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俞吾金(1948—2014年),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哲学学院教授,生前曾担任《探索与争鸣》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先生以无比诚挚的热情关爱《探索与争鸣》杂志的成长和发展,悉心指导办刊工作。自1987年在《探索与争鸣》发表第一篇论文,到生前最后一篇论文(《批判理论的界限》,《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2期),近30年内先生共为我们撰写了36篇精彩论文。先生以深厚的哲学理论功底来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使高深的哲学理论变得生动活泼,使冷峻的社会现实变得可近可爱,在学术界广受好评。
10月31日,是俞吾金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日,编辑部将先生生前发表在《探索与争鸣》的文章汇编成集,形成《历史没有旁观者》这本著作。本书的书名《历史没有旁观者》,源自俞吾金先生2014年发表在本刊的同名文章,“历史没有旁观者”既体现了先生的治学理念和本书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学术宣言。本刊还特别邀请了赵敦华教授、仰海峰教授和汪行福教授撰文,缅怀先生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学术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并探讨其学术遗产对当今时代的启示意义。其中,赵敦华教授深入剖析了先生对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传统的独到见解;仰海峰教授聚焦先生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开创性探索,鼓励学术界继续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拓展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空间;汪行福教授阐述了先生关于“内在批判”的深刻洞见,展示了其思想遗产对未来学术发展的重要价值。在先生去世十周年之际,编辑部推出本组文章,谨以此纪念和缅怀我们敬爱的俞吾金先生。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2024.10.31
俞吾金:《历史没有旁观者》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编
商务印书馆,2024年10月
历史没有旁观者
俞吾金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1期
具体内容以原刊为准
非经注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俞吾金先生
哲学与时代至少处于双向塑造的互动关系中。一方面,时代塑造着自己的哲学;另一方面,哲学也编织着自己的时代。事实上,历史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塑造着自己的时代。我们要以哲学的方式,即理解和阐释的方式来参与并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生活,守护核心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俞吾金先生和夫人张德堃女士
猫头鹰和高卢雄鸡
记得黑格尔在 《法哲学原理》 一书中曾把哲学比喻为“黄昏到来时才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这个比喻蕴含着如下的理论预设,即哲学总是在事后发挥作用的,因为它在黄昏、而非早晨起飞。一些当代哲学家,包括毛泽东,实际上也把哲学定义为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而概括和总结永远只能发生在事后,不可能发生在事前。事实上,当哲学被如此定义的时候,哲学对现在和未来的预测与提示的作用也就被遮蔽起来了。
俞吾金先生2009年参加《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在浙江组织的考察活动
然而,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对哲学有另一个比喻。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 中,马克思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鸣来宣布。”马克思关于“高卢雄鸡”的比喻表明,哲学不仅具有事后进行概括和总结的猫头鹰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事先进行预测和提示的高卢雄鸡的功能。它在清晨啼叫,预告新一天的来临。这两个不同的比喻,展示了马克思和黑格尔对哲学功能的不同理解。
第一届俞吾金学术论坛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写于1851~1852年的 《路易·波拿巴政变记》 中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皇袍终于落在路易·波拿巴的身上,那么拿破仑的铜像就将从旺多姆圆柱顶上被颠覆下来。”果然,20年后,在巴黎公社起义的熊熊烈火中,拿破仑的铜像从旺多姆圆柱顶上被颠覆下来了,马克思的预言得到了辉煌的证实。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中得到了证实。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哲学的预测和提示功能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第二届俞吾金学术论坛
如果说,事后的概括和总结容易使思考者蜕变为旁观者,那么,对哲学的预测和提示功能的重视则总是激励着思考者升格为积极的参与者和行动者。在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反思时,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老年黑格尔思想的影响,从而倾向于把哲学理解为时代的“分泌物”,甚至理解为时代的“囚徒”。犹如莎士比亚笔下的里昂提斯所感叹的:“我是一片羽毛,什么风都可以把我吹动。”老年黑格尔及其信徒甚至认为,人不能超出自己的时代,就像身体不能超出自己的皮肤一样。
俞吾金先生2008年参加《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在安吉组织的考察活动
老年黑格尔的保守观点对我们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理解哲学的时候。然而,青年黑格尔在致青年谢林的一封信中却雄心勃勃地宣布:“为塑造我们的时代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谢林也回应:“我在哲学里生活和编织着现代。”
由此可见,青年黑格尔与老年黑格尔是多么地不同!
