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皇子,他们性格各异,有的正直无私,有的沉迷享乐,而多数则忙于争夺太子之位。
然而,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橚却与众不同,堪称皇子中的一股清流。
他痴迷于植物研究,尽管人生历经坎坷,但其研究成果,对后世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朱元璋非常注重儿子的教育,登基前便聘请名儒教导他们,称帝后又在皇宫中设立“大本堂”,供太子和诸王学习。朱橚虽非天资卓越,但求知若渴,刻苦钻研,因此学到了丰富的知识。1370年,朱元璋将几位皇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9岁的朱橚被封为吴王,前往杭州。八年后,朱橚已长大成人,朱元璋考虑到杭州是国家赋税重地,且离南京较近,认为在此建藩不妥,于是将朱橚改封为周王,派往他的故乡凤阳。朱元璋的皇位来之不易,他通过起义从乞丐身份登上皇位,因此对皇权特别敏感,对儿子们严防死守。 然而,朱橚却违反规定,偷偷离开开封前往凤阳,此事被开封官员上报给朱元璋。这一行为触怒了皇帝,尽管朱橚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但为防其他藩王效仿,朱元璋不得不严惩。更糟糕的是,随着调查的深入, 当时,名将冯胜手握重兵,恰在凤阳,而朱橚的妻子是冯胜的女儿。这引起了朱元璋的猜疑:朱橚偷偷去见岳父,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建立军事联盟,还是密谋对付兄长,甚至是对付自己?五年后,尽管冯胜立下赫赫战功,但多次因小事违背朱元璋的心意,被朱元璋猜忌,最终无罪赐死。朱橚当年从开封前往凤阳的行为,间接为岳父冯胜埋下了祸根。一种认为,开封当时旱涝灾害频发,朱橚不愿吃苦,且认为父亲不会严惩,便擅自前往凤阳。另一种说法是,朱橚当时已在研究植物与医学,因缺少凤阳的植物样本而前往。云南当时尚未开发,百姓生活困苦,缺医少药,许多人饱受病痛折磨。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朱橚,他本就对医药感兴趣,认为医药能救人于水火。这本书小巧便携,记录了能缓解或治愈特定病症的药物及医学常识,语言通俗易懂。 它的出现,让云南百姓在生病后能迅速对症下药,对朱橚感激不已。因此,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和研究,拯救更多的人。百姓的耕田和庄稼常遭破坏,饥荒频发,导致“禾苗尽槁,菽麦无收”,人们只能以草充饥。然而,百姓难以分辨哪些野菜无毒,每年都有不少人因误食而中毒,甚至丧命。1. 他组织学者作为研究核心,大量收集、查阅资料。 4. 设立实验植物园,种植调查所得的野生可食植物,进行细致观察。朱标英年早逝后,朱元璋在选继位者时,直接忽略了其他儿子,立朱标的儿子为皇太孙。1398年,朱元璋的皇太孙朱允炆顺利继位,尽管他还年幼。朱允炆在登基前便已预见,年长一辈的叔叔们可能因手握兵权而不尊重自己,构成巨大威胁。在宫中,朱允炆分析道:大叔早逝,二叔遭人毒杀,三叔病逝,接下来便是四叔朱棣。但朱棣威望高、实力强,难以直接动手。于是,他决定先削弱五叔朱橚的力量,因朱橚与朱棣为同母兄弟,削弱朱橚可间接影响朱棣。朱允炆苦思冥想之际,朱橚的次子朱有爋意外地为他解决了这一难题。 流放至云南蒙化后,朱橚感慨万分,这已是他第二次来云南。他回忆起首次来此时,目睹穷苦百姓被病痛折磨的眼神,以及回开封后被人嘲笑为“草包王爷”的往事。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认为研究植物已超越其本身的意义。在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植物对他的重要性。它更像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远离朝堂,他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这同样是一种幸福。想到这里,朱橚擦干了眼泪,拿起毛笔,紧握笔杆,仿佛将命运的怨恨都倾注其上。 他在书的封面上,有力地写下了四个大字——“救荒本草”。150多年后,李时珍翻开了《救荒本草》,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其“颇为详明可据”。他借鉴了书中的材料和方法,最终写成了《本草纲目》。到了清代,百姓吃野菜不再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为了满足食欲。野菜甚至登上了帝王的餐桌,据说雍正每日必食野菜,他的儿子乾隆也是野菜爱好者。《救荒本草》共收录了414种植物,其中近三分之二是之前本草书中未记录的。与传统本草书籍不同,朱橚通过直接观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植物,并配以插图。这本书,在普及植物学知识和帮助民众寻找食物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救荒本草》还记载了一些消除食用植物毒性的新方法,如朱橚提出的用豆叶与有毒植物商陆同蒸以去毒。17世纪末,它传至日本,引起了日本学者的极大兴趣。朱橚“在植物园种植植物以观察记录”的方法,对日本植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科学史家萨顿,高度评价了朱橚,认为他的植物园是中世纪的杰出成就,《救荒本草》几乎是中世纪最卓越的本草书。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也认为,朱橚等人的工作,是中国在人道主义方面的一大贡献。在云南的第三年,朱橚得知了一个消息:他的兄长朱棣攻占了南京,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自立为帝。朱棣即位后,立即召回弟弟朱橚,恢复其原有爵位,并增加俸禄五千石。回河南途中,朱橚感慨地说:“看来,兄长待我比儿子待我更好。”上天眷顾好人,朱橚的命运因朱棣而改变,否则他可能终身留在蒙化。经历两次云南流放后,朱橚变得识时务,主动提出将三卫兵马交给朝廷。
投稿 | 笔友
编辑 | 徽米工作室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点亮“ ”和徽米君说晚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