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中国钢琴销量暴跌,钢琴培训受到重创,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选择让孩子学钢琴,或者学乐器。又,常常有人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我以为这都是好消息,说明真正带着兴趣,发自内心的意愿去尝试,去为之付出热情的学习开始了。
接下来的这篇文章的内容,发生于2017年左右,可能在现在这个时候分享,刚刚好。内容摘自即将出版的新书,行文风格保持部分书稿风格,截取片段难免影响阅读体验,还望谅解。
这篇文章是年前就说好要与大家分享的,正好也可以此文,作为写给出版人的第二封邀请信,大致介绍我们书稿的部分片段。
尤力卡
尤力卡:关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如何培养?何时让孩子学习乐器?如何让孩子爱上练琴?……
这些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也是我常常被问到的。我个人的经历没有什么代表性,但我也很愿意与大家交流。
实际上,我自己并没有遇到这些问题。原因是我一直认为,关于孩子具体的兴趣爱好培养,从哪里开始,在何处结束,主要还是依据孩子的个体需求,家长过多介入或干预,往往会两败俱伤,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但孩子毕竟不能养育自己。养育孩子是家长的工作,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上,家长提供可能的兴趣土壤也是很重要的。
我自己什么乐器都没学过,这一点是有些遗憾的。当然,我现在依然可以学,只是目前学的动力不足,也就不强求自己了。
只是我清晰地记得,当看到一位德国音乐老师,兴致勃勃地从行李里拿出100多种大大小小乐器时给我的震撼。如果在我成长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位老师,看到这么多琳琅满目的乐器,我怎么也能爱上一种吧。
所以,培养孩子兴趣的关键是,要么家长自己本身就有兴趣,要么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带着热情的好老师和恰当的乐器,以激发他内在的兴趣。
之前与大家分享过,闲空从小情绪就很稳定、饱满,对很多事都很有兴致。(这部分的具体做法在书中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和解释,伴有案例与图片配合,一学就会,请勿焦虑。已经有很多人学会了,并且实测行之有效。)对于这一点,我更多地把这一特质归结为一种每个人内在的自然现象,即孩子(包括成年人)天然有不断更新、探索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与动力。
因此,真正的兴趣“密码”在孩子那里,但是成年人如何做,会影响这个密码的启动。照顾好孩子的心理环境、生活环境,使他不被打扰,有大量自由专注“工作”的空间和时间,是孩子启动密码的钥匙。
现实生活案例很多,我想到我们家购买钢琴的经历,在此分享仅供各位参考。
闲空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安排了小提琴课。事实证明,他最终没有与小提琴结缘。具体原因无法确定,只知道同班孩子普遍不太喜欢当时的小提琴老师。我还记得他第一天把学校里的小提琴背回来时的兴奋,很快,这个兴奋劲就不见了。
四年级的时候,班上陆陆续续有同学学钢琴私教课。闲空说他也想学弹钢琴。我们听到他的这一说法,没有任何行动。原因是我和熊都不会弹钢琴,同时我们也不太确定闲空说的想学钢琴,是什么状态,持续多久。所以,我们只是在言语上支持他,“想学钢琴很好啊,你是怎么知道你想学钢琴的?”
闲空告诉我,他们班上有好几个同学都在请钢琴老师学琴,班级里也有了一架钢琴,他弹了弹,感觉很喜欢。“我也挺喜欢听钢琴曲的,那你可以在学校自由地弹那台钢琴吗?”“当然可以,我现在放学后,回来有些晚,就是在班级里弹琴。”
我们对他提出的想弹钢琴的想法,仅停留在口头鼓励,其他的什么也没做。
闲空提到的教室里的钢琴,是一架非常老的钢琴,但据他说,钢琴的声音基本是准的,就是琴键有些松。自从他与我们说过后,我观察他,确实每天下午都较之前回来迟些。那意味着,每天放学后,他都会留在教室里弹琴。那时的他,什么都不会弹,但就是有兴趣。
由于他每天弹、每天弹,以至于弹琴的声音影响了放学后的教师会议。主班老师——一位闲空非常喜欢的年轻女教师,某天温柔地对他说,“你是否愿意每天在学校里弹半个小时,这样既可以练琴,又不影响教师会议。”闲空愉快地答应了。
尤力卡
闲空与班主任老师的对话,我是在半年后才意外地知道的。机缘是有一次,闲空说,他每周三下午放学后,都会去邻居布兰达家弹钢琴,并且已经去了大半年了。当我们听闲空给我们介绍他与布兰达太太家的故事后,我和熊感到既意外,又搞笑。
邻居布兰达(Brenda)太太是一位非常友好的菲律宾人(很可惜,当我们经过三年疫情再次回到新西兰时,周围的邻居已经搬走大半了。Brenda家也已经搬走。),她家里有两个男孩,两条大狗。她常常热情地邀请闲空去她家玩。意外地,闲空发现布兰达家有一架白色的三角大钢琴。
“请问,您家里谁弹这架钢琴?”
