制药公司中的佼佼者,更是见证了印度药企的一步步崛起。可画皮画虎难画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2005年,一封举报兰伯西常年造假,生产、销售无效药品的邮件出现在了美国药监局的邮箱里,之后的数年期间,FDA对兰伯西开展了一系列调查。最终,该举报信息被证实,兰伯西因药物掺假、伪造数据等多项指控于2014年倒闭。这个案件暴露了印度制药行业监管体系的腐败陈旧和漏洞百出,兰伯西正是利用这些宽松的监管,生产假药、劣质药并向国内外倾销。本国的优秀生尚且如此,那么国内其他药企的产品质量就更令人无法想象了。随着兰伯西亲手将自己经营多年的金字招牌砸得粉碎,印度整个仿制药行业也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世界各国不禁对其产品安全性提出质疑。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可兰伯西的消亡似乎未能向印度制药行业敲响警钟:2014年,欧盟发现从印度进口的700种药物数据造假,并禁止这些药物在欧盟销售。令人诧异的是,印度总理莫迪首先想到的不是整治国内药企的生产质量,而是游说德国总理默克尔取消禁令;20227月,70多名冈比亚儿童在服用产自印度的止咳糖浆后突发肾衰竭死亡,后经世界卫生组织参与调查发现,这款药物中毒素的含量达到了极其危险的水平;同年12月底,乌兹别克斯坦19名儿童在喝了印度生产的AmbronolDOK-1 Max后死亡,据检测这些糖浆中二甘醇或乙二醇的污染超出可接受范围;20231月,华大基因CEO发文称,经公司检测,绝大多数印度版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的仿制药(绿盒)无有效成分奈玛特韦次月,美国疾控中心发布消息称,一款印度生产的眼药水导致4人死亡14人失明,原因是该产品受到了严重污染……

除了药品安全问题,肆意地非法进行新药临床实验在印度也愈演愈烈。众所周知,开发新药最烧钱的环节当属研发和人体实验。据统计,在美国开发一款新药的综合平均费用超过13亿美元,其中临床试药部分就占了40%,因此很多企业往往选择在法制建设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开展人体实验,譬如非洲或拉丁美洲。2005年,印度对国外放开临床试验,欧美日韩药企蜂拥而至,按常理来说这将会开创一个双赢的局面。首先对于国外药企来说,通过在印度开展临床试验降低了研发成本,其次对于印度来说,政府能借助这些外力发展民族企业、增强业务能力、提升国际知名度,再者,签订合约的印度志愿者还能获得一笔丰厚的报酬来提高生活质量。可事与愿违,事态朝着匪夷所思的方向不断发展,很多印度人不明不白地成为了实验的小白鼠2008年,一家印度医院利用为患儿治疗的契机,在未通知病人家属的情况下对患儿进行新药临床试验,该案件共涉及四千多名婴儿,其中还有60%的孩子不满一岁,最终导致36名患儿死亡;2009年,印度的几所学校在未告知学生和其家属的情况下为女学生注射宫颈癌疫苗,结果导致数名女生死亡;2012年,印度12名医生被爆出,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新药试验,而试验对象竟然包括儿童和认知障碍患者……在这个种姓制度根深蒂固的国家,药企老板和医疗机构负责人普遍为高种姓人士,他们根本不在乎低种姓人群的死活。据媒体报道,在2005-2012年的七年之间,能查到的印度小白鼠数量就有57万人,有2000多人在试药中死亡,还有12万人因新药的副作用而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背后不仅存在着权贵的勾结,还有一定程度上政府的默许。印度仿制药的崛起是为了摆脱西方剥削、为广大贫苦人民谋取福利,可随着对利益的不断追逐,却又成了考验人性的战场,这不禁令人唏嘘。但令人欣慰的是,2013年印度终于颁布了新法规要求加强对药物临床试验的控制,以保护试验参与者免受药物滥用和不符合伦理标准行为的侵害。

伍·先驱的足迹

印度制药业在其发展进程中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凭借自身的努力让天价药成为穷人买得起的药,并极大缓解了全球贫困地区和中低收入国家的药品可及性问题,这为全球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如此,印度每年还供应了全球20%的仿制药,60%的药品出口到了欧美日韩,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药房。成功之路不可复制,但是成功的经验可以被借鉴。基于个人观点,笔者认为应:

