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游戏的回归流行,提醒我们在思考及判断能力教育上的缺乏

文摘   教育   2024-11-06 17:16   北京  

都说大城市教育资源好,无非就是师资好,理念新,早个几十年还能加一句,开开心心把学上,快快乐乐回家来。让我们这届小镇爹妈憧憬出天际,吭哧吭哧的往城里奔。结果几十年风水轮流转,老家那套竟然流行到了大城市。

最近,多家媒体提醒有的孩子们中间正在流行一种死亡游戏,这个游戏还有一个比较文艺的名字,叫“梦回大唐”。


过程大概是一个人背靠墙,深呼吸憋气,然后几个小伙伴猛地使劲推压胸口、捂嘴,让人在几秒钟的时间内缺氧窒息,最后再外力松开,这时候大脑就会快速回血。据说有人说可以看到自己的前世,有人可以看到更为奇妙的场景,引得一些孩子们跃跃欲试。

 

其实,这个游戏十分危险,它会压迫心脏,抑制呼吸,导致回心脏的血量减少,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也会相应的减少,严重的会出现意识丧失,全身脏器功能停止。体验者会出现短暂的晕厥,会产生一些幻觉,这种幻觉就是孩子们相传的“前世今生”。


这是一个可以真实致死的游戏,即使醒来后,缺氧时间内对脑神经的损伤也是无法预估的。早在2004年的时候,教育部就曾明文禁止过。


以上来自网友

这么危险的游戏为何又重新流行于校园之中已不可考,我们家长在觉得后怕、做好危险普及的同时,其实还可以想得更深一层,为什么孩子会去参与这个游戏以及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参与这个游戏?或者再多一点,我们家长有没有可以反思的地方。


要是留意社交媒体的话,不少80、90后小时候也知道这款游戏,但对这款游戏是否危险的感知基本都是来源于身边人。


如果身边有人因此出现后遗症或晕厥时间过长的,则会对此敬而远之,有人谈起来则报有略为轻松的态度“我们小时候经常玩”,根本没能意识到它的危害性。


所以如果没有大人的教导跟相关知识的普及,孩子判断事情的来源基本就只有环境。


但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是两个成年人之间,一人鼓动另一个参与这款游戏,成年人会本能的觉得奇怪,进而去想,为什么这种操作会让人产生幻觉,为什么他鼓动我去玩这个游戏?但孩子们很少有这种探究的能力。


就跟学数学一样,愿意了解现象背后原因的孩子对一个问题会看的会更透彻,同样的,如果孩子能多问几个为什么,去思考这种行为会有幻觉并且短暂失去意识,可能就不会把这当作一个游戏。如果孩子对身体构造、大脑构造有一定了解的话,即使无法马上明白这个行为致幻的原理,也会知道晕厥及大脑缺氧对身体的危害,进而不轻易模仿。


本身缺失一定的判断力的孩子更容易忽视危险。造成类似思维缺失的很重要一点跟我们从小接触的养育模式有不小关系。我们更倾向的养育模式是,告诉你不去做,而不告诉你为什么不能做,比如用恐吓的方式试图教育孩子远离危险品。这在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过去,无疑是一个十分高效的普及方法,但以此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家长权威已不像过去那样奏效,孩子们又没有培养出独立思考及判断的能力,就容易出现类似的真空地带。



其实,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依靠直觉是一方面,更依靠日常知识及常识的积累。能否判断危险其实是自己大脑架构的知识体系是否足以让大脑预警。这种积累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一方面是科普读物的阅读,尤其是后者跟其他国家同年龄段孩子比较起来相对较低。

除自我判断能力比较弱以外,急于获得群体认同,感受到同伴压力的孩子也更容易盲从。


“朋友在玩一款游戏,问我要不要玩,还跟我说不玩就不是好朋友。”大人看见这句比较可笑的对话,却真实的发生在学校的各个课间,并且孩子们也深受其扰。


如果一个孩子特别羡慕的小团体邀请他加入,前提是先玩一个死亡游戏,那他就有了模仿这个行为的动机。如果恰好他又对危险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其他人玩了也没事,他重复这个行为的概率就会变得十分大。就像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一样,脑袋一热的他们很容易就把潜在危险抛在了脑后,不顾后果。


这类孩子面临的问题其实为深层,他们需要变成一个更强大的自我,学着勇敢面对他人评价,培养稳定的内核。小孩子的内心多为敏感细腻,有的表现出来,有的默默消化。如果他潜意识里认为不论如何他都无法做到一些事情,那就更容易盲从,受到别人的“蛊惑”。而自我成长及认同也需要家长的参与,这就是我一直坚持让孩子在某一个方面成为一个小范围“强者”的原因,这样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自信,真正去感受逐渐克服困难带来的自我强大,不用活在小团体的认可之中。


THE END


图源:网络




加个关注,点个在看,我很期待跟你聊聊天呢。


     

中年少女成母记
找一找“科鸡”的方法,跟一跟“慢半拍”的热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