“没有人会弹,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学习钢琴,但他们好像只对狗感兴趣。”
“我可以每个星期三放学后来你家弹琴吗?”
“当然可以,非常欢迎。”
这笔买卖当场就成交了。
接下来的一年里,闲空雷打不动地每周三下午放学后,去布兰达家弹钢琴。布兰达家的两个孩子和两条狗则在院子里和谐地玩耍。
只是听凭在家里音箱中听到的《致爱丽思》的曲调,闲空很快将半首曲子弹了出来。当然,不能细听,当中有很多他自己的想象、发挥。但他的外行妈妈是听不太出有多少不同的。
“没人教你,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某天听到他弹后,惊讶地问。
“我以前吹过竖笛,我就想钢琴的键盘其实就是横过来的竖笛。妈妈,你和爸爸再商量一下,能不能给我请一位钢琴老师?我真的很喜欢弹钢琴。”
现在,距他第一次提出同样的需求一年后,这笔买卖也成交了。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期待。而我也更加确认,天底下最容易的事,就是自己想做的事。
想象一下,如果他第一次提出想学钢琴的请求,我们就立刻满足,并且开始盯着他学习,会是怎样的景象。
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租一架钢琴还是买一架钢琴。
尤力卡
我们决定买一架钢琴。没想到,麻烦来了。
我们带闲空去琴行看琴,尽管里面也租售二手钢琴,但他的注意力完全被闪亮的新钢琴吸引。
我们预约了一家人家,他们家有一台成色不错的雅马哈二手钢琴出售。好不容易赶到对方家里,主人是一位英国男士,他还特地为我们当场弹奏了一曲。
致谢,出门。
“妈妈,我不喜欢那架钢琴,我想你们为我买一台新的钢琴。”闲空安静地表达着,脸上写满对这台二手钢琴的厌恶。
那之后,我们停止了忙碌地挑选钢琴的行动。给闲空的回应是:“我们既然想送一台钢琴给你,一定会选一个你喜欢的。否则,买了你也不高兴,这个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但究竟买哪一台,我们会参考你的意见,最终决定由我和爸爸决定。原则是,你不喜欢的,我们一定不买。”闲空很理解,表示同意我们的想法。
接下来的几天,我陷入到深深的思考中。
总觉得整件事,哪里出了问题。
一个星期后,好友伊莎贝尔来家里做客,看着客厅里安静地坐着一架钢琴。听着我讲述后来发生的故事,伊莎贝尔乐得前仰后合,说一定要“抄作业”。
尤力卡
要抄的作业是这样的:
某天早上,当我打扫马桶时,我想到一个问题:
如果,我的母亲或者家中其他长辈会弹钢琴,留下一架钢琴,并且功能良好,我会不会在现在这个时候再买一架钢琴?答案是确定的:不会。
如果,家中有一架可以正常弹奏的钢琴,闲空会不会对此挑三捡四?答案也是确定的:不会。他会像对待他们教室里的那架旧钢琴一样,欣喜若狂。甚至还会觉得家里的钢琴比学校里的好十万八千里。
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去拜访的那位男士准备出售的旧雅马哈钢琴,无论是音色还是成色,都相当不错。但是,只要把选择权交到孩子手里,他们就会这山望着那山高,忘记了最初没有钢琴的感受。
想清楚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我也突然有了灵感:
我决定为自己买一架钢琴!
闲空可以借我的钢琴使用,并且需要与我商量他可以使用的时间。
人一旦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老天就会为他打开通往目标的大门。很快,又一架二手钢琴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它是一架美国产的雅马哈钢琴,钢琴的主人是一位高中女生,她们一家从美国移民新西兰,这架钢琴就是从美国运来的。现在,女孩大了,爸爸决定送她一架新钢琴。钢琴外观是全实木棕色,是我非常喜欢的颜色。一看到它就知道,我将是它的新主人。
如何向闲空说明我改主意了,决定为自己购买一架钢琴?
