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回顾6年来一个三级中心的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确定了356例滤器取出患者。有105次滤器取出被定义为困难(29.5%)。 单变量分析显示,嵌入顶部的取出风险显著增加。 多变量分析评估了放置时间、倾斜角度、年龄、有无钩滤器、腿部穿透和难以取回之间的相关性。 这表明,对于倾斜在5到15之间的过滤器取出难度显著增加(优势比2.38,p<0.001),倾斜超过15的过滤器取出更难(优势比7.91,p<0.001),以及大于6个月的停留时间(优势比2.06,p=0.033),取出难度显著增加。 停留时间小于6个月的滤器、腿部穿透、非钩形滤器或患者年龄的增加均未发现显著增加。 虽然6个月后取回的风险更高,但即使停留时间延长,取回的过滤器的总体并发症率也非常低,估计为1.4% 结论:在手术前识别患者的这些风险有助于制定适当的计划并提高工作效率。 |
取出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标准取出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75–100%)(Doody等人,2009年;Rubenstein等人,2007年;Iliescu&Haskal,2011年)和很少的并发症 Smouse等人报告说,在植入后12周内成功取出Günther郁金香IVC过滤器的概率大于94%,但在植入后26周下降到67%,这表明Günther郁金香IVC过滤器的取出在12周后变得更具挑战性。 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滤过器停留时间与慢性下腔静脉纤维化密切相关,超过45天的留置时间是取出相关并发症的重要风险因素 嵌入尖端被定义为钩壁并置,由于插入组织或静脉造影时可见纤维覆盖尖端,圈套器不能在钩上推进 |
取出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过滤器倾斜,可能出现内皮化和过滤器内的栓塞 (Doody et al.,2009;Rubenstein et al.,2007;Iliescu&Haskal,2011;Kuo et al.,2011;Kassavin&Constantinopoulos,2011;Kuo&Cupp,2010;Binkert et al.,2005) |
图1。体内移除Guünther Tulip过滤器。(A)一名73岁女性患者的下腔静脉造影显示,肾下Günther Tulip过滤器位于适当位置,血栓(箭头)向上延伸,阻止了回收钩的圈套。(B)恢复锥在帽端(箭头)抓住支柱。通过推进导管鞘收回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