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联通世界 共创未来(附图片)——纪念《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签署80周年

教育   2024-12-07 12:00   天津  
1944年12月7日,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国际公约——《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在美国芝加哥诞生,这就是广为人知的《芝加哥公约》。彼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全球航空运输网络初具雏形,一套规范、引领和保障国际民用航空运输的法律制度恰逢其时、应运而生。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国际民用航空的宪章性文件,确立了国家领空主权原则,并规定了航空器国籍、航空运输管理、空中航行规则、事故调查和搜寻救援等规范国际民用航空活动的核心制度。《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其附件所包含的原则、规则和国际航行标准是各国民用航空立法的重要借鉴。时至今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决定成立的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保障全球民航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80年来,在《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保障和引领下,全球民航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预测显示,2024年全球将有3870万架次航班投入运营,旅客运输量达到49.6亿人次,货邮运输量达到6200万吨,总收入近1万亿美元。与经济效益相比,民航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影响更加深远广泛,已成为造福各国人民、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产业。
 作为国际民航组织创始会员国和一类理事国,中国始终恪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宗旨,深入参与全球民航治理,着力推动航空运输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自2004年至今,中国一直担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坚定支持国际民航组织战略目标的实施,积极参与国际民航组织标准与政策的制定。近年来,共有280余名中国专家以成员或顾问身份参与ICAO几乎全部专家组工作,主动把中国经验融入ICAO标准的修订与更新,在电子执照、高高原机场运行等标准制定方面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将为全球民航提供安全的空中导航服务。中国民航主动对接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国内法律法规规章体系,安全管理实践得到国际民航组织高度肯定,在普遍安全监督审计(USOAP)和普遍安保审计(USAP)中取得优异成绩。中国支持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分办事处(RSO)的设立和运行,为本地区民航业安全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始终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推动共同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航空运输规模、效率和服务质量稳步快速提升,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逐年提高,连续多年对全球航空运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截至2024年10月底,中国运输机场数量达262个,机队规模达4365架。中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38.3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0873.3亿人公里、货邮周转量288.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61680.9万人次、货邮运输量729.8万吨。中国航空公司开通定期国际航线697条,通航74个国家的140个航点,综合实力位居国际前列。运输航空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和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平均值分别为0.0016和0.01,分别为全球平均值的1/3和1/10,安全水平位居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中国民航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加快基于性能导航(PBN)、5G等新技术应用,空中航行服务效率持续提高,运输机队吨公里碳排放和机场每客碳排放分别下降至0.869千克和0.285千克,民航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80年前,54个国家的700余名代表在《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序言中写下“为了建立和保持世界各国之间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的伟大愿景。80年后,已有19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全球民航业对未来发展的共同信念始终如初。中国民航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及国际民航组织“不让一个国家掉队”的倡议,推动安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深化民航领域国际合作,与全球民航大家庭一道,携手推动民航业朝着更加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为实现80年前的伟大愿景共同努力。
 历经80年岁月洗礼,《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依旧充满生机与活力。作为现代国际航空法和国际民用航空秩序的基石,《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必将为推动全球民航业更安全的发展和构建更可持续的未来作出积极贡献。
 2023年6 月6 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左三)与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萨拉萨尔(左二)共同签署了更新的《中国民用航空局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关于亚太地区分办事处财务和行政安排的补充协议》。 
 1944年,来自5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芝加哥会面,起草了富有远见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芝加哥公约》),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际民航组织。图为《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签署会场。 
 1944年12月7 日,出席芝加哥会议的各国代表在《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上签字,前排左一为中国政府代表张嘉璈。
 2004年,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首次当选为一类理事国并连任至今。2022年,在国际民航组织第41届大会上,中国第7 次当选一类理事国。
 截至2024年11月7 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今年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0005.9 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2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8%。这标志着北京航空运输市场继2018年和2019年两度突破1 亿人次后,再次实现显著突破。截至目前,北京两场、上海两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均累计突破1 亿人次。
 2024年9 月19日,中国商飞公司一架C 919飞机平稳降落在西藏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这是C 919飞机首次飞抵拉萨,与正在进行演示飞行的ARJ21飞机相聚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我国共有25个高高原机场,占全球高高原机场(跑道长度2000米以上)总数量的50%以上。我国积极向全球分享高高原机场安全运行经验,推动国际民航组织完善相关标准和指导材料。未来,全球高高原机场运行将更加受益于中国经验、中国制造。
全文转载自中国民航报

语航学苑
语航学苑,英文名称:LinguA Study,是集语言学习、翻译实践、航空知识及课程辅导相关内容的推送于一体的学习类型的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