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带孩子去吃饭碰见了一个妈妈给孩子讲数学题,让我突然想起自己上学时向学霸请教问题的场景,那时候我们学校都是周边县里掐尖来的苗子,学霸还算比较好找。
我琢磨反正都是请教,那就请教个厉害的吧,就瞄准了我们班常年稳坐第一宝座的学神。
要说厉害的人涵养也不错,他一点也没有不耐烦,循序渐进地就讲了起来。每讲一步还问一句,这里听懂了吧,那里听懂了吧。刚开始都是好好的,我也跟得上节奏,结果突然某一步我就跟不上趟了:“等一下,为什么能推出这里?”他说:“这难道不是一下子就看出来的?”于是他又给我把这个不懂的环节讲了三遍。后来我看他急得满头大汗,就赶紧说,你先忙你先忙,我自己研究研究。结束了这次尴尬的问答环节。(插播一个小问题:所以我当时听懂了吗?)
再后来我才明白,这根本不是请教谁的问题,而是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某个环节“咔”的断开了,如果不踏实往回把概念捯饬明白,不把断掉的东西重新补起来,那就无论如何也进行不下去。
可到底哪个环节“断开了”?这才是我们需要去寻找的关键点。
无独有偶,有一次我们家老大踢球不小心违规了,教练在旁边急得跟什么似的,喊他的声音贯穿了整个球场,就差把“缺心眼”仨字写脸上了,我也是恨铁不成钢的旁边连连叹气。结果他一看大家都急了,他也就慌了,随脚一个球传给了对方。下来后我跟他复盘这个球的时候才知道,他对这块的规则本来就一知半解、不太明晰。但教练认为他对于这些规则应该已经牢记在心了,并且可以随机应变。规则,就是他当时断开的关键点,没搞懂规则,下一次还是不能很好地处理当时的情况。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这里其实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教练跟我当时并不知道他不知道,都急的脸红耳赤的,这就是比较典型的认知偏差了。
认知偏差里有一种叫做投射效应。指的是个体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作用。而“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投射效应有一种很典型的反应:在不知不觉中从自我出发做出判断,即“我是这样认为的,你应该也是这样认为的。”虽然看不见,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受到这种效应的影响。
很多学霸父母辅导起来自己娃特别上火,就因为他们首先陷入了“投射效应”带来的假设:你应该跟我当年的智商是差不多的,或者没差多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你应该也是这样认为的。”
学霸父母生出高智商的娃那自然是金风玉露相逢,两两相和。可惜世事多不可预测,有些东西就是没法按想象中的剧本来,这种案例多发生在学霸父母跟普娃之间的拉锯。
很多学霸父母不太理解自己孩子某些知识点为什么不懂,经常会问:“这有什么不好懂的,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这难道不是每个人都会的吗!”
但不要忘了,学霸父母认为他给孩子讲的是一个知识点,但对于他们来说,面对的很可能是知识点背后那些不太理解的很多个新概念。我们大人认为十分简单的道理,但孩子看来则未必。这就是忽视了自己与对方的差别,在意识中没有把自己和孩子区别开来,或者没能把自己的智力跟孩子现有的智力水平分别开来,从而混为一谈。
其实听父母讲题却总听不懂的孩子更不好受,他们不但会觉得愧疚、自责,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笨蛋。慢慢地,他们就会反感这个学科,乃至于反感学习本身。其实直面自己的错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就好比后来我就不咋去找学霸请教问题了,一方面我当时的问题并不是请教别人就可以解决的,但最重要的是,我只是不想让人家觉得我蠢。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跟你说“妈妈我这里不会”时,请务必要珍惜,并且不带情绪地耐心细致地帮他找找那个“断开的点”。因为这是他们鼓着极大的勇气,面对真实自己并解决问题时,走出的第一步。
图源:网络
THE END
加个关注,点个在看,我很期待跟你聊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