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新刊上架
2024.10
封面
封底
封二
封三
目录
圆桌
特稿
访谈
争鸣
社会
技术
人文
Content
推进有未来感的综合性立法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
推进有未来感的综合性立法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
2024年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召开,会上发布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宣言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维护人工智能安全、构建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加强社会参与和提升公众素养,以及提升生活品质与社会福祉。其中,构建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前提在于充分的制度供给。步入数字时代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风险,需要在制度层面进行系统性回应,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规范健康发展。而当下,人工智能法的立法节奏如何把握?人工智能法的定位、调整对象、治理模式等应该如何确定?都是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为此,在 2023 年学界已经发布两部人工智能法专家建议稿的背景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特邀参与其中的专家撰文,以期推动人工智能立法讨论的深化,为未来我国人工智能法的正式出台提供理论支撑。
申卫星教授指出,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中央和地方先行的立法探索,以及域外人工智能立法的相关经验,构成我国人工智能立法的现实基础。要恰切把握我国人工智能立法的定位与方向,明确人工智能的概念、基本原则、风险管理制度、透明度和备案监管措施、损害和救济机制等立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张凌寒教授在对学界两部人工智能法建议稿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指出人工智能法作为基本法的立法定位更能发挥其高位阶的引领作用。现阶段的人工智能立法工作应该采取“立总则、廓主线、留接口、适时灵活推进”的“总则式”进路。周辉研究员指出,人工智能法应把握促进法、安全法与程序法三重定位。在促进法层面以鼓励性、任意性规范为主,服务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安全法方面,建立两级风险模式,并设可灵活调整的人工智能领域负面清单;在程序法方面,规定人工智能的统筹协调部门,加强规则的可操作性。苏宇教授强调,在调整对象上,人工智能治理以及未来的人工智能法应该厘清一个基本误区,即人工智能不能被假定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技术路线与应用方式十分庞杂,应当对其进行适当区分,采取分层多支式的治理框架。郑志峰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开发者与开发活动、提供者与提供活动、使用者与使用活动、监管者与监管活动,构成人工智能法调整对象的主客坐标,同时要关注人工智能法对外的空间效力边界及其对内的与人工智能要素法和人工智能应用法的协调。许身健教授强调,应该重视数据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使用过程中关涉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并由此衍生出多重法律风险。对此,应从建立完善的数据伦理体系、推动数据技术的负责任创新、迈向数据法律的整体性治理三个层次推进全面、系统的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张龑教授指出,当前对于人工智能强调“填平”“纠正”,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价值对齐”,但这陷入了意志论生成主义的误区。基于既有人工智能的特质,将科技伦理框架转换为有效的治理方案时,需要采取养成主义而非决断主义。李学尧教授通过将人工智能伦理与生物医药伦理进行对比,指出人工智能伦理的挑战主要集中在部署和应用阶段,应该在科技伦理治理框架内进行单行立法,并在伦理审查责任主体、审查启动条件、专家构成以及审查结论等方面做出基于自身特质的规范要求。
——主持人 孙冠豪
特稿
·社会转型中人的研究·
林进龙 穆光宗|人口哲学的出场:
人、人口与历史
【内容摘要】“人口”作为统计学变量存在的知识形式往往直接而明确。然而,当问题意识延伸至社会历史领域,探讨“人口”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时,人口知识生产的挑战便由此出现。矛盾就在于,不对“人”进行抽象,就得不到“人口”的概念;而一旦得到“人口”的概念,探讨“人”的存在本质的可能性却在抽象过程中被抹杀,致使求解“人口”所承载的文明意义成为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如果不能揭示人口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口知识的意义和地位将始终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人口哲学把“人”带回来。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人”带回来,以及带回什么样的“人”,这直接关系到人口哲学的构建路径及其对人、人口与历史三者关系的阐释方式。将历史唯物主义引入人口领域,以“现实的人”为理论支点,可以充分展示马克思的人口思想在探索人类文明命题上的一种积极可能性。可以预见,人口哲学的出场,将为剖析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及其与个体的生存境遇和人类文明的内在联系,提供全新的分析视角和理论路径。
【关键词】人 人口 历史 人口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人口思想
