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持续前进

文摘   2024-07-06 13:49   新西兰  
尤力卡

我愿意持续前进

不写公众号的日子是最日常的日子:看书、思考、家务、对话、适当娱乐……不是没有困惑和低潮,只是它越来越不能成为我的主体、主流情感。


我们的人生就是在这些平凡的日子中被逐渐塑造的。我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我从一个有着自己想法的小女孩,成为一位中年女性,如果一切顺利,在未来我也会迎来属于我的老年生活。我已经想好,到那时我依然会书写,写一个老年女性的思考与实践,希望与我有缘的人继续与我一起探讨交流。这些想法是我写下这篇标题的真正意思:我愿意持续前进。


在回应上一期大家精彩留言之前,先插一段今天早上闲空与我的匆匆对话。


闲空:昨天我收到一位中国同学的微信留言,她告诉我,她马上初中毕业了,马上中考了。我回复她时间过得真快。她告诉我,她妈让她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放松心情。

我:你告诉我这些,你发现了什么?


闲空:我跟她说,“你可以跟你妈这样说,‘我知道你很在意我,希望我稳定发挥,我都收到了。但我发现,如果我脑子里掂记着你对我的在意,可能会让我更紧张。’

我:真是新一代,你们已经捕捉到她妈妈背后的情绪。她怎么说?


闲空:她说,她还不如现在就把自己杀了。

我:看来,她心理压力真的很大。你怎么回复?


我说,“这可不能乱说。不过,你和你的家人好像都把考试看成‘夺命关’。不可否认,这些考试很重要,但我想说,中考、高并不能决定你的生活,你的生活由你自己决定。”我还对她说,“其实,考试结果是固定的,题目已经出来了,你只是现在不知道。这些题,你能做的不能做的,大多也已经是事实了。这两天你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我:你这样说,她感觉怎么样?


闲空:她觉得很有道理。

我:那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中考、高考为什么不能决定我们的人生?因为确实很多人认为,这两场考试很重要,可以决定去什么学校,找什么工作,过怎样的人生。


闲空:那要看怎么定义“人生”了。人生不是完成一个目标然后匆匆忙忙奔向下一个目标。难道考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就是人生吗?

我:你也是这样对你同学说的?她怎么回应?


闲空:她谢谢我,感觉轻松一些了。

我:很有意思。那人生是什么?


闲空:我上学来不及了,拜拜。

我跟了出去,为他拍了重复的没有创意的上学背影。


闲空:你又要拍我上学的背影?

我:是的,你要迟到了。要高兴!

闲空:我跑去学校,来得及。我现在耳机里听的是我自己写的歌。

……


我等着闲空告诉我他如何定义人生。当然,我也没那么认真。也许他也说不出什么,那只是他当下的灵感。不过,以我对他的观察,他对自己的生活既清楚又模糊。有时作业很多来不及做很烦恼,完成之后又感觉良好。


他的生活相对固定,每周除了上学,一周一次钢琴课,二次武术课,一次乐队排练,一次与同学滑冰。除此之外的课余时间是完成作业和刷外墙,做一次晚餐,每日洗晚餐餐具,每周送/收垃圾桶,洗垃圾桶。


小绿垃圾桶是厨余垃圾桶,不收费,一周收一次。蓝色大一些的垃圾桶是生活垃圾,一周收一次,一次收费约人民币30元。还有一个更大一些的绿色可回收垃圾桶,隔周收一次,不收费。所以,遇到有可回收垃圾桶时,要运三个垃圾桶去路边。这项工作由闲空负责,从家到放垃圾桶的路边粗略估计有三、四百米的距离。他因此将小时候玩的平衡车开发出来,成了倒垃圾专用车。这项开发确实高效省力,令邻居羡慕不已。

晚餐时,我们又聊起早上关于考试的话题。这一次,熊也在。

……

我:我等着你说说,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什么?我不否认,一些考试是很重要,但它不能决定我们的人生。以我现在的理解,人生很长,而考试很短。人生并不仅仅是狭义上的上学,而是人生即使不上学你也在学习,你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每一发生的具体事件,都是在提醒你,你在学习。

熊:所以人生只要糊里糊涂过就可以了,因为都在学习?


闲空:人不可能一直糊里糊涂的,总有一天他会发现“我靠,怎么回事。”那就是他要学习了。

我:你说得很好。这样说来,人也不一定要上学,要考大学。


闲空:对啊,没有人说一定要上学。

我:那你为什么上学?


