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发动机的中世纪,郑和是如何达到万里之遥的印度洋的?

文摘   2024-11-08 07:00   安徽  

在大明帝国时期,郑和曾率领一支规模宏大的舰队,多次踏上远航海外的征途。

郑和的宝船,被誉为“海上万吨巨兽”,这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好奇:在那个缺乏机械动力的中世纪,郑和的舰队是如何穿越狂风巨浪,安全往返于茫茫大海的呢?

此外,他为何会七次下西洋,这一连串的行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动机?


#1

subtitle
郑和的下西洋之旅共计七次,前六次均发生在明成祖朱棣的统治时期。
当时,明朝初建,虽然经过太祖朱元璋的严明治理,国力有所恢复,但似乎,并无迫切频繁派遣庞大舰队远航的需求。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朱棣皇位合法性的争议。
在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去世后,皇位继承问题成为焦点。
朱元璋一度有意立朱棣为储君,但最终选择了朱允炆。
朱允炆即位后,朱棣发动叛乱。    
守城将领倒戈相向,迎接朱棣入城。
当朱棣踏入皇宫时,迎接他的除了熊熊大火,还有朱允炆失踪的消息。
朱允炆是趁乱逃脱,还是葬身火海,这一直是朱棣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由于篡位,朱棣的皇位缺乏正统性。
为了掩盖这一事实,朱棣对外宣称建文帝朱允炆已自焚身亡。
然而,民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
朱元璋曾预料到朱允炆可能遭遇不测,为他准备了一个铁匣,内含剃刀、袈裟、度牒等物品。
朱允炆在朱棣攻入皇宫时打开铁匣,领悟了朱元璋的用意,于是化装成僧人逃离。
铁匣中还藏有一份地图,为朱允炆规划了一条逃亡路线,从水观到神乐观,最终会有一艘船在那里等候。
朱允炆按照地图指引,果然在水观找到了船只,乘船离去。
朱允炆的失踪,成了朱棣的一块心病。
他不断派人追查朱允炆的下落。
后来,手下李挺查得线索,曾有两名神秘僧人从鹰潭出发向南行去。
考虑到朱允炆曾见过世界地图,朱棣下令,大力修复和建造大船。    
这一举动,既源于他对朱允炆下落的执着追查,也反映了明朝自朱元璋时期就秉持的和平外交政策,即不依赖武力扩张。
为了建立以明朝为中心的国际体系,通过对外邦展示国威,郑和的西洋之旅因此应运而生。
在明成祖朱棣的鼎力支持下,中国国内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造船热潮。
历经四年的筹备,所建造与修复的船只总数,突破千艘大关,主要包括八桅马船、七桅粮船及多种客船类型。
明代末年,罗懋登所著的《西洋记》,详尽记录了郑和船队中各类船只的尺寸。
特别是郑和所乘坐的宝船,其长度达到四十四丈,宽度为一十八丈。
2004年,考古专家在南京龙江造船厂遗址,发现了一把标有“魏家琴记”的木尺。
这是古代工匠,用于标记自己所造商品的工具,它揭开了近年来关于宝船体积的谜团。
经研究确认,明代造船所用的实用尺相当于现代尺寸的31.3厘米。
据此推算,郑和的宝船高约55米,长125米,宽50米,其规模之大,近乎现代足球场的面积。
此外,曾出土的郑和船队木舵长达11.07米,进一步印证了这些船只的庞大规模。
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席龙飞指出,郑和的宝船长度超过100米,排水量逾万吨,是当时全球最大的木制帆船,这一数字在明朝堪称惊人。
相比之下,87年后才出现的哥伦布船队,仅由三只帆船组成。

#2

subtitle

1405年,朱棣派遣郑和远航西洋,但郑和的宝船究竟是何等模样?
以及,这支船队为何能屡次穿越狂风巨浪而平安归来?
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中世纪缺乏发动机的情况下,宝船的动力源自何处,使其能够抵达万里之外的彼岸?
答案:在于风。
郑和船队巧妙地利用季风,选择东北季风盛行的季节出海,往返周期为两年,与季风的周期相吻合。
由于航行区域,主要位于东风和北风主导的东北季风区,郑和的船队在前往目的地时,得以顺风而行。
对洋流和季风的精准把握,是船队成功远洋的关键因素。
例如,在遇到侧风时,船员们会调整帆的角度,以最大化利用风力推动船只前进。
在航行过程中,力量被分解为指向船头与船体前侧的两个方向,共同驱动船只前进。
面对逆风,船员们会调整船体与帆的角度,将力量分解为侧向与船头方向的推力。
其中,侧向的推力,因船体吃水产生的阻力而被削弱,而另一股力量,则继续推动船只沿船头方向前行。
为了克服逆风,船员们会定期变换船体与帆的朝向,使船只沿“之”字形路径行进,这种方法被称为“抢风行船”。
郑和船队之所以能够成功远航,还有其他关键因素。
在15世纪,尚未有卫星导航技术,那么船队是如何确定航行方向的呢?
原来,郑和曾在福建泉州清静寺招募了穆斯林海员。
这些海员多源自阿拉伯,精通航海技术和星相学,擅长在茫茫大海中辨识方向,如利用北极星导航。
值得一提的是,郑和的“郑”姓,是后来由明成祖朱棣赐予的,他实际上出身于穆斯林家庭,拥有阿拉伯血统。
这使他能够与沿途的阿拉伯国家人民顺畅交流,加上阿拉伯人卓越的航海才能,共同促成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此外,郑和的船队还装备了当时的先进武器,为航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例如,火砖是一种炸药包裹在纸中并压实而成的武器,经过浸毒处理后,其杀伤力极大。
火焰喷射器,则因其远距离喷射的能力,非常适合海上远程作战,这在与爪哇国(今位于印度洋地区)的冲突中得到了体现。    
郑和船队的船只设计,也独具匠心。
船舱内部设有多个分层隔板,便于货物的移动和船舱的维修。
即使某个舱室受损,也不会影响整个航程。
船身设计巧妙,尾部可以向外打开,使船头上扬,从而提高了船只的抗沉性能。
船身还包裹有类似盔甲的材料,以增强防御能力,抵御海盗的袭击。
综上所述,郑和的船队在当时无疑是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
正是基于上述诸多优势,郑和才能够多次成功下西洋,完成了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数量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海上航行。
在15世纪末,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前的时代,世界上曾涌现出一系列规模空前的海上探险活动。
这些探险,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明朝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还促使以明朝为中心、涵盖东南亚地区的华夷政治体系得以构建。
此外,这些海上活动,显著增加了明朝的朝贡收入,为明朝与多个国家之间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桥梁。    
据《郑和传》记载,郑和历经三朝,先后七次出使海外,足迹遍布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
后世因此常将“三保太监下西洋”传为佳话,视其为明初的一大盛事。
值得注意的是,苏门答腊与爪哇国现今位于印度洋沿岸,这足以证明当时探险所达地域之辽阔,以及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投稿 | 笔友

编辑 | 徽米工作室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点亮“  ”和徽米君说晚安吧!   

山水文史
每日跟新不一样的文化潮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