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体会到妹妹的柔顺和甜蜜——有关孩子阅读的聊天(一)

文摘   生活   2024-04-11 05:44   新西兰  
读书这种事,也需要反复琢磨,才更有味道。

好友SP君


尤力卡,想向你找一个适合13岁孩子的书单


SP君:尤力卡好!求助:我家老二,妹妹,十三岁了,现在书荒,我对这个年纪可以看什么书不太有概念。这两天去书城,看的是青春校园小说。姐姐(十九岁)现在挺爱看书,所以妹妹有个比较好的氛围,但是现在缺乏书单。所以,想向你找一个书单


尤力卡:你之前就问我了,心里一直挂记着。最近事情有些多,前两天才找出一套想推荐的书,但弄不出书单,这套也不知道是否适合(拉塞玛雅系列。见下图)。闲空13岁时,因为疫情滞留中国,由熊教他中文,看的多是熊选的认字书。现在回来,功课非常忙,也不怎么看课外书了。我也希望他可以养成看书的习惯,姐姐现在看什么书呢?


拉塞玛雅系列

另外,你可以告诉我,你感觉妹妹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对书单的期待是什么?我也可以根据你的情况看看什么可以推荐

SP君:尤力卡,你那么忙还回复我,很高兴。

尤力卡:其实是我不好意思,拖了很久。我正好也借机整理一下。总体的感觉是,阅读这件事其实是非常个人化的,所以我会观察孩子目前的状态,成熟度,以及可能会喜欢或者需要看什么?因此,需要你观察一下妹妹,然后说说你的结论。

我推荐的这套书,作者我采访过,他的书在瑞典和欧洲非常受欢迎。我自己和闲空都看过,所以我才推荐。一般来说,我不会推荐我自己和闲空没有看过的书。

之所以说观察孩子,或者体会一下孩子需要看什么书,我是有所指的。比如,有一本《佐贺的超级阿妈》是闲空四年级时我选的。里面有我看重的,老奶奶(书中的阿妈)朴素的智慧,同时又很有故事性。闲空很喜欢。

我所说的“朴素的奶奶智慧”,比如佐贺的同学都上课外兴趣班,但佐贺的阿妈没有钱,她就告诉佐贺,跑步吧,跑步不需额外买什么,只要有鞋就可以。佐贺就听阿妈的话,高兴地跑步了。我很喜欢这种朴素乐观、不刻意的态度。你在阅读的时候,能感觉到这位阿妈非常乐观,有她的智慧。

还有,前两天,我发现闲空又开始重新翻看《格林童话》,这很有意思。我一直觉得,读书不要贪多,有些书可以反复看。特别是一个人长大一些了,可以把自己小时候看的书,重看一遍。他会发现,他看到以前没有看到的内容。这种体验是很有意思的。这样一来,他的思考会奇妙地升级,不信你自己可以试试。很像你遇到一位老朋友,你欣喜地发现他身上有你以前没有发现的特别之处,你会特别喜悦。

我自己常常这样。我小学一年级时看过一本书,我到现在都会常常拿出来重新看,这本书是《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我特别喜欢。每次看,都会想起我自己小时候看这本书时的感受,它帮助我深入。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非常个人化的经历,不一定适合你和你的女儿。但因为我是这样的,一定程度也会影响闲空

再比如,我还会经常重复看一些绘本……这个过程,我感觉到的是一种与书保持一种美好的感觉。


前两天闲空重看《格林童话》时告诉我,他发现《格林童话》是一本很奇怪的书。我以前没有发现。”他给我读了几段,我一听心里就特别高兴,因为,那正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不太说正常人说的话。

所以,书少而精还是有好处的。书架上的书少了,孩子自然就会重复看。

前些日子,我还想到,等忙过这段,我和熊可以搞成人读书会。就是读很少的书,但都是精心挑选的,有意思的书,慢慢读。我首先就会选择几本绘本,我一直保留着几本很特别的绘本。哪怕这些年我总是搬家,但我都会保留它们。这几本绘本,到我老了,都会反复读。比如,我特别喜欢《派老头和捣蛋猫》这个系列的绘本,有机会我可以讲讲这个绘本,特别适合大人看。

