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过去几年中,规模经济一直是企业发展关注的焦点。当企业考虑创业时,往往倾向于追求规模的扩张。
然而,是否必须“做大”,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伟事达068组教练陈萌与伟事达016组组员钱晟磊,就企业的健康成长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如何看待创业新视角?
“为什么你对小团队创业这个话题感兴趣?”交流伊始,陈萌教练提出了这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希望通过探询个人兴趣的起因,映射出人们对于小团队创业话题的真实热情和内在驱动力。
钱晟磊的经历让他对小团队创业有着特别的见解。在他的创业过程中,他深入反思了企业的终极目标、优秀企业的评价标准以及如何量化企业的成功。
首先,钱晟磊认为企业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追求结果。他将企业比作生命体,强调其持续的生命力。
他以自己的健康状况和企业健康做类比,提出企业应定期进行“体检”以评估其健康状况,包括现金流、利润率和市场竞争力等指标。其次,在他的第二次创业之前,他开始思考应该进入什么样的行业。
他希望建立一个既能体现健康可持续理念又适合自己能力范围的企业。最后,他希望在大产业中做一家小公司,选择合适的产业并建立起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更有可能实现他理想中的企业场景。
他还研究了日本和欧洲历史悠久的企业,探寻它们长期成功的规律,并尝试将这些规律应用于自己的创业项目中。
怎样的领导能引领企业走向成功?
陈萌教练进一步发问:在商业领域,追求规模扩张和市场影响力增强似乎已成为衡量企业成就的关键指标。那对于企业家而言,应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企业家是企业的掌舵人,对此钱晟磊提出了近期思考的两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企业家?以及企业家的终极状态是什么?
考虑到不同企业和个体的特定愿景,他认为企业家可能存在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状态。他认为,企业家不仅要在企业中取得一定的经营成果,而且这些成果要能对社会和行业产生积极贡献。
同样地,不是所有经营企业的人都能称为企业家。他强调,企业家在心性和德性上还应具备表率作用。关于企业家自身的终极状态,钱晟磊认为,在企业取得经营成果的前提下,企业家首先应取得内心的自洽和愉悦,并让这种状态传递给更多的人。
总而言之,他认为企业家的个人健康是企业健康循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如果企业家自身无法保持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状态,那么企业也很难实现健康和可持续的成长。
如何看待企业可持续成长?
陈萌教练提到,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能力边界和认知边界的认知尤为关键。这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是企业长远规划和战略决策的基础。
钱晟磊将他自己的创业历程作为例证,强调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与幸福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业、选择合适的行业和专注于长期发展。
在经营中,他强调了对经营性现金流的关注,认为这是衡量企业在产业链中地位的重要指标,并反映了企业的运营和价值获取能力。小团队创业往往会避免超出自身能力的资本支出的项目。
更重要的是,他推崇“利他共生”的价值观,强调企业不仅是追求盈利的组织,还应关注价值的回馈和循环发展。钱晟磊比喻说,他们理想中的共生体就像亚马逊的原始森林一样,各种生物相互依存、共同繁荣。企业可以成为大树,也可以成为小草,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在讨论长寿企业的秘诀时,他认为长寿企业的前提是建立长远的目标和信念,以及选择相对稳定的需求的市场,这有助于企业在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如何找到增长与健康的平衡点?
陈萌教练指出,在企业运营中,制定年度战略和目标时,增长通常是核心议题。然而,当我们讨论增长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探讨什么?增长与企业的长期存续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又在何时它们并不相关?
钱晟磊强调企业需要成长,而不是单纯追求增长。从个人角度看,他发现在制定预算和目标时,经营层面的考虑无可避免。
然而,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他更关注企业是否在逐年成长,并考虑这些成长是否能转化为长期的竞争优势,助企业延续30年乃至更长时间。他强调盈利和企业健康是基础,如果营收和利润的增长能支撑这一目标,那么应当追求。但如果当前环境不适宜,企业应适时调整策略。
可见,企业发展中不仅追求增长,更重视持续成长和积累。增长能解决许多问题,但须明确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助力。在讨论经营边界时,他引用了“规模不经济”概念,以餐饮业为例,他指出过度扩张可能导致成本增加和规模不经济,而全球最大餐饮企业通常采用联营或加盟模式应对这一挑战。
同时,他认为科技革新有助于扩展企业边界,如工业自动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但企业边界的存在是事实,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在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下,企业应关注边界和核心竞争力,并强调企业边界必须符合发展规律、社会规则和政治规则。
小团队大创新:
陈萌教练表明,盈利能力之于企业固然重要,但一个能够持续盈利的企业是否就可以被定义为好企业?
钱晟磊认为,持续盈利能力是一个好企业的基本条件。如果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仍无法盈利,那么它的价值贡献可能很低或难以被获取。因此,创造并维持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持续领先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他指出,企业的能力边界就是其核心能力,需要不断打造,因为这是建立和维护唯一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他强调,只要企业持续发展,其能力边界就有机会不断扩展。规模的扩张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而能力的边界涉及不同层面。他认为尽管能力难以定量衡量,但其结果可量化。能力越大越好,虽然这种评价含有主观性,但可以通过特定的性能指标来验证和衡量。
钱晟磊进一步指出,一个团队的能力通常反映了企业的核心实力。尽管如此,企业是由多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这也意味着不同企业的能力构成及其比例是有所差异的,要认识到企业能力的多维度特性。
小团队大作为:
企业家如何突破内在限制,
陈萌教练指出,在企业的发展中,能力边界通常受到认知边界的制约。认知边界是否会限定能力边界,进而影响了企业规模的扩张?在这一纵向关系中,是否存在一些关键的关联因素?
钱晟磊在讨论企业和企业家之间的依赖关系时强调,对于高度依赖企业家的企业,企业家的层次直接影响企业的层次。从人到企业,再到事物本身,这一链条是如何延伸的?
他认为个人的认知和理解边界应当略高于其所承担的任务,以提升安全感,难以理解的事物可委托他人处理。他强调,在企业家和企业紧密关联的情况下,这样的企业往往更加稳固。
问题通常出现在企业发展与企业家的理解完全不同步时。他相信,在一定阶段的企业实现持续盈利,这表明其价值获取已经形成一个闭环。
但正如陈萌教练所说,企业成功的评估不应仅依据盈利这一单一标准,就像人的健康一样,它虽然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
企业生存需盈利,但最终目的应更加深远,如个人的情绪和社会生活品质,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市场价值等。区分必要与充分条件,才能更全面评价企业和个人的成功及其社会影响。
小团队大追求:
钱晟磊认为,当员工感到愉悦和幸福时,企业往往能产生积极的结果,这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迹象。
他强调定期评估员工和企业的状态,并及时进行调整的重要性,认为这对于维持企业的健康至关重要。在衡量标准上,他提出,当员工和企业都处于良好状态,即员工感到满足、幸福,并且企业的发展是健康和可持续的,那么他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和管理者。
在评估过程中,他建议密切关注财务指标,如现金流、负债率以及效率指标。他指出,如果企业规模的增长伴随着效率指标的显著下降,这可能是企业出现不健康问题的信号。
他还分享了自己以像素级的方式研究行业标杆的经历,并强调此种方法带来的深刻洞见。他相信历史在不断重演,为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积极学习和借鉴行业标杆至关重要。
在创业的征途上,挑战与机遇并存。企业的健康成长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细水长流的恒心与耐心。
在商海的波涛中,企业家不仅要乘风破浪,更要懂得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健康度,在“利他共生”的良好生态中引领企业向着未来不断前行。
正文 | 3322字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伟事达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