如果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探索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那么人们将引申出完全不同的观点。维特根斯坦甚至断言:“假如某人仅仅超越了他的时代,时代总有一天会追上他。”言下之意,卓越的思想家不但可以超越他自己的时代,甚至可以超越更多的时代。有时候,一个时代拒斥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不能简单地把这种现象判定为这个哲学家的思想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在历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即整个时代的人的思想都跟不上哲学家的脚步。有的哲学家的思想甚至要经过若干个世纪才能为后人所理解。尼采就曾放话,人们必须提前200年做好心理上和艺术上的准备,才能理解他的思想。尼采的这句话,从一个方面来看,固然有点夸张,甚至于有点狂妄,但从另外的角度也反映了作为思想的一种伟大的理念,哲学不是一个时代的简单的分泌物,它高瞻远瞩。如果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思想家,这是这个国家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在思想上能够站在时代、民族、历史民族的高处,这确实是这个民族能够做出最伟大的贡献。
俞吾金先生
在我看来,哲学与时代至少处于双向塑造的互动关系中:一方面,时代塑造着自己的哲学;另一方面,哲学也编织着自己的时代。事实上,历史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并塑造着自己的时代。任何热血青年,特别是哲学家,都应该积极投身到社会现实生活中去,如果没有这种参与和塑造的意向,我们就会像法国哲学家狄德罗一样无情地嘲笑他:“这身体发霉了,这血液变酸了。”
守护时代的客观价值关系
那么,作为哲学研究者,我们究竟以何种方式编织或塑造自己的时代呢?当然只能以哲学的方式,即理解和阐释的方式来参与并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生活的发展。当前,我们在精神生活中面临的根本任务就是守护核心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就守护核心价值来说,一方面,我们要正确地理解什么是价值。一个流行的见解是,把价值理解为物的属性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其实,物的属性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涉及的只是使用价值,而不是我们这里探讨的价值。价值关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与物之间的使用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严格地区分主观价值判断和客观价值关系。核心价值之所以值得守护,因为它代表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客观价值关系,而这种客观价值关系正是在深入反思当今生活世界本质的基础上被阐发出来的。
俞吾金先生为学生授课
就实现民族复兴来说,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正道直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伟大传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努力把中国人信奉的经验性的实用理性提升为博大精深的实践智慧,以便引导这个伟大民族绕过各种暗礁,战胜各种障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应该让哲学从老年黑格尔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哲学的更切近的意象不是黄昏到来时才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而是迎着朝霞起舞的高卢雄鸡。这只高卢雄鸡必将在中国引吭高歌,并把自己美妙的声音撒播在宇宙中。把旧世界留给庸人和懒汉吧,新世界是属于开拓者和创造者的,正如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所坚信的:
是的!我完全献身于这种意趣,
这无疑是智慧的最后的断案;
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
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相关链接: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 2024.09 |2024.08 |2024.07 |2024.06 |2024.05 | 2024.04 | 2024.03 |2024.02 | 2024.01 |2023.12|2023.11|2023.10|2023.09|2023.08|2023.07|2023.06|2023.05|2023.04|2023.03| 2023.02 | 2023.01|2022.12|2022.11|2022·10| 2022.09|2022.08|2022.07|2022.06|2022.05|2022.04|2022.03|2022.02|2022.01热点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人物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学者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观念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专栏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会议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 “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 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青年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