1、不断提高仿制药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加大对药品申报数据、流程的审查力度,保证其全面性、合规性、真实性。对企业来说,应积极参与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工作,因为这不仅是保证仿制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本要求,还是参与国采的前提条件,更是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基础。兰伯西的教训历历在目,打铁还需自身硬,质量不仅是发展的根本,也是我们敢于和国外竞品掰手腕的底气。

2、深耕国际化道路。据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以前我国仿制药出口额远超印度,但在之后的数年之间被其追赶并反超,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医药市场大,利润高,本土企业就算只注重国内市场发展依然能收获到可观的收入。但随着仿制药集采价格大幅缩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对于本土医药企业来说,不能再像之前安之一隅,须走出去开拓新天地。然而当今的国外仿制药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以美国来说,虽然其市场足够大、入场机制简单,但普通产品已经无利可图,若想在该市场立足,企业应该仔细研究其供求现状,布局有特色、高门槛、有竞争力的品种。另外,国内企业也可效仿印度药企跨国并购的策略,无论是兰伯西还是西普拉,亦或是太阳制药等印度大型药企,都积极参与并实行了跨国并购,如此一方面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能获得并购公司的产品、业务、团队,来实现自身的快速出海,但应谨慎筛选并购对象,努力做到优势互补、获取协同效应,从而突破自身局限性。一带一路给国内各行业都带来了新机遇,药企也应及时抓住机会,积极开拓周边国家新兴市场。我国2022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中国医药产业需深化国际融合,这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大对医药国际合作的政策支持,并提升职能部门服务水平,重视对懂外语、知行业、熟法规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

3、加强中医药行业的建设。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瑰宝。从非典、甲型H1N1流感,到新冠疫情的防控,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医药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如今却陷入了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的尴尬局面。造成此番境地有诸多因素,如中医药理论继承的失力、中西医理论的差异引起的公众质疑、中药材质量的下降引发的疗效降低、国外资本居心叵测的恶意抹黑等等。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应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加深人们对中医药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对中成药的研发支持,鼓励支持企业、高校等科研机构加大研发力度,大力挖掘名医名家、医籍名方、着力培养相关领域人才,建立健全包括中药材种植、加工、服务等全周期的中医药标准和规范体系,积极参与并努力争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对于药企来说,对于厮杀激烈的化药市场,不妨另外注重对中药产品的布局,加大对经典名方的研究与开发,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生产出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的产品,想必会成为出奇制胜的杀手锏。

4、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仿制药板块利润增长陷入瓶颈,从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型是药企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不二法则。创新药相对于仿制药来说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因此,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药企应从自身条件出发,把控转型节奏,逐步从以仿为主仿创结合再到专注创新依次过渡,并不断尝试通过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途径融得资金,加大研发投入。另外还应仔细研究市场供求,明确研发重点方向及目标,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出台一系列研发激励政策,加大对创新型药企的扶持,不断提高药企创新的积极性等。

声明:因作者水平有限,不可避免有错误或不及时的信息,欢迎大家留言指出。

参考文献

1.凯瑟琳·埃班《仿制药的真相》

2.印度的仿制药靠血腥的人体实验与造假,为何还能风靡全球


<END>
“药物递送”系列精彩推荐

药物递送(一)——脂质体技术

药物递送(二)——微球技术

药物递送(三)——脂质纳米粒技术

药物递送(四)——树枝状大分子技术

药物递送(五)——微针技术

药物递送(六)——白蛋白纳米粒技术

药物递送(七)——纳米晶技术

药物递送(八)——铁蛋白技术

药物递送(九)——脂肪乳技术

药物递送(十)——口腔薄膜技术

药物递送(十一)——胶束技术

药物递送(十二)——水凝胶技术

药物递送(十三)——脂质微泡技术

加微信交流群/商务/媒体合作/转载授权,扫下方二维码

药物递送技术文献共享QQ群,扫下方二维码

本公众号长期征稿:征稿启事

药物递送
专注药物递送技术和高端制剂,分享相关知识,做一个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科普号,愿分享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