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真好。多年后回看这几年,该是人生多么不一样的体验。
我:是啊,有很多日常生活体验。前两天清明节,我们保持了在新西兰时的习惯——在家里对往生的人进行纪念。我们给往生的家人念了几遍《心经》,送去了祝福。邀请闲空在这个时候向我们提一些问题,以便交流。给他看了一些小时候与往生家人的照片,也回忆了一点与我母亲有关的生活细节。我意识到,母亲童年的经历,让她内心有很多恐惧。
朋友:每次听你说到你们家具体的互动点滴,我都感慨,“像个人一样活着。”
我:你总结得真好。
梅的午餐
朋友S君:原来Y(朋友的丈夫)一直不喜欢我囤货,什么都不让我多买,要求卡着需求买,这两天终于享受到了我囤货的好处了。
我:照我的意思,他(指Y君)不能吃你的囤货。Y君,我的建议阿合理?
S君的丈夫Y君:建议得好,三天,不,两天我就跪下求饶了,求求S君开仓放粮。
他们儿子做的炒蛋
街上卖武当棍的先生说:这孩子说话做事很有分寸,很懂礼貌。
房东宋小姐说:这孩子很温柔,昨天与我的两个女儿一起聊自行车,孩子都很喜欢他。他很懂礼貌。
山上的道长说:小熊不错,做事从不偷懒,而且很懂礼貌。
武馆的摄影师,也是一位记者说:我很喜欢小熊,这孩子懂事,有礼貌。
……
说的人多了,自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又过了几天,我问闲空:他们为什么都说你很懂礼貌?
闲空:他们可能感觉我的行为比较符合他们的想法。但我知道,我并不是那种胆小的听话的人。我不是懂礼貌,我只是比较符合我自己的想法。但我知道,他们喜欢我。
闲空的回答让我对有关“礼貌”的谈论有了进一步思考的兴趣。
无意间看到画家陈丹青的一篇小文,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印象中,陈丹青是一个喜爱思考和善于自省的人,这篇小文可以窥见。一个人,愿意从生活中学习,从他人处学习,总是令人敬佩的。只是,小文中提到的这件事,让我浮想联翩。
想到18年前,我第一次去瑞典学习。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对我日后影响深远的瑞典两性平等观念和具体措施的学习外,就是当我进入任何一家店时,营业员或主人(一些小店或二手店、古董店),都会在我一踏进店门时,送上“嘿嘟”的问候声。有时,即使没看到主人,也会听到问候声。抱之以回应,我也入乡随俗地“嘿嘟!”。见人,或不见。声音都是轻松安静的。
在新西兰,我们进入任何一家咖啡店或小店就餐,离开时,都会下意识地对店主人说一声:谢谢。即使是在中国,就餐结束后,会对主人或服务生说“谢谢”或反馈菜的味道。
想到这些,再回到陈丹青笔下的罗马古董店。我想,除了陈丹青先生可以要求自己以后与店主人打招呼外,那位罗马老先生似乎也可以,对远道而来的陈先生有一个主人对客人的问候吧。
礼貌,说到底是人与人心底里的互相关照与问候。是对彼此感受的敏感与尊重。这大概就是闲空说的,符合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意思吧。
写完这篇小记,厨房里传来熊的“唉呀”声。我过去一看,早上闲空为自己上山烧的茶,还剩了一点,但是没有关养生壶的开关,壶体差点烧干。
这小子,还得继续练习与自己的感觉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