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建市的背景和过程
文摘
2024-11-16 16:04
山西
朔州建市与平朔露天煤矿有关。平朔矿区380平方公里内,煤的地质储量为127亿吨。这一煤田覆盖浅,煤层厚,煤质好,发热量高,早在1954年,国家就开始勘探。1958年为苏联援建项目之一,后因中苏关系恶化而终止。1966年初,煤炭部决定把抚顺东露天矿的全部人马和设备调到平朔矿区,生活区设在店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露天矿被迫下马。1978年10月,煤炭部决定对外合作开发平朔矿区,中美双方互派代表广泛考察与接触。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在一次宴会上,被誉为“红色资本家”的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博士欣然接受邓小平的邀请,于5月访问中国,与煤炭部签署了一份合作开发中国煤矿的初步协议书。1981年7月3日,邓小平第三次会见哈默博士时,哈默博士准备拿出5亿美元,帮助开发平朔露天煤矿。10月,煤炭部拨第一笔42万元的基本建设开办费。1982年1月4日,平朔露天煤矿筹备处正式挂牌成立,陈日新任主任。1984年4月29日,中国煤炭开发公司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就合作经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的最终协议在京签字。1985年6月29日,安太堡露天煤矿合同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洪尚清(中国煤炭开发公司董事长)、哈默分别代表中美双方在合同上签字,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正式成立。由此诞生了我国第一个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企业,使原朔县和平鲁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为了协调平鲁、朔县两县与重点企业、重点建设工程的关系,全力支援建设中的平朔露天煤矿,经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批准,1983年3月1日,平朔露天煤矿矿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平朔工委)成立,为中共雁北地委、行署的派出机构。由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白效玉(五台人)任工委书记兼主任,岳来秀任副书记,尚学忠、王守茂为委员。下设9个处(室)。由于平朔工委非一级政府,在具体工作中有许多问题仍不便处理。1986年7月,朔县县委书记赵显荣、平朔露天煤炭公司总经理陈日新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在平朔露天煤矿和神头电厂附近需建一个省辖市,就是把朔县附近几个县合并成一个市。此后,省政府拟定成立朔州市,三次报请国务院。1988年3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朔州市的请示:“一、撤销朔县、平鲁县,设立朔州市(地级市)和朔城区、平鲁区。以原朔县的行政区域为朔城区的行政区域,原平鲁县的行政区域为平鲁区的行政区域。朔州市人民政府驻朔城区。二、将雁北地区的山阴县划归朔州市管辖。”5月17日,省委决定:成立朔州市筹备组。组长:阎赞尧;副组长:王善;成员:郭生、岳来秀、刘庆章。5月20日,省委下发关于成立朔州市筹备组的通知,平朔工委随之撤销。1989年1月,中共山西省委正式做出决定,撤销朔州市筹备组,成立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市委常委会由阎赞尧、吕日周、董福山、王金书、刘柏林、郭生、丰子富7人组成。阎赞尧任市委书记,吕日周、董福山、王金书任市委副书记,刘柏林任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市人大筹备组由阎赞尧、张林杰、霍文章、孔志俊、李满田、郑福等人组成。市政府筹备组由吕日周、来玉龙、赵恭、董厚德、卫占成等人组成。市政协筹备组由陈日新、岳来秀、史占彪、黄洪武、曹翠英等人组成。至此,朔州市正式成立。1993年7月10日,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时,怀仁、应县、右玉3个县划归朔州市管辖。至此,朔州共辖6个县(区)、105个乡(镇)、1825个自然村,总人口138.1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