【作 者】林进龙,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牛津大学人口老龄化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穆光宗,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沈凯俊 彭希哲|低生育时代中国人口
治理选择——基于共同富裕视域
【内容摘要】人口负增长时代,我国人口治理体系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时代对于共同富裕的追求。基于共同富裕视域,从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出发,根据内生驱动力观念和外生驱动力分配,可以将我国人口转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共同贫穷阶段人口快速增长期、部分富裕阶段人口缓慢增长期、先富带后富阶段人口负增长期和共同富裕阶段人口复杂增长期。在共同贫穷阶段和部分富裕阶段,我国传统人口治理借鉴西方经验,以“富裕”为核心调整人口策略;在先富带后富阶段和共同富裕阶段,我国现代人口治理必须区别于西方经验,以“共享”为核心调整人口策略。未来人口治理策略需要适应当前的观念体系和分配体系,着力提升养育水平。发展取向要从过去的滞后型、控制型转向前瞻型、适应型;具体方向要从以人口福利为导向转向以家庭福利为导向;价值导向要从个体主义趋势发展为家庭个体主义;核心抓手要平衡好“富裕”与“共享”。
【关键词】低生育时代 人口治理 共同富裕 家庭个体主义 家庭福利
【作 者】沈凯俊,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彭希哲,通讯作者,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居家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精准供给机制及提升路径研究”(24CRK008)
·法治中国的基本范畴与理论研究·
龙卫球 陈子涵|超越文本主义
——中国《民法典》适用的方法论研究
【内容摘要】在当代法治实践语境下,《民法典》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及复杂的论证模型或者说适用方法的选择。以往,在概念法学及实证主义法学语境下,民法典适用通常固守文本主义方法论,在法律解释上依赖文义解释、形式化的体系解释、客观意义的历史解释以及极其有限的具体化的客观规范目的解释,同时在法律补充上表现得极为谨慎。我国《民法典》则有所不同,在立法理念、表达方式、结构体系等方面与以往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别是对立法政策意图的明确表达,对价值观和原则的宣示,对形式化体系功能化、动态化的变造等,使得其实施或适用有必要超越严格的文本主义方法论,特别是应当超越简单确定化的解释框架。这意味着,我国《民法典》法律适用的论证模型已经演化出一种新路径,应当加入立法意图解释、原则或价值融贯解释、功能解释、动态解释等方法予以权衡。
【关键词】《民法典》 超越文本主义 立法意图解释 功能解释 动态解释
【作 者】龙卫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子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访谈
贺桂梅 罗雅琳|“文明自觉”需要走出
“漫长的20世纪”——贺桂梅教授访谈录
【内容摘要】2023年,贺桂梅教授新著《重述中国 :文明自觉与21世纪思想文化研究》出版,整体性呈现了贺桂梅教授近年来关于“文明自觉”和“文化”问题的系统性思考。贺桂梅教授从对“民族形式”概念建构和自身对文化现场的关注介绍了本书写作契机。对于文明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涉及两组关系,一是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二是文明与中国革命史的关系。贺桂梅教授指出,应当从民族形式层面分析,把革命、文明、阶级这些层面融合在一起,整合成有血有肉的活的样态。无论是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还是文明与革命的关系,都涉及中国主体性问题。根本问题是文明与国家的关系,要反思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科学中的国家观念,注重中国包含的文明自身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同时,贺桂梅教授对文化和文明的概念进行了差异化分析,她认为文明是一个实践性而非已经完成的概念。从文明视野来讨论,需要关注宏大、长时段的问题。“文明自觉”呼唤我们直面真实的21世纪中国,更为自觉地寻找21世纪中国的自我表达和建构自身合法性的方式。
【关键词】重述中国 文明自觉 民族形式 文明论
【作 者 】受访人: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访谈人:罗雅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
争鸣
王 锐|中国传统思想与 20 世纪革命之关系
——对晚近三种诠释路径的反思
【内容摘要】研究中国传统思想与 20 世纪中国革命之关系,须注意中国传统自身的复杂性与流变性,既要避免对中国传统进行本质主义化的处理,又不宜将近代中国的变革简单归结为民族主义思潮使然。中国传统思想与 20 世纪中国革命之间在观念层面有一定的勾连,传统思想中的核心价值具体而微地影响着革命者对于时势的认识,但在实践层面,特别是在政治与社会实践层面,不能忽视传统与革命之间的扬弃关系,只谈“延续性”或只谈“断裂性”都有一定问题。研究包括中国传统近代转型在内的思想史问题,须直面近代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与冲击,避免对后者有各式各样的主观想象。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 20 世纪中国革命 列文森 沟口雄三
【作 者】王锐,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暨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培育计划”重大项目“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的近代转型研究”(23RWYYX05)
褚金勇|“经济理性”抑或“经世情怀”
——人文语义学视域下五四文白之争的
“经济”观念
