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经验的积累,都是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介入手术过程中的一些有趣或者有难度的病例,当时解决完了,如果没有收集、整理、思考,可能就像风中的纸屑一样消失了,周国平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做《风中的纸屑》,都是他平时突然有了灵感了,随手写在纸条上,放在抽屉里,积累多了以后总结整理就成了一本书,所以我就借鉴一下周国平的这本书的名字作为这个文章的标题。以下内容主要涉及导管导丝的高级塑形和特殊技巧,借鉴了心内科和神经介入的一些导丝技术,如双导丝技术,导丝锚定技术,导丝牵张技术,“回马枪技术”等等,在贴边滤器的取出,TIPS支架修复,反向角度血管超选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用于神经介入,也可以用在外周一些有难度的血管超选中。篇幅较长,手绘标注清晰,一定对你有所帮助,让你直接变成高手!!正文共: 3537字 124图
预计阅读时间: 9分钟
说到咯血,看一个曝光一个半小时搞定的一个咯血。必须搞定,要不怎么体现省级三甲医院的水平开口主动弓下壁的支气管动脉。是医院一位护士的父亲,做过一次栓塞了,没有止血血,让我去会诊的病例,有一支血管从主动脉弓的凹里发出来,先从股动脉,又从桡动脉,最终超选成功,栓塞后血止住了!!用了这么多导管尝试,最后还是从桡动脉做成的。小心用微导管超选成功,这里栓塞一定要小心,颗粒如果脱落到主动脉弓,可能会进入脑血管,造成脑梗塞!
导管是走形在血管中心吗?显然不是!!特别是在弯曲的血管内和受力的情况下,血管是贴壁走形的,就像我们开车在弯道上,离心力让我们贴在路的外弧走形,导管也是一样,导管的张力会让它沿着外侧壁走行。如果经过第一个弧形之后, 没有第二个弧形弯曲,导管将会沿着切线走形。而血管的粗细也会影响导管走形,因为血管越细,导管受到血管的限制就越明显,就像你被挤在一个狭窄的巷子里,只能容纳你的身体大小,你必然只能沿着巷子的形态行动。导管在血管内有直线走形的趋势,在宽的血管内,将会像我们在弯曲的道路上开车一样,你肯定会想沿着直线开车,但是如果在细血管里,你不得不沿着弯曲路径行径。如果你给导管一定的张力,导管就会变成s形,储备势能,会弹跳,造成动脉瘤刺破。
RH是无法超选的,导管头无法到分支血管的开口位置,换成CObra试试!!感觉上CObra似乎可行,实际上CObra进入这样的弯曲血管是很难转动的,头端会向着血管的凹处
以为CObra是1的位置,实际上进去血管后是2的位置
因为弯曲的血管限制了导管的形态,也会限制导管的旋转。
导丝的塑形,在上一篇里已经讲过了。这里提一个问题,你能想象出多少种导丝塑形的形态?我自己想了一下,常见这么多种形态吧!怎么还有西蒙形的塑形?真有,后面会有动态的图显示如何塑形和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