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媛
向生活提问
每个人都可以,这是真的吗?
还记得第一次在黄田参加尤力卡和熊的分享,我看到他们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理解时,被深深触动着。因为面对同样的人和事,那时的我并不能做到像他们那样的理解和尊重,我看到自己会本能地评判。
我问尤力卡和熊,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尤力卡说:每一个人都可以,你也可以。熊告诉我,他们也是在生活中不断练习。他们已经练了十五年了。
今年暑假的一天,尤力卡问我:何媛,你现在最有冲动想干的事是什么?我脱口而出:想办你们的分享会。
在过去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困扰着我。最近两三年,每当我有疑惑或者内心感到纠结痛苦的时候,我就会对尤力卡和熊说出我真实的感受。而他们也总是能给到适合我的回应与帮助。
回想我为什么会对他们说出我的心里话,现在我明白了。他们让我体会到了安全和信任,还有全然地允许和理解。在我感到痛苦时,他们依然让我看到自己的天赋。这样的成长体验是过去没有过的。
我体会到从未有过的轻松、自由
两三年的陪伴,从情绪陪伴到“规则”,再到“教师工作”专场,再到“为五年后的家设计”,一场场的分享,一次次的浸泡,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和过去不一样了:内心越来越清晰坚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体会轻松、自由、喜悦的感觉。体会到自己做主的感觉,感觉不再那么害怕,感觉随时随地都可以创造。
在“为五年后的家设计”分享会之前,尤力卡给我出的题目是:你现在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最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我告诉她:我期待家里的每个人,都是轻松、喜悦、幸福、自由的。我期待我身边的亲密关系都是和谐的,不管是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孩子和孩子之间、还是和双方父辈之间。我期待和我先生可以深入对话。
今年8月,尤力卡和熊带着他们的孩子,搬到滁州居住。我因此有机会看到他们的家庭生活,以及他们在家庭生活中遇到不舒服的感受时,他们是如何解决处理的。这让我更加触动,原来,学习了这些之后,真实生活可以如此不同。
在一次一起跑步的过程中,尤力卡说,“对待家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就像破案一样,需要放慢速度,耐心理解、好奇、调查,一点一点弄清楚,直到让彼此舒服。”我仿佛看到她作为记者,深入调查的工作状态。
妈妈,我想让你们体会意料之外的轻松
有一天尤力卡和熊邀请朋友们在家里聚会,晚上又和大家一起下楼散步,回家后他们发现,原本打算收拾的厨房,被闲空打扫得干干净净,所有的碗筷都清洗干净,归位消毒柜。尤力卡很好奇闲空怎么会想到这么晚还做这些?
闲空的回答让我再次陷入深思,“妈妈,我想让你们体会意料之外的轻松。因为,我猜你们在散步回来的时候,一定会想,啊,还有一堆厨房的清理工作要做。”
每次听尤力卡分享他们家生活的点点滴滴,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更多。我想自己习得这种能力。因为我深爱我的家人,我也想智慧地、创造性地与他们度过我们最宝贵的时间。
还记得尤力卡、熊第一次,在竹溪教师群里分享时说:如果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小家都照顾好了,这个世界就好了。
当时还不太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两三年过去了,和他们接触得越来越多,我不仅更懂了一点这句话,也发现我已经开始活在曾经困扰我的那些问题的答案里了。
想继续听他们分享,想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听他们的分享。看到尤力卡在滁州,为几个女孩们解决矛盾,深深地体会到,如果孩子从小就被这样对待,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她们终将成长为一个个拥有“主权”、又能与人连结的人。
未来,我的孩子也会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提笔至此,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历历在目。闲空和我的孩子去公共游泳池游泳,遇到工作人员有些粗鲁地对待我的孩子。闲空毫不恐惧,认真而严厉地对工作人员说,“请你放开拉他的手,你需要好好地对待小孩。否则,我就投诉你。”
我是从我孩子的转述知道这件事的,我知道,在那样的情景中,我的孩子体会到了力量、保护和安全。我也知道,随着我的深入学习与实践,假以时日,我的孩子也会在需要的时刻,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一边观察我的家庭生活,一边慢慢实践从尤力卡、熊的分享中学习的。以往假期我总是安排外出,这次哪都没去,尊重自己的感觉,留在家里照顾自己、照顾小家的生活。
我和家人一起收拾整理家务,一边记录家庭生活中我所遇到的困惑和惊喜。从一开始觉得自己一个人整理家务的辛苦,到体会一家人一起做事的喜悦和神奇。
原来,我可以向生活提出这么多的好问题
以下是我记录的,未来我想听尤力卡、熊分享的议题:
1.家务活的分工和安排;
2.如何轻松、喜悦、享受地,自由、平等、尊重地和家人沟通聊天;
3.如何管理孩子和电子产品;
4.如何一家人一起共同的学习,创造发展各自的兴趣和爱好;
5.怎么过才算是不虚度光阴?扎实的一天,不凑合。
6.如何吃?如何睡?如何设计居住环境?