【内容摘要】自古至今,“经济”观念在文学创作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五四”时期正值中国文学古今转型之际,新青年派与学衡派围绕文白之争中的“经济”问题交锋,此中不但牵涉文言、白话孰优孰劣的学理论证问题,也反映了“经济”一词从“经世情怀”到“经济理性”的古今语义变迁。学衡派与新青年派的“经济”之争表面上围绕“经济理性”展开,但背后却隐藏着各自经世观的对抗。新青年派以“文学上的德莫克拉西”的理念推进文学革命,以打造突破文化等级的语言秩序,学衡派以“斯文在兹”的责任担当坚持“雅正”的文言书写,以守护中国人文传统的“价值”和“秩序”。他们的语言文学规划背后都有着按照一定道德价值规则建构社会秩序、惠及天下万民的“经世济民”情怀。
【关键词】五四 文白之争 经世情怀 经济理性 人文语义学
【作 者】褚金勇,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基金项目】2023年度郑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青年科研团队资助项目(2023-QNTD-06)、2024年度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平台项目(24XKJS003)
社会
周亚虹 郎旭华|如何在建设现代化
产业体系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内容摘要】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理论关联,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从“点—线—面—体”四位一体视角凝练出实践方向。从理论关联来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两大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和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的要素组合发展规律,都突出表现在产业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产业体系“点—线—面—体”的时空演进逻辑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逻辑相契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呈现承继式、递进式特点:在“点”上以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催生新质生产力、在“线”上以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在“面”上以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体”上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走向成熟。据此,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可围绕产业现代化下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产业链现代化下的韧性发展、产业体系现代化下的协同发展三个关键方面把握实践方向。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理论分析框架 产业链韧性发展
【作 者】周亚虹,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郎旭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项目“政策试点改革中的策略性互动行为建模与仿真优化研究”(72342034);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数实融合下的经济发展韧性:总体逻辑、形成机理与制度建构”(GZC20231521);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资助。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与制度建设·
朱 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
社会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内容摘要】高质量的社会建设将有效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社会建设现代化的核心议程之一是要在深刻理解社会建设理论逻辑基础上,科学构建评价社会建设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立足当代中国实践,社会建设现代化指标体系可具体化为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社会结构三大维度,包含就业、教育、医疗、住房、育幼、养老、社会救助,以及社会活力、社会秩序、分配结构、阶层结构、城乡结构、数字社会结构等内容。达成社会建设现代化预设目标,需警惕“中等收入陷阱”“高福利负担陷阱”“数字鸿沟扩大”。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建设 指标体系 构建思路 风险防范
【作 者】朱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基础研究项目“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23ZKJC03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层社会纠纷解决与治理现代化研究”(22ASH004)
技术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刘方喜|科学认知通用人工智能
及其伦理风险
【内容摘要】机器黑箱加上OpenAI事件、DeepMind被合并等所暴露出的公司黑箱、资本黑箱问题,引发全球对接近实现的通用人工智能巨大伦理风险的普遍担忧。硅谷精英基于反物种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所构想的超级智能机器神,只不过是自动增殖的资本货币神的变体,是技术精英在分工、私有制框架下过分夸大个人智能的自我神化。作为社会智力的通用人工智能,体现的是通用性与被作为应用者的更多个人使用的广泛社会性的统一,它们再强大也不会成为新物种而引发与人类的物种冲突。少数个体自然人掌握巨量金钱、过度竞争引发的越来越剧烈并可能失控的社会冲突,才是更紧迫的伦理风险点。破解机器黑箱有待科学研究,打破公司黑箱、资本黑箱则需要社会行动、制度变革。
【关键词】通用人工智能 社会智力 反物种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 黑箱
【作 者】刘方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 伦 刘梦迪|人工智能驱动的
