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系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呈急性起病,多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临床表现多样,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多见,常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GBS在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发病率约为(0.30~6.08)/10万,包括经典型GBS和变异型GBS两大类。GBS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再结合脑脊液和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基于近年来GBS的研究进展,2023年8月欧洲神经病学会推出了GBS诊疗指南。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国GBS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周围神经病协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PubMed、Medline、Cochrane、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发表于2023年12月之前的文献进行检索,获取相关研究进展,在《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2019版)》的基础上,根据GBS的临床诊治流程,对诊疗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关推荐意见。
注意事项:
(1)进行病程判断时,需要注意区分疾病进展达高峰的时间和就诊时间,避免将GBS恢复期的患者误诊为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
(2)起病过于急骤、24 h内即停止发展者,诊断GBS需慎重。
(3)前驱事件有助于GBS的诊断,但并非所有GBS均有前驱事件。
(4)在进行前驱因素判断时,要注意区分患者所提供的信息,究竟是因果关系还是伴发的偶然因素。
(5)5%左右的经典型GBS随诊证实为CIDP;如果发病4周后病情仍进展、治疗相关波动3次或以上,需要注意CIDP可能。
(6)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者,如检测到抗自主神经节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则可归类为自身免疫性自主神经节病。
推荐意见:
(1)对于急性起病,有经典型或变异型临床表现的患者,要考虑到GBS可能。
(2)大部分GBS患者病情在2周内达高峰,一般不超过4周。
(3)多数患者在发病前6周内有腹泻或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有助于GBS诊断。
(4)在初诊及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呼吸、吞咽、自主神经受累导致的风险。
推荐意见:
(1)疑诊为GBS的患者,应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
(2)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支持GBS诊断的依据之一,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3)经典型GBS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见上、下肢周围神经损害,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以髓鞘病变为主,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表现为轴索损害,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表现为轴索损害或可逆性运动传导障碍。
(4)变异型GBS神经电生理检查表现多样,Miller⁃Fisher综合征和Bickerstaff脑干脑炎电生理表现通常较轻,甚至正常。
(5)病情较轻的患者,早期神经电生理检查正常不能排除GBS。
推荐意见:
(1)GBS呈急性起病,病情进展不超过4周。
(2)经典型GBS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无力,伴或不伴肢体麻木、脑神经支配肌或呼吸肌无力。
(3)变异型GBS临床表现多样,需要更多的鉴别,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可支持诊断。
(4)不同临床表型的鉴别诊断谱有所不同,需要进行个体化分析。
推荐意见:
(1)GBS的免疫治疗可选择IVIG或血浆交换,其中IVIG治疗较为便捷,临床可作为首选方案。
(2)对于发病4周内无法独立行走的患者,或快速进展、预测有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吞咽障碍或严重自主神经紊乱的患者及预后不良者,应尽早启动免疫治疗。
(3)糖皮质激素治疗GBS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对于病情复杂或较重的患者,是否有必要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根据情况个体化判断。
如有收获,右下角点个“在看”吧,谢谢
关注公众号,了解哪方面的内容,留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