我读书一直很慢,非常慢,但读得很享受,读着读着发现其中很多秘密,而这些秘密,都对我现实的生活起到实际的引导作用,这是非常有独特的体验。感觉特别愉悦。


SP君:哇,太棒了。读书会,很期待。我现在也在做读书会,带得有些吃力,因为我想深入,而不是停留在获得一些知识,观点。

好友SP君


整理时,忽然感受到妹妹的柔顺和甜蜜


过了一天。


SP君:尤力卡好。这是我家妹妹曾经喜欢的一套书:《奇先生,妙小姐》。现在不看,但总会说她喜欢。感觉是喜欢一套一套收集齐。这本书看过好多遍《下乡养儿》。比较喜欢莉兹·克里莫的书。《你今天真好看》、《一见你就好心情》。日本露露茶《正能量企鹅》系列。父与子》

现在爸爸给她订了《博物》,她都会细细地看。三年前带她去书城,她选《逆行天使》这两次去书城,基本上是电视里流行什么,相应的小说她会好奇,比如《繁花》、《偷偷藏不住》,这两本书我拿不准,觉得是环境的影响。


每年假期,爸爸会准备两箱书,她基本都看过,可惜我记不得名字了《你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冬牧场》这么梳理一下,觉得妹妹有点急躁了,她喜欢的书,我都没怎么看过。但是,刚才整理,翻了一下,忽然感受到妹妹的柔顺和甜蜜。心里松动了一些。尤力卡,谢谢你。

妹妹现在在家教育,没有太多机会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好处是和姐姐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她和姐姐差6岁,但两个人玩得挺好。妹妹认为姐姐是她最好的朋友。但是,你问的,妹妹会喜欢看什么书呢,我还得再体会一下。

姐姐现在看的是《梦的解析》、《罪与罚》、《瓦尔登湖》和纪伯伦的一本散文集,姐姐现在看书有点儿快。

尤力卡:推荐书,真的太难了。感觉两个孩子都看了很多书,真的很好。这些书,我很多没有看过。我要如何推荐呢?我看的书,又不适合孩子。

我以前在报社时,会有出版社寄书给我,我有一个原则:主动寄来的,我必须自己看过,并且保持绝对自由选择的权利。能接受的出版社可以继续寄,不接受的可以不寄。另一类,也是我主要的方式,是我看到了,觉得可能不错,会向出版社要样书,样书寄到后,我一定要自己读过。通常,这样的方式效率比较高,帮助我发现好书。

现在,我确实难住了。一方面,闲空这三年看的书不多,他自己会到当地图书馆看书。而现在他回到新西兰,看的又是英文书。事情一多,英文书也看得少了。上课老师教的那些都来不及看。而且这次回来,对他的英文要求提高了,很多英文他都听不懂,看不懂,他说:“妈妈,我发现我的英文是孩子英文。”所以,他回来到现在,都在慢慢适应。

在他看的不多的书中,有几本是我选了看过后,再到图书馆找英文书借出来。只能这样。他自己还没有主动找书看。家里的书,中文的,是我们十几年前从中国带回来的,很有限。英文的,我和熊不看,自然对闲空的影响也就越来越有限了。这是海外生活的困境。不太好玩。

先回应简单的。姐姐看的书,感觉已经很有自己的想法,也很有深度。而且你说,她喜欢读书,多好啊。她几乎可以同步成人阅读了。

SP君:没想到这么快收到回复,真高兴。你们真了不起,这么不容易的情况下,还给闲空保持阅读的可能性,所以我觉得不是你说的他读的少,是读英文的多吧,而且,因为特殊原因,更多地投入到实际生活中。

尤力卡:妹妹看的书,我都没有看过。粗粗感觉了一下,《繁花》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角度也很特别,但可能有太成人部分描写(我没看过),感觉对于妹妹来说,过于成人化。当然,这本她已经看完了。在我们家“书报审查制度”一直是保持的。不一定适用他人,你再感觉。