闲空:因为我选择上学,这对我来说是一条正确的路。

我:这很有意思,你一方面说人不一定要上学,一方面又说你选择上学。


闲空:前两天,我听K(闲空的一位朋友,比他高一个年级)说,他要成为百万富翁,30岁退休。我听他这么说的时候,我就在想,百万富翁,现在不是很多人都是百万富翁吗?

我:你不是百万富翁,K也不是。所以,我还没有太明白,你这样说的意思。


闲空:我问K,那你成为百万富翁了以后做什么呢?

熊:这个问题问得好。


闲空:我感觉这样的人生目标有点小,因为赚完了钱,不干点什么,人生不是很无聊吗?

熊:K怎么回答?


闲空:他说他买股票。我挺佩服他的这种坚信的,只是我觉得这没什么意思。以我对他的观察,他能实现他的目标,只是在我看来这样的目标还是有些简单了。

熊:你说这个目标有些简单的依据是什么?


闲空:他没有思考过人生的意义。E与我(E是闲空的朋友,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的同学)都同意,钱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熊:什么事情对你来说是有意义的?


闲空:对我来说有意义的事就是对别人有益的事,而且是我能够四两拨千金地做到。比如,我开启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能逐渐帮助一个地区的经济越来越好,通过这个项目有些人会注意到我,会听取我的一些建议,我会进一步表达我的想法,然后有更多人注意到我的这些想法,把他们的思考,他们的能量加进来,让这个想法更完善,更有力量。或者我写一本书,这本书能帮助别人。

熊:所以,你想影响一些决策?你具体有所指吗,比如是中国还是?


闲空:等我能这样做时,中国肯定已经更强大了。中国的一个好的政策,会有很多国家效仿。所以,我指的是中国。

熊:所以,你想成为一名公务员?


闲空:我想走一条不同的路。我不想成为公务员,我想有机会被邀请,他们愿意听取我的一些建议。

我:你说的这些,是你很确定的想法吗?


闲空:我现在还不能确定,但做有意义的、对他人有益的事是我确定的。

熊:他现在还不到年龄,但这样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好。

我:不过,好像之前问你对未来的想法,你也表示了类似的想法。

……


这些只是我们家日常生活对话,它不能说明什么,也不能代表什么。我之所以记录这些日常对话,是因为我意识到我们已经很难有机会看到和了解当下青少年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讨论些什么。我想提供一个窥视的样本。


正如熊说的,闲空还只有16岁,对自己和未来有很多不确定。但与家人聊天,表达自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理清过程。说着说着,他对自己的认识也会慢慢地清晰一些。我和熊都知道,一个年轻人,要想对自己有所了解,可能要到24岁25岁的时候,慢慢长吧。人需要慢慢长大,这也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原因——慢慢成长。


尤力卡

母职工作究竟是什么工作?

回到上期大家的留言,大家的留言都很好,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留言。真诚邀请与这个公众号有连接的朋友,多多留言。自我表达很重要也很难得,尤其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正的反馈和交流,是当下生活、工作变得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我会就此做相关分享,先邀请大家珍惜每一次表达的机会。重要的是,它促成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激励人们共同探索,提出问题,并对生活产生新的认识。

先回复张建英的留言:我在想做父母的到底要对自己做什么工作,能做到像你和熊一样的思维缜密、界限清晰地循序渐进地持续投入如此细节琐碎的养育。
尤力卡:这是个非常好和重要的问题。我把问题拆分了一下:1,父母工作究竟是什么工作?2,我们何以可以如此持续地投入到琐碎的养育中。

我先回应相对容易的:我们何以可以如此持续地投入到琐碎的养育中。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日常生活就是琐碎的。即使不养育孩子,我们也是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度过一生。养育孩子是一大部分人的生活内容,如果不能认出日常生活的琐碎的本质与价值,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我们会虚度一生。

从个性看,我厌恶所有的琐碎,除非我找到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早在我幼儿园时代,我看到照顾我们的女教师们常常在一起窃窃私语地闲聊,我就心生厌恶,心里做了决定,不像她们那样活。

生了孩子后,我很快意识到,上几代人对家庭生活和养育子女的看法与做法,存在着根本性的偏差。尽管那时我自己所知有限,但它依然不影响我的结论与信念。我这样说,并不是想表达,我想站在上一代,上几代的对立面,我只是要确立符合我自己的,当下的思想和行动指南,并且坚定把生活当成课程来学。这样一来,所有的日子,就不再是琐碎的,而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我也因此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我所遇到和所做的事情中。非常有意思,当你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日常生活中时,你会很快发现事情不仅仅是事情了。

现在,回到第一个问题:父母工作究竟是什么工作?
这个问题比较大,我从符合我的角度切入:母职工作究竟是什么工作?