7.如何做到早起开心地去上班上学?不急不忙。回家感受到的是幸福和滋养。
8.如何照顾自己和家人的情绪?
10.醒来后做什么?
11.早餐怎么吃?用餐后如何收拾?
12.为回家见面做哪些准备?
13.晚餐和餐后分享时间。这一天过得怎么样?
……
突然发现,现在的我,可以提出这么多问题。
从事多年职业记者的尤力卡、熊,特别喜欢、珍惜每一个提问。他们说,所有的答案,都隐藏在问题中。一个善于提问的人,注定可以活得越来越轻松,透彻。
我爱我的这些问题。
也真诚地邀请你,邀请大家,来参加尤力卡、熊在滁州的分享会,来学习向你的生活提问,来学习自己给出答案。
何媛:生活美学设计师,现任合肥竹溪自然学堂的园长,两个孩子的妈妈。
尤力卡
两个戆督一
回头看,过去的15年,我和熊与众多普通中国年轻一代夫妻一样,经历了人生最扎扎实实的变化与挑战:从认识到结婚,认识双方父母,决定是否要办喜酒,如何办?在孩子出生后的手忙脚乱中,又模糊又坚定地商量着,自己如何养育好这个孩子。
遇到了很多现实困难,掉进一些所谓新育儿理念的坑,爬了出来,又掉进相同或不同的坑。我们在其中练习,成长,彼此陪伴。
孩子3岁后,我们陆续送别了双方各自的母亲……
前段时间,熊的父亲身体不太好,熊给了些建议。我的父亲是80后,身体健朗。母亲过世后,他一个人回到阔别多年的童年故乡——上海崇明,种菜,养花,学习中医,关注国际形势。
……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往往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迎接变化。若问我感觉如何,我想想,大概是一切还好。“还好”的意思是,越来越体验到,生活就是这样,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
我和熊,两个在现实世界里不那么灵光的人,满腹理想或幻想,在别人眼里不切实际地认真生活着,常常笑话百出。
一位事业有成的同辈亲戚在一次会面时,用上海话语重心长地对我们笑着说:“那两额宁,就是两额戆督。”翻译成普通话的意思是:“你们两个人,就是两个傻子。”
说话的人是一个200多斤的胖子,穿着格子衬衫,染着黄头发,抽着烟,很有喜感。即使不与他在一起,只是想一想他,就会让我感觉仿佛置身于早年香港旧电影中。
他说的没错,我和熊,就是“两额戆督”。只是他不知道,我们比他想像得还要傻。
他永远想不到,在闲空出生一个月,我还在月子里的时候,我们这“两额戆督”每天定点在家里开家庭会议:分享感受,商量研究第二天的食物采买及各自分工。
闲空再大一点时,我们的家庭会议不断扩大“势力范围”,除了日常生活琐事,更多的是养育观、方法论以及个人心得体会……
与家庭会议内容一起展开的,是我们由每一天垒起来的平凡而扎实的生活。
如今,15年过去了。我们这两个傻子还在继续着之前的生活:养育陪伴孩子,不定期地开家庭研讨会。
为配合闲空的到来,我们迈着笨拙的步伐,边学边做,一转眼的功夫,15年过去了。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生闲空的那一刻,我们也一步步地把自己生了出来。
我和熊度过了属于我们的青年时期,到人生的中年,而闲空则迎来了他熠熠生辉的青春期。我们的心越来越安定,路也越走越宽。当然,这是我的感受,不能完全代表熊。
合肥竹溪自然学堂何媛的数次真诚邀请,让我们有机会分享过去15年,我们这两个傻子的日常生活中的理解与实践。一转眼,也已是3年有余。想想,实在也是了不起的机缘。
如今的何媛,继续带着她成长的喜悦和对我们的真诚邀请,希望将这些分享带到滁州。
……
因为疫情,我们一家滞留国内,有了难得的与更多人,不同社区的相处机会。在安徽黄田,在竹溪,在银川,在武当山,在滁州……
