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车辋村常氏家族
文摘
2024-11-23 09:29
山西
《常氏家乘》记载,始祖常仲林,原籍太谷县惠安村,后移榆次车辋村刘家寨定居。迁居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但从车辋传教寺明弘治十三年所铸铁钟铭文中,有施主常仲林的名字,说明其时常家已迁至车辋村。从明弘治年间到清顺治年间,常家从一世传到八世,祖辈多以农牧为业,家境比较贫寒,人丁也不兴旺。常家第三世共有兄弟三人,传到第七世,一门无子失传,另一门两个儿子也只留一个儿子的支系,比较多的是三世廷美的后裔。清代常家成为晋中望族,始于康熙年间,迄至宣统年间,长达200多年。《常氏家乘》记载,“清康熙年间始裕”,“至于起家即率经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常家从八世传到十六世,大体有九个辈次。综观这一时期,一是经济繁荣:常家八世常威和两个儿子常万玘、常万达从事商业活动,始以布匹杂货,从事内贸;乾隆年间之后,转向茶叶外贸;晚清兼营麻铁日杂农具,并与祁县乔家联做票庄汇兑;鼎盛时期,生意兴隆,联号甚多,有“十大德”和“十大玉”之称,成为山西“外贸世家”。二是重视子弟教育:常家入邑进学的始自八世常吉、九世常万意、常万立。在普设家塾、使子弟从师授读之后,十二、十三两世,不仅有入邑庠成贡生的,而且也出现了拔贡和举人。如十三世常立纪考选拔贡,常立教经乡度中式第53名举人。到十四世,常麟书、常第春、常赞春、常旭春、常麟图5人乡试中举,常麟书中式第51名举人之后,光绪癸卯会试又取三甲第87名进士,成为常家功名鼎盛时期。三是营造宅第:常家经商致富之后,从清代中叶开始,常万玘一门选村西南地基,筑宅而居,号称“石头巷”;常万达一门在村东北选一废渠旧址,按孙辈十人,每人一所宅院连片建筑,形成一条“后街”。四是联宗修谱:清乾隆四十二年第一次修谱,户数为40余家,人丁140余人;第二次清同治六年,户数70余家,人丁260余人;第三次清光绪二十二年,户数87家,人丁279人。除了三次重修族谱,还绘制了世系图,并建宗祠,祭祀先人。随着经济富裕,人丁繁衍,曾经出现了五世其昌的兴旺景象。据九世常万达墓表记载,当在嘉庆元年79岁寿终时,计有子3女1,孙10,孙女7,曾孙16,曾孙女13,元孙36,元孙女40,五世同堂达120多人。民国以来,常氏商业破产,经济衰落,但读书进取之风仍盛。清末民初,顺应时代潮流,兴办学堂,走在了晋中文化界前面。常家自办小学、中学、女子学堂,子女由本族学堂毕业后,到省城和外地中学、大学深造,有的甚至赴国外留学。据《榆次县志》记载,从清末民初到抗日战争以前,全县大学本科、专科毕业学生98人,常家一门,从十四世到十六世毕业的即达24人,占到全县1/4以上,其中有4人赴日留学,或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神户高等专业学校;在国内者,或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较多人毕业于省内山西大学和几所专科学校。至于中等专业学校和高中毕业的还有40余人。当时兄弟、叔侄、姊妹、姑嫂同班学习的,形成了一个智力群体结构,被誉为山西的书香门第。在此期间,少数人被遴选为国会众议员、山西省临时议会副议长、县议会议员,更多的则从事教育工作,从大学教授、中学教师到城乡小学教员达50多人,几代从事教育工作,辛勤培育桃李。民国14年第四次重修族谱时有个统计,常家户数当时为95户,人口达到396人。抗日战争开始,常家有些知识分子辗转到西南、西北各省抗日地区从事教学工作;有些思想进步的青年子弟,直接投奔抗日根据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十五世常观铮(奋争)、常国墀在抗日战斗中英勇殉职,成为革命烈士;有些子弟则外出经商,谋求生计。新中国的成立,为常家子女学习深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常家十五世到十八世,有全国知名的专家,有高级工程师、教授、副教授,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医师和教练,留在农村的也不乏从事商品生产的行家里手。他们仍然保持着智力和人才的优势。常家世系,从一世常仲林起,迄今传到二十世,约有一百六、七十户,人口为700人左右。除少数留居车辋和榆次城内的,分布比较广泛,旅居省城太原和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成都等城市的,约占半数以上,还有旅居台湾和日本、加拿大等地的。(作者常士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