如何处理成年人的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我决定这样做。
在购买钢琴之前,我向闲空郑重道歉,“很抱歉,之前说好给你买一架钢琴,我无法兑现承诺了。我真诚地向你道歉。
“我知道你一定很失望,也很生气,我很能理解。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你可以不原谅我。但我真诚地向你道歉。”
闲空的确很生气,也很失望。我安静地陪着他。在我们家,一切的情绪都是被允许的,他是可以生气的。更何况,他生气的理由又是那么充分。相比之下,不生气的理由倒是需要费一番脑筋了。
可能是从小我们对他的情绪陪伴就很充分,所以闲空并没有长时间处在失望、生气的情绪里。他很快恢复了原有的状态。
过了两天,等他情绪平稳后,我对他说:“我很愿意与你分享我这样做的想法,你想听我说吗?……之前购买钢琴的过程,我感觉我们之间的想法还有不少的差异,我意识到在你这个年龄,让你来选择一架钢琴是不合适的。所以,我决定给自己买一架钢琴。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许多,我选择我喜欢的,你不用再为此烦恼,而我也不用担心你是否喜欢。你只要想想,是否愿意与我商量,在哪些时段借用这架钢琴。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我们家很快就会有自己的钢琴。你不是只能在学校弹钢琴了。”
这是一场完全由我自己独立思考、策划并且与熊取得共识的有准备之仗。
在与闲空谈之前,我就已经选好了钢琴。正式向他宣布新决定是在取钢琴的头一天晚上。那也意味着,留给他生气的时间不多了。
我和熊对待养育闲空问题的总原则是:要么不处理,要出招,一定要一举拿下。好听一点的说法是:遇到问题,先思考,后行动。想不清楚的,就先不处理。
接下来的一天,放学回到家的那一刻,我们听到闲空激动人心的尖叫声。“妈妈,我想跟你商量一下,我可以什么时候自由地弹这架钢琴?我太喜欢这架钢琴了。”
我说到做到,和闲空认真地商量他可以弹钢琴的时间。并且,错过了时间,他的确就不能弹了,只能等第二天同样的时间再弹。
……
这是闲空看到钢琴当天,一定要给我们弹他自己在学校和邻居家自行”研制“的《致爱丽丝》,并且一定要我帮助录像,并且一定要录钢琴盖子打开,看到里面琴键跳动的样子。录像2分半钟,有点长,请谨慎打开,以免受不了。
这就是伊莎贝尔要抄的作业。她是我在新西兰的好友,德国人,父母都是德国华德福学校的教师。我英语不好,她说着带德语口音的英文,借助熊的帮助,我们三人常常一起聊天,吃好吃的。
我们聊孩子养育,聊旧家具和老布(这是我和她的共同爱好),聊她的男朋友(她是三个孩子的妈妈,离异多年。)她是一名设计师,喜欢雕塑,擅长种蔬菜,热爱小动物,不怕苍蝇。
相比她而言,我的爱好乏善可陈。我爱看书,爱聊天,爱琢磨日常生活小事,爱清洁,爱观察美好的人和事物,爱开玩笑。这样一排列,我们倒也可以势均力敌、肆无忌惮地聊天了。
最主要的是,我们在很多问题上有着比较相似的价值观。
多年以后的一天,当闲空再谈论这架钢琴时,对话内容是这样的:“妈妈,你可以考虑一下,以后要不要把这架钢琴送给我,我真的很喜欢它。”
尤力卡
关于“如何购买一架钢琴”的故事即将进入尾声。
再后来,闲空希望我们为他请一位钢琴老师,我们才那样做了。只是由于疫情,闲空真正与这位老师学钢琴,前前后后加起来不到两年(每周半小时,遇到假期停课。新西兰假期非常多,每二个半月就有一个假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他自己在玩钢琴。
事实证明,闲空是真喜欢玩钢琴,很早就开始进行所谓的“创作”。走到哪里,只要看到钢琴,都会手痒地弹上两下。目前仍是这个状态,技术水平如何我不知道,但对钢琴的热情从未消减。钢琴对于闲空而言就是一个玩具。
2022年春节,我的爸爸和哥哥来家里做客,闲空弹奏了他创作的歌曲《为什么我还是不能回到新西兰》,以抒发他因为疫情滞留国内,不能回自己学校上学的遗憾。我想,钢琴也许会成为他一生的朋友。
尤力卡
尤力卡:继续介绍,只是学习了不多时间钢琴的闲空,又开始捣鼓什么了。
孩子一旦自己是愉悦的,他们就会自己创造出东西。
经过与班上几位同学商量,他们决定成立一个自己的乐队。
乐队成员有打架子鼓的,有弹吉他的,有弹钢琴的,还有什么都不做在旁边看的。就我的观察,这几位乐队成员都是初学者,但成立乐队的架势俨然很有“范儿”。
我是怎么看出来的?