生了孩子后,我就知道,我有两份全职工作:母亲、记者。
是的,很多人可能没有辨识出来,当我们有了孩子后,我们的第一份工作是母亲。这是一份完完全全的专业的全职工作,岗位要求之全面和强度超过很多工作(24小时,全年)。下面是我正在筹备出版的新书的部分目录(暂定,以出版时的版本为准),从这部分的目录中,你就可以看出,这份工作的岗位描述与要求。

……
第四章 新生儿须知
疫苗问题:提前了解和选择
新生儿的坑和我们翻的车:新生儿游泳和按摩
……
每日生活会议
找阿姨:目标和主要任务
观察的习惯
毯子魔力与成年人抖腿
……
新生儿是一张白纸吗?
新生儿须知:保持安静
在户外睡觉,看更大的世界
新生儿对世界的结论
新生儿照顾的大原则
新生儿的环境布置
……

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是孩子婴儿期的照护内容。如何穿衣吃饭,几点睡觉,何时独自睡觉,如何管理青少年,如何与他们的“错误”一起成长,如何面对自己的困惑与无力……


家庭是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如何与另一半相处?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另一半的局限与不足?如何在持续的生活中保持爱的可能性?为什么要这么做?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缓慢而持续地建立符合自己心意的家庭文化?母职工作的本质是什么?……


不要被这些问题吓到,我只是出问题,思考它们,我没有答案,我活在探索这些问题的喜悦中,我在建立自己的精神习惯。


这样一来,你们可能已经理解我对读者小白兔的留言了。

小白兔:古稀之年的我仍一直在关注王崇的育儿经验,那是多么棒的学习,感觉自己很幸运,虽然我自己已经不需要,但适时传播与人分享。

尤力卡:谢谢你持续地关注与学习。你说得对,我们都是幸运的。持续学习正在建立我们的精神习惯,这个习惯在当下和未来(面对年老议题时),对我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已经表明,真正让人获得健康的条件,除了营养、身体锻炼和物质环境外,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性地发展自我潜力,为自己的生活持续深入地求真和探索,让自己有信心有意义地处理人生经历和日常生命任务,即你相信什么,你实践什么,是健康的更重要的条件。


尤力卡

新书出版合同已经签订,未来你们会见到这位出版编辑


好消息总是放在最后。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与全力支持。在短短不到5个月的时间,我和熊的第一本书的出版合同已经顺利完成。这期间有很多朋友、师长向我们推荐出版社。最后,我们选择了在2024年2月24日公众号文章书稿终于写完了——致出版社编辑的邀请信(一)发布当天收到的一位出版社编辑的邀请,并与她所在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


这是一神奇的过程。这位编辑在之前并不认识我们,她与公众号一位我们未曾谋面的读者(也许见过,但微信号认不出,我们目前与其仍保持未知状态互关微博多年,这位读者看到文章后,@编辑(他们之间也未曾见过面,但对彼此有印象。至今仍未谋面。)很快,这位出版社编辑在当天关注了我们的公众号,把公众号所有文章看完,并在当天写邮件给我,向我们发出真诚邀请。


经过数次微信联系,我们与这位年轻的出版社编辑建立了很深的连接,并感觉彼此“早已相识”。最终,我们邀请她做我们第一本书的出版编辑。这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双向邀请,我们期待着新书出版,我也已经知道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几位至今未谋面的人会与大家一起见面。不见不散!


欢迎留言或写信。

xinshijie1010@126.com 

回应来信会采用匿名刊登方式,希望大家理解。

平凡人王崇和她的朋友们
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要过好每一天是不容易的。王小波说,人生很长,所以一定要与有趣的人在一起。而我则常常感慨人生很短,所以要把时间花在与真正心灵的朋友相交。和他们在一起,向他们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