科学研究范式革命:态势与未来
【内容摘要】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颠覆了传统的科学研究范式,引发了科学发现、科学理解和科学影响等方面的变革。然而,学界对于这场变革的性质仍存在一些疑虑,相关讨论多聚焦科技进步而较少深入反思这场革命的本质。技术现象学中的人技关系理论为我们透视这场革命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了哲学视角。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过程中,人与科学研究工具之间的关系变化,被置于诠释关系、具身关系、背景关系和它异关系中,得到了全新的阐释。基于此,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范式的革命性,核心在于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科学研究主体的变化。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科学研究范式将创造出打破传统科学研究模式的新领域,这些发展也蕴含着新的伦理风险。因此,推动科学事业的良性发展,要求我们积极迎接机遇,勇敢面对挑战。
【关键词】AI for Science 科学研究范式革命 人技关系 Science by Human being + AI
【作 者】李伦,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哲学系教授;刘梦迪,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价值开发的伦理约束机制研究”(17ZDA023)
人文
·一百年与二十年: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十二)·
肖 鹰|文化整体主义:比较美学的陷阱
——以宗白华、方东美为例(下)
【内容摘要】20世纪30—40年代,宗白华、方东美开启中西比较美学,并以文化整体观为哲学视野作出论断:中国艺术是表现的、生命的、灵动的,西方艺术是再现的、数理的、静态的。这种“中西对着讲”的比较美学论断在美学理论上表现出二元对立的跨文化观念,在历史判断上违背中西艺术的历史事实。针对这一点,可在更深广的文化 - 艺术史视角下开拓“中西艺术参照讲”。所谓“对着讲”,就是宗白华和方东美共同表现的强化中西艺术的差异性、二元对立的讨论方式;所谓“参照讲”,是针对“对着讲”并致力于在差异性的中西艺术表现中发掘跨文化艺术表现的历史共同性和共通性的讨论方式。跨文化艺术比较,应该坚持两个共时目标,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此,彰示中西艺术的“异中之同”。
【关键词】比较美学 中国艺术 西方艺术 宗白华 方东美
【作 者】肖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纪建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范式转换
与知识体系建构
【内容摘要】伴随着国际比较文学发展来到第三阶段,比较文学的方法论也相应发生了范式转换,具体包括基于文学现象同源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文学规律同理性的平行研究、基于异质文明同情性的跨文化研究。范式转换后的比较文学,就发展阶段而言,可以分为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中国学派;就比较范式而言,可以分为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就学理逻辑而言,可以分为相交模式、平行模式、异面模式(多样性模式)。比较文学是跨文化交流之桥,而比较文学史就是跨文化交流中那个最有效用的“公垂线”。通过比较文学史可以把比较文学研究“无方向的流”编成序列,进而以恰当的方式把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教学连通起来。把关于本门学科知识体系建构最重要的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史与比较文学教学这三驾马车联动起来协同发展,或可是比较文学本体矛盾的一种解决之道,也即国际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范式转换与知识体系建构的答案之一。
【关键词】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史 比较文学教学 比较文学本体矛盾 多样性模式
【作 者】纪建勋,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明清基督教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整体影响研究”(21AZJ003)
点击封面查看《探索与争鸣》2024年各期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 2024.09 |2024.08 |2024.07 |2024.06 |2024.05 | 2024.04 | 2024.03 |2024.02 | 2024.01 |2023.12|2023.11|2023.10|2023.09|2023.08|2023.07|2023.06|2023.05|2023.04|2023.03| 2023.02 | 2023.01|2022.12|2022.11|2022·10| 2022.09|2022.08|2022.07|2022.06|2022.05|2022.04|2022.03|2022.02|2022.01热点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人物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学者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观念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专栏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会议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 “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 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青年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