他们花了很长时间为乐队起名字。
乐队在成立后不久,就在学校的草地上为全班家长进行了首次露天的演出。单曲演出。是的,只有一首歌。乐队成员在我家车库商议时,我还偷听到,他们很快就想戴上统一的帽子进行全校巡演,“然后,大家可以捐钱给我们。”
我不确定的是,演出和钱,他们更感兴趣哪一个。
当然,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他们自己修正了——想要成为一支专业的乐队,不能急着赚钱,还是要多多练习。于是,他们商议,每周三下午,到鼓手家车库去练习。
……
这是闲空与班里同学成立的乐队。这也是乐队第一次演出。由于当时没有电钢琴,我们也并不知道还可以租一台电钢琴。即使这样,充满热情的闲空依然没有感到遗憾,用头帮助同学顶架子鼓成了他的乐队首秀。这的确是“脑洞大开”。
2023年6月,疫情三年半后,我们一家再次回到新西兰。失学三年半的闲空再次回到他原来的班级。几位同学商议下来,又尝试在一起组成小乐队,排练、演出。鼓手和吉他手还是从前那两位。
尤力卡
与乐队平行运转的是我们家每月一次的家庭音乐会。
有一次,好友伊莎贝尔也报名加入。为了在音乐会上“大放异彩”——准确地说,应该是“不出洋相”,熊和闲空在家里猛练,他们要一起合奏。
音乐会当天我准备了小茶点和饮料,好友伊莎贝尔带来她的太鼓。她的三个孩子读中学了,觉得我们的活动太幼稚,拒绝参加演出,但也都悉数到场。估计还是甜点和饮料吸引来。音乐会在一片祥和友好的氛围中胜利开始,又圆满闭幕了。
我不会任何乐器,也不太会唱什么歌。尽管如此,我投入了我所有的热情欣赏他们,在旁边叫好。我很清楚,我是环境中的一员,是整个氛围不可缺少的“闲杂人等”。
尤力卡:我怎么会想出家庭音乐会的点子?这样一来,熊,我的侄子,闲空和我,就可以更自由地每个月演示各自学的和练习的了。其实我没有绝活,但我能欣赏和清唱。我更看重的是,在一个像我们家这样在“音乐细胞”上最普通的家庭里,如何创造与音乐在一起的家庭时间。
照片中,大家都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演出曲目。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第一位演出者由抽签决定,第二位演出者则由第一位演出者的灵感决定,即“点将法”。
被点到的人,多多少少有些害羞、紧张,但也很期待在大家面前演出。不信你也可以在家中体验一下,还是很刺激的。
这是熊和闲空合奏。
(还有很多照片,不一一登出了,给新书留一些想象的空间)
尤力卡
养育孩子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激发创造的艺术工作。诸如如何激发孩子运动,如何将家务工作变为家庭全体成员的福利……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琐事,也是最具创造性的家庭生活的来源。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让人难受的糟心事,让我们在书中坦诚相见。
尤力卡
闲空想和爸爸合奏,熊从来没有弹过钢琴,为了儿子,他也是拼了。
明日公众号预告
尤力卡,曾任上海《新闻晨报》23年职业记者,编辑。从业16年的妈妈。
熊乾佑,曾任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记者、编辑。新西兰执业针灸师。从业16年的爸爸。
尤力卡
如果,您就是那位与我们未来有缘合作的出版人/编辑,真诚地邀请您联系我们,让我们成为合作者,成为伙伴。联系方式见下方邮箱。也欢迎了解我们的朋友真诚推荐,感谢。
欢迎留言或写信。
xinshijie1010@126.com
回应来信会采用匿名刊登方式,希望大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