每一次旅居和相处,我们跟每个群体发展出亲人般的关系,这是这两年我们最宝贵的收获。
把我们家的事拿出来分享,我和熊最初是有犹豫的。每个家庭都是独特和与众不同的。只是,我们也意识到,作为中国新一代的父母,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与挑战:上一辈的育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新的方式又不是垂手可得。作为无知、笨拙的新手父母,我们经历了很多尝试,也犯了很多错误。对于充满未知的未来,我们也有忐忑。但是,我和熊也清晰地知道,过去的实践,我们着实体验到一些高效的养育之道。
现在,陆续有不同区域的伙伴邀请我们做现场分享,而我和熊也正着手把部分分享的内容整理出书,与更多的年轻一代家长分享。
我们就是你们中的一员,因为可能住在附近,我们就是你们的邻居。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我们分享什么,不要仅仅被那些故事吸引。很重要的,去听你自己心底的声音,它对你是最重要的。那些随着故事消散后,沉淀下来的思考、原则和真相,才是我们和你一起探寻和体验的成果。
尤力卡:曾任上海《新闻晨报》23年职业记者,编辑。闲空妈妈。
熊乾佑
两个戆督二
说起尤力卡和我的合作,最早是在报社。我在报社跟她认识,成为工作伙伴,又成为生活伙伴。之后我离开报社。我听自己这样说,感觉我去报社是为了找对象的,我还以为是去找工作的呢。
即将和大家聊的涉及到我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做父亲的这十几年。此刻我会想起闲空——我孩子的小名叫“闲空”——更小的时候,上幼儿园或者刚上小学的时候,远远地走过来或者远去的样子:一个小小的人类,背着大大的书包,很可爱。那时候我会蹲下来跟他说话,很有耐心。
现在,他15岁了,比我都高了,尽管看着还远远不是个大人,但我明显没有那么耐心了……很明显,我对他的期待多了,可能我的身体也有点阴虚火旺……
那个说我们“戆督”(傻子)的是我的表弟,他是个性格鲜明的人,我其实很喜欢他的性格,也很佩服他在现实中的很多能力。我很清楚,我变不成他。我和尤力卡只能作为在很多亲友眼里不切实际的人,作为夫妻,作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尽力合作,努力把日子过好。
还记得当初,我和尤力卡提着背包,毫无惧怕地走进医院。我们决定不请任何人帮忙,独自照顾孩子。出院时,我们各自瘦了20斤。这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该怎么养育这个孩子?
我们希望找到新的办法,不同以往的办法。十五年过去了,孩子的变化让我们相信,儿童教育理论不仅只是写在书上的,而是可以在生活中,在孩子身上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把意想不到的更好的自己“生”了出来。
熊乾佑:曾任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记者、编辑。新西兰执业针灸师。闲空爸爸。
【分享时间】
2022年11月12日
(周六上午9:00——12:00)
【分享场所】
滁州生活社区,具体待定。
【分享说明】
费用:269元/人。早鸟价169/人。
(11月9日22:00前报名)
【温馨提示】
讲座不适合孩子,请勿入场。
关于儿童教育,孩子知道的越少越好。
【报名及咨询】
何媛:13615602510
微信号:heyuan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