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之际,苏妲妹初次踏入兰溪诗社,即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其言行举止中流露出与众不同的气质。
当日,她肩挎竹篓,身着淡青色纱裙,步伐轻快地步入诗社。
鉴于她年纪尚幼,众人初时并未给予过多关注。
然而,当她开口吟诗,众人皆惊,她的诗词造诣超乎想象,完全不像一个十二岁孩童所能达到的水平。
她吟诵的《临江仙·洞庭秋思》,字字精彩,句句深情,其中“群山叠翠映残阳,满江帆影共长天”的描绘,令人陶醉不已。
与会众人相互对视,眼中均流露出惊讶之情。
自此,苏妲妹名声大噪,与楚方玉及浙江四贤并称为“江南苏楚”,成为一代知名才女。
#1
subtitle
人们开始深入品味苏妲妹的诗词,发现其中蕴含着仿佛天赐的韵味,诗句超凡脱俗,令人回味无穷,忍不住反复咀嚼。
几位资深文人甚至感动落泪,他们预见江南将出现一位前所未有的词坛大家。
而十二岁的苏妲妹对此浑然不觉,只是谦逊地表示“能为先生们吟诗,实乃妾身之荣幸”。
她的谦逊,更加符合众人对她的期望,这小小的身躯内蕴藏着惊人的才华。
在随后的少女时光里,兰溪诗社,成为了苏妲妹欢聚的乐园。
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抱着竹篓的小女孩,而是成为了诗社中的佼佼者。
尽管出身平凡,但她的气质与举止都显得尤为优雅,与寻常女子截然不同。
村民中的阿娘曾形容,妲妹拈花时的姿态,如同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不胜收。
她吟诵词句时,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大自然中最动听的音乐。
阿娘还透露,尽管妲妹名声日隆,但她性格依然温婉恬静,从不轻视其他女孩,反而乐于传授她们诗词歌赋。
妲妹的善良与才华,使她在村中赢得了广泛的喜爱。
尽管有人告诫苏妲妹,需谨慎行事,勿让美貌与才华成为负担,然她依旧保持乐观纯真。
她坚信,诗词及所有知识应无私分享,对那些猜疑她的人,她仅以谦逊的微笑回应。
然而,苏妲妹的命运即将被历史的浪潮所颠覆。
#2
subtitle
朱元璋攻占江南后,为安定民心,下令全城张贴告示宣传利民政策。
但多数百姓不识字,无法理解告示内容。
此时,苏妲妹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四处为民众解读告示,解决他们的疑惑。
她心系民众,渴望用自己的知识助他们渡过难关。
然而,她的善举已被朱元璋之子察觉。
他见苏妲妹容貌出众、气质非凡,当即决定将她献给朱元璋。
苏妲妹全然不知自己正步入险境,仍在街头巷尾忙碌。
一日,朱元璋之子突然现身,强行将她带入宫中。
苏妲妹瞬间领悟一切,她奋力反抗,却终究无法抗衡权势,被带到朱元璋面前。
当苏妲妹被推至朱元璋面前时,他正端坐在龙椅上审阅奏章。
他抬头望去,目光被苏妲妹那张足以倾倒江南的容颜所吸引。
苏妲妹紧锁眉头,眼神中充满不屑,毫无畏惧之色。
她紧闭双唇,一言不发地盯着朱元璋,心中怒火中烧。
朱元璋历经风雨,却从未见过如此美貌的女子。
苏妲妹清新脱俗的面容,令他有些恍惚。
多少英雄豪杰都难逃美人关,他亦未能幸免。
于是,苏妲妹从一名江南女子,一夜之间成为皇宫中的宠妃。
她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只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苏妲妹性格高傲,对权势不屑一顾。
她不像其他妃嫔那样讨好皇上,始终保持自己的尊严。
这也让朱元璋感到新奇,在苏妲妹身上,他发现了与众不同的韵味。
相较于那些一味顺从的嫔妃,她更得他青睐。
为此,他特命人在苏妲己的居所布置了诸多奢华之物,意图博取她的欢心。
然而,面对这些奢华,苏妲己只是淡然一笑,内心毫无波澜。
朱元璋见状,亦不再勉强。
或许,正是苏妲己这份与众不同的气质,进一步点燃了君王想要征服她的欲望。
但好景不长,苏妲己不幸被卷入了朝廷的纷争,成为了帝王与重臣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3
subtitle
胡德济,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功臣,同时也是将苏妲己引荐给帝王之人,深得朱元璋的信任,一度成为朝廷中的重量级人物。
然而,胡德济却恃功自傲,在攻占城池后纵容士兵抢掠民女,此举激怒了朱元璋。
胡德济性格直爽,面对朱元璋的怒火,他辩解道:“皇上不也喜好美色吗?苏妲己不也是我献给您的吗?”
此言一出,瞬间将苏妲己拖入了风暴中心。
为维护自身威严,朱元璋当机立断,下令处决苏妲己。
苏妲己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被押往刑场。
一道轻盈的剑影闪过,这位江南才女便香消玉殒,一生的荣华富贵瞬间化为泡影。
她甚至未能再看一眼这人间的繁华,那些未竟的心愿如同遗落的珍珠,散落在岁月的长河中。
对她而言,那些曾经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
她本不该被卷入这场权力的漩涡,只因美貌,无辜被送入宫中,最终又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如今,她的墓前已是一片荒凉,只余下千古的悲叹。
苏妲己那无尽的潜能与才华,都随着生命的消逝而烟消云散。
世人只能感叹,红颜多薄命,才女亦难逃宿命的安排。
她那些未完成的心愿,如同风中残烛,随风而逝。
她曾梦想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与好友泛舟湖上,共赏莲叶之美;
她也曾想在乡间小道上,与村民们畅谈古今,传递知识的火种。
然而,这一切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苏妲己生于一个动荡变革的时代,本有机会大放异彩,却最终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如今,才华横溢的女性比比皆是,早已不再局限于闺房之中。
或许某一天,我们将不再目睹,才女因时代所迫而消逝的悲剧。
投稿 | 笔友
编辑 | 徽米工作室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点亮“ ”和徽米君说晚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