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一文疏理】

文摘   2024-12-25 09:08   山东  

肝功能检查包含多项检测指标,结合起来可综合反映肝细胞受损情况、胆汁淤积情况、肝脏合成功能、胆红素代谢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程度等。

肝功能检测指标

肝实质性损伤的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腺苷脱氨酶 (ADA)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 、乳酸脱氢酶 (LD、LDH) 、谷氨酸脱氢酶 (GLDH)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 (ASAL) 、血清异柠檬酸脱氢酶 (ICD) 、山梨醇脱氢酶 (SDH) 、醛缩酶 (ALD) 。

排泄功能、解毒功能、代谢功能不全的指标:血清胆红素 (BIL) 、血清总胆汁酸 (TBA) 、吲哚氰绿 (ICG) 、血氨 (NH3) 。

合成功能的指标:总蛋白 (TP) 、白蛋白 (A) 、前白蛋白 (PA) 、胆碱酯酶 (CHE) 、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 (PT)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 、凝血因子等。

胆内外阻塞的指标:碱性磷酸酶 (ALP) 、谷氨酰转肽酶 (GGT) 、γ-亮氨酸氨基肽酶 (LAP) 、5’-核苷酸酶 (5-NT) 、脂蛋白-X (LP-X)。

肝纤维化的指标:单胺氧化酶 (MAO) 、脯氨酸肽酶 (PLD) 、Ⅲ型前胶原肽 (PⅢP) 、层黏蛋白 (LN) 、Ⅳ型胶原、透明质酸 (HA) 、抗线粒体抗体。

肝肿瘤的指标:甲胎蛋白 (AFP) 、α-岩藻糖苷酶 (AFU)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酶 (GPDA) 、α1-抗胰蛋白酶 (AAT) 、血清铁蛋白 (SF) 。


常用肝功能检查指标的临床意义:

➤转氨酶

肝功能检查的指标主要包括ALT和AST。在肝细胞中,ALT主要位于胞质,AST主要位于线粒体,正常情况下,两者在血清中的含量很低;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质内ALT和AST释放入血浆,使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中度肝细胞损时,ALT漏出率远大于AST,AST/ALT比值<0.6;严重肝细胞损伤时,线粒体膜损伤导致线粒体内AST释放,AST/ALT比值升高,AST/ALT比值>1.2提示预后不良心肌炎和大面积心肌梗塞时,血清AST和ALT水平也可显著升高。


➤ALP

胆管疾病时ALP生成增加而排泄减少,引起血清ALP升高。各种肝内、肝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胰头癌、胆结石引起的胆管阻塞、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 PBC) 、肝内胆汁淤积等,均可引起血清ALP明显升高。


➤GGT

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血清GGT增高。胆管阻塞性疾病时,GGT明显升高;急、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时,GGT轻中度升高。


➤5-NT

临床意义与ALP类似,在胆管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或浸润性病变时显著升高。其大于正常值上限的2~3倍时,对鉴别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淤积性黄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胆红素

血清总胆红素是血红蛋白代谢的主要降解产物。当发生红细胞破坏过多、肝细胞对胆红素转运缺陷 (Gilbert综合征) 、结合缺陷 (Crigler-Najjar综合征) 、排泄障碍 (Dubin-Johnson综合征) 以及胆管阻塞 (各型肝炎、胆管炎症等) 时,均可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通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尿内胆红素和尿胆原,可鉴别诊断溶血性疾病和肝胆疾病。


➤白蛋白

肝脏是人体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器官,合成后供机体需要,几乎不被排出,其在血浆的半衰期约为15~19 d,因此白蛋白水平反映了肝脏合成代谢功能和储备功能,也是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以及判断预后的指标。在正常饮食和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白蛋白降低可能与肝功能异常、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有关,常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和急、慢性肝衰竭。


➤PT

该指标检测血液凝固时间,过程中所需的Ⅱ、Ⅴ、Ⅶ、Ⅸ因子均由肝细胞合成,因此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当肝细胞广泛受损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导致PT延长,超过3 s为异常;延迟4~6 s时,提示严重肝损伤且预后极差。


➤透明质酸

急性肝炎时血清透明质酸含量多正常;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时由于肝脏代谢能力下降,清除减少,使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升高,且其升高水平与肝脏炎症或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Ⅳ型胶原和层黏蛋白

Ⅳ型胶原和层黏蛋白均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当肝脏持续损伤时,两者合成增加,但肝脏的降解能力降低,出现毛细血管化。同时,血清中Ⅳ型胶原和层黏蛋白水平升高,且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相关性。

肝功能检查二项、四项、七项和十二项的区别
01
肝功能检查两项

 1.检查项目

肝功能二项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项指标主要用于初步评估肝脏损伤的程度。

- 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ALT水平升高通常表明肝细胞损伤。

- 谷草转氨酶(AST):除了存在于肝细胞中,还存在于心肌、肌肉等组织中,但肝细胞损伤时也会释放到血液中。


2.临床意义

- ALT和AST的升高常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

- 在急性肝损伤时,ALT的升高往往比AST更为明显;而在慢性肝病或肝硬化时,AST的升高可能更为显著。


02
肝功能检查四项

 1.检查项目

肝功能四项在二项的基础上增加了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两项指标主要用于评估肝脏的排泄功能和黄疸的情况

- 总胆红素(TBil):是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总和,用于评估肝脏的排泄功能。

- 直接胆红素(DBil):用于鉴别黄疸的类型,如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或阻塞性黄疸。


2.临床意义

- TBil和DBil的升高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胆道梗阻等。

- DBil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胆汁淤积或胆道梗阻。

03
肝功能检查七项

 1.检查项目

肝功能七项在四项的基础上增加了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总蛋白(TP)。这三项指标提供了更多关于肝脏功能的信息。

- 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评估胆汁淤积和骨疾病的可能。

- 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主要用于评估酒精性肝病和药物性肝损伤。

- 总蛋白(TP):用于评估肝脏的合成功能和营养状况。


2.临床意义

- ALP和GGT的升高常见于胆汁淤积、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

- TP的降低可能表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04
肝功能检查十二项

 1.检查项目

肝功能十二项是最为全面的一组检查,包括了所有七项指标,加上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G)、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这些指标提供了更详细的肝脏功能信息。

- 白蛋白(ALB):用于评估肝脏的合成功能和营养状况。

- 球蛋白(GLB):用于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

- 白球比(A/G):用于评估肝脏的合成功能和营养状况。

- 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用于评估肝脏的脂质代谢功能。


2.临床意义

-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提示肝脏的合成功能、免疫功能和脂质代谢功能的异常。

- 例如,ALB的降低和GLB的升高可能表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CHOL和TG的升高可能表示肝脏脂质代谢紊乱。

结语

   肝功能检测结果升高在无症状的一般人群中可能受其他因素(如检查前剧烈运动、饮酒或熬夜)影响呈一过性,可自行消退。因此,在解读肝功能检查结果时应谨慎考虑,需结合患者年龄、病史、体征和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等全面综合考虑。

参考:美华健康、医脉通

编辑:刘意正

麻醉者也
宣传麻醉知识,让更多人认识麻醉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