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因
一、内镜医生粗暴操作:年轻医生,技术欠佳、与麻醉医生的配合不默契,在声门上时送气、镜头漏水或者镜头刺激会厌可引起呛咳;进镜子发现口腔有黏液没有及时吸干净等均可引起呛咳。
二、患者气道高反应:存在反流性食管炎,感冒没有完全好,咽炎病史等。
三、达克罗宁胶浆所引起:口服达克罗宁后会引起分泌物增多,刺激声门引发保护性反射。
四、口腔分泌物吸入引发:常规无痛胃镜检查为静脉全身麻醉,呼吸道处于开放状态,口腔及咽喉部的分泌物、食道反流物的误吸刺激可致呛咳和血氧饱和度下降。
五、浅麻醉状态下进镜:呛咳常发生在麻醉诱导后过早进镜时,检查时要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
危险因素
1.吸烟史:可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呛咳发生率。
2.肥胖患者:肥胖打鼾患者,麻醉深度不好控制,麻醉过深会引起舌后坠,麻醉过浅可能引发呛咳,咽腔狭窄等导致进镜阻力大,暴力进境刺激较大。
3.男性患者:呛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
4.阿片药物推注过快:舒芬太尼及芬太尼静脉推注速度过快,引起呛咳。
预防:
1.防止在浅麻醉下进镜:找到最佳进镜时间点,给完麻醉药以后,患者心率会经历一个先上升然后下降的过程, 选择上升到最高点后开始下降的时机进镜是比较合适的。
2.进境操作注意:在进镜过程中,咽喉部不能停留过久,咽喉部不能给气,更不能给水,水或分泌物吹进气道,可引起病人剧烈的呛咳。
3. 预防返流的发生:侧卧位上半身抬高20~30°,可预防返流的发生。
4.药物预防:利多卡因可气管内喷雾、静注,阿片药物等止痛药的联合应用可减少呛咳的发生。右美托咪定可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及神经中枢,抑制咳嗽反射的完成,有效避免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5.中医穴位辅助也可抑制呛咳的发生。
天突穴位于颈部,在前正中线上,当胸骨上窝中央,即两锁骨头中间的凹陷处。功效:吸热生气,天突穴有理气化痰,清咽开音,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作用。
内关穴位置是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中医上有"胸腹若有疾,速与内关谋"的说法,内关穴可以治疗胸腹方面的疾病,按压或针刺内关穴有宽胸理气,止呕的功效。
紧急处理:
呛咳一旦出现,麻醉医师与内镜医师需要紧密合作、及时处理。
主要措施有:
一、停止一切操作:由麻醉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来判断,加深麻醉继续检查还是退出内镜。本着急救优先的原则,内镜医师应听从麻醉医师劝导,不可因“内镜检查马上结束”为由耽误抢救;
二、托起患者下颌:防止患者上呼吸道发生梗阻继而出现低氧血症;
三、拉尔森手法的应用:麻醉医师可在托下颌或扣面罩的同时结合拉尔森手法,简单有效,是喉痉挛的最佳治疗方法,也可以明显减轻呛咳。
操作要点:以双手的示指或中指紧紧地按压该切迹的顶点部位,作用力的方向朝向颅骨的底部;同时,采用与托举下领相似的手法向前上方推举。若有效,则可在1~2个呼吸周期内缓解喉痉挛。
四、预防坠床发生:由巡回护士辅助最好患者的保护措施,防止患者发生坠床;
五、及时口腔吸引:口腔内的黏液需要内镜医生在胃镜引导下吸出,防止后续检查时再次发生呛咳;
六、解痉平喘:为改善血氧饱和度,及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根据情况使用激素,预防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的发生。
七:胸外按压或按揉肚子:当发生低氧血症时,可以胸外按压或按揉肚子,腹内压、胸内压升高可以重新开放声门,解除因声门关闭引起的低氧血症。
温馨提示:无痛内镜检查,节奏快,风险高,需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筛查出高风险人群;根据自己实际工作情况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可以减少相关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