其他的,我感觉都很不错。《博物是本杂志,孩子大了,家里订一些杂志,我觉得是再好不过的了。我小时候就是看书,看杂志,特别幸福。


我刚刚到网上看了一下《博物》,我想象自己小时候,可能不会太喜欢看这种,太用脑的,知识性的杂志。但如果家里有,对我没有阅读期待,也许我也会看看。所以有提供,不期待,没有压力,就特别好。有大人喜欢看,这个热情会感染我。


SP君:哈哈,我对《博物》也是这种感觉。不过爸爸喜欢,就提供了。

尤力卡:特别好。这就是我说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1,家里提供(以大人阅读为主,孩子可看可不看,但家里有)。2,针对孩子个性,按需提供。


尤力卡


假如是我这样的小孩,父母要给我买什么书呢?


尤力卡:如何按需提供呢,这就需要观察孩子。我举我自己的例子。不太喜欢纯知识性的书,喜欢有人,有感情的。对待我这种小孩,就需要这种书。埋藏在我内心世界一堆的感受,都可以通过阅读,发现、表达,体会,咀嚼。

除了有人物的这种,我还喜欢深入思考的,对人生有启发性的,小时候就如此。那么,假设是我这样的小孩,父母要给我买什么书呢?


读书这种事,很像练功,需要一点点琢磨。如果有人是再好不过了。这就叫“如琢如磨”。除非是那种小孩,天生就“无需扬鞭自奋蹄”。熊应该属于这种小孩。闲空小时候是这样,但现在,好像他对外部世界更感兴趣。玩累了,才会想到看书。

所以,推荐书这件事,真是太不容易了。最好有那样的地方,每一本给孩子看的书,都经过大人的精心挑选,都是精品。然后由孩子自己进去随便挑。这样就比较好了。


SP君:看了你的回复,我很感动,原来站在别人的靴子上,是这样做的。感觉自己真的要慢下来,慢下来,再慢下来。

尤力卡什么意思?感动什么?

SP君:我们常说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很多冲突就没有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它往往是概念,我并不知道怎么做。这次因为请教你书单,你问我妹妹看过什么书,喜欢什么书,我去看的时候,就有了一点点和她连上的感觉,不像之前就在自己的世界里着急,以外界的标准要求她。然后你刚才的思路就是,如果自己是这样的孩子,我父母要给我买什么书呢”。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就有了鲜活的连接了。心里也不那么着急了。尤力卡,如果你以后办学校,图书馆就是这样办吧。

尤力卡:你说得太好了,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感受,与他们连接。至于你说的图书馆什么的,要真有那一天,就太好了。


我一直觉得书是死的,写书的作者是活的(哪怕作者已经去世)。所以,需要我们与书真正地连接,然后带着孩子一本本接触,抚摸。你说如果我有图书馆,我可能会选好书,然后采访作者,孩子们坐在下面观看采访,然后他们可以向作者提问,自己去感觉与哪个作者、哪本书有缘。目前没有这个条件,但至少家长、老师先自己与书连接。


SP君:以前只是简单想,书后面是一个鲜活的人,透过书和作者交朋友。而你说带着孩子一本本接触,抚摸,真好。


尤力卡:啰嗦了这么多,我得落实一下,要做些实际的推荐,不能这样天马行空的。我想到我可以为此做一些事,以满足你这位老友的一点需要。能力有限,只能满足一点,还不一定能做到。容我想一想。


SP君:你的“啰嗦”我都喜欢听,大概我就需要这些啰嗦,不然脑子里的需求如跑马场,经过你的啰嗦,我落下来一点点了,才体会到妹妹的柔顺和甜蜜。


尤力卡:你客气了,其实我是了解你的,你做事很用心,认真。


未完,下期继续!


欢迎留言或写信。

xinshijie1010@126.com 

回应来信会采用匿名刊登方式,希望大家理解。

平凡人王崇和她的朋友们
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要过好每一天是不容易的。王小波说,人生很长,所以一定要与有趣的人在一起。而我则常常感慨人生很短,所以要把时间花在与真正心灵的朋友相交。和他们在一起,向他们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