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曙方:静乐之南

文摘   2024-11-24 15:15   山西  
静乐县位于太原的西北方向。乘大巴出太原市区,沿着高速公路行驶,没多大会儿就进入了静乐地界,像抬脚到邻居家串个门。在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静乐县文联的友人送我两本当地的文学刊物《鹅城》。静乐是千年古城,隋大业四年(608年)改汾源县为静乐县。静乐这地名——“静地民乐”,够文雅的。当地文化人办杂志,偏偏没用县名,而选了不大为外人所知的“鹅城”,听着也极富诗意。
殊不知,静乐县有个别称——“鹅城”,静乐县政府就位于鹅城镇。“鹅城”这一美名的来由说法不一:有的说县城从形状上看像一只天鹅;有的说汾河与碾河在县城边交汇,两河如同天鹅展翅,而县境东北的岑山又似天鹅翘首,欲展翅腾飞;有的说它出自一个美丽的传说——“金鹅泊水”,一对大天鹅披缕缕金光落脚岑山之巅,望山下汾水滔滔、草木蓊郁,便留了下来;最接地气的说法是,很久以前这里便水美草美,吸引了许多天鹅来此栖息。这些说法多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关,主角都是美丽的天鹅。
静乐距它北面的汾河源头管涔山50多公里。汾河水哗啦啦流淌的景象,是有历史记载可寻迹的。汉武帝刘彻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有诗歌《秋风辞》流传至今。史书上的“万木下汾河”与静乐密切相关。从隋到唐、宋、辽、金,管涔山的奇松古木,经汾河漂流而下,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可以想象,那时的汾河从静乐身边逶迤而过,河面是多么开阔,两岸的天然湿地又是何等丰沛,处处是天鹅的优美舞姿、嘹亮欢歌。择河而居者将小城取名“鹅城”,再自然不过。
然而,汾河一度陷入噩梦,水位骤降,萎缩干瘪,甚而出现季节性局部断流。静乐之南,汾河东侧的东碾河与西部的岚河泥沙俱下,成为大患。天鹅、绿头鸭、黑鹳等栖息于此的珍禽,在日渐浑浊的汾河上空盘旋再盘旋,徘徊再徘徊,最终悲伤地嘶鸣着飞往他乡。茂密的芦苇、泽泻、香蒲也杳无踪影。人们突然明白,呵护河流,就是在拯救自己,由此开始了汾河治理、生态修复。
在山西,汾河似乎总是与黄河相伴而行,一路上却又无法会面。在晋陕大峡谷的入口,万家寨这座大型水利枢纽,引黄河水给汾河以滋养,从此汾河两岸的树更绿了。静乐以南的地下水缓缓上升,河流湿地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小天鹅、大天鹅、黑鹳、金雕,又飞回来了,稀有的褐马鸡也从树林里溜出来戏水。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由静乐向南延伸,湿地面积达400余公顷,栖居着160多种飞禽走兽、230多种奇花异草。
位于静乐县城南部的汾河川湿地,如今已然一派江南水乡景色。我缓缓漫步河岸,只见一条蓝色的河流蜿蜒曲折,被茂密的水草呵护着缓缓前行,在远处转入树丛深处——汾河与郁郁葱葱的湿地浑然一体。身临其境,我想到了那次探寻云南大理洱海源头。在洱源县清澈的茈碧湖边,我走进小小的梨园村。村民为了不让一滴污水流进茈碧湖,竟然改变了延续千年的习俗,将小村变成了一个污水净化系统。他们是洱海源头的守护人,令我心生敬意。
湿地是“地球之肾”。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向南延伸20余公里,成了天然的净水器。它一定会吸引众多艺术家,让他们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他们创作的灵感。这里的一切会在诗歌、美文、音乐、绘画中呈现。从古至今,河流储存了无尽的关于人的信息,汾河正是黄河以东的一部史诗——静乐之南的这片湿地将在这部史诗中散发灼灼的光泽。(摘自《光明日报》,作者谭曙方

周慧斌
寻觅故乡往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