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专业的科技财经媒体!
撰文:李星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11月18日,裁定宣告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柔宇科技”)破产,同时宣告破产的还有两家关联公司: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柔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至此,这个曾经长期被捧为“深圳科技之光”,也曾长期列为“深圳大骗”的明星企业,终于扒下了皇帝的新装,正式破产落幕。
柔宇的掌门人刘自鸿,一面是十多年来被各路资本包装成“天才少年”;一面是产业界持续质疑的“技术神棍”;相关的故事已经到处都是,从“海龟”光环,到跟法师一起跳舞给柔宇“驱邪”,都已经被媒体们彻底扒了出来,持续与柔宇进行“报道~辟谣”的多轮攻防战,早为外界所熟知。
事实上柔宇最早的概念是纳米柔性电子,主攻是一切可打印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线路板、显示屏和传感器,但为了宣传效果,最终把美国市场上刚刚研发出来的可印刷OLED发光材料作为突破点,定义自己要做柔性显示屏,并以此为亮点,2013拿到了上千万的融资。
2014年通过海外的实验室,拿到了首批柔性OLED发光显示屏样品,由于只是一个概念样品,也没有防护外屏,只是从试验线上拿下来的半成品,所以厚度仅为两层50微米的PI膜加中间的功能镀层,因此号称全球最薄(厚度仅0.01毫米)的全柔性显示屏。
“最薄OLED显示屏”
由于不管在哪个场合,都仅有这几片样品展示,并且很快就出现损坏现象显示不全,同时又以保密为理由,外人根本无法看到相关的生产设备与技术说明资料,“骗子公司”也随之在产业界广泛传了开来。
因为当时其它的声称做OLED屏的面板厂,不但天天有设备商和供应商到试验或生产现场调试,而且为了生产出可展示的样品,对外采购的OLED模具、各种材料等,也金额巨大。
而真正让柔宇在资本圈里获得大额投资的,是柔宇追进了VR风口,2015年柔宇对外展示了头戴显示终端Royole-X,首发价3999元,并以此拿到了近11亿元的融资。
当然对国内市场宣传,还是以柔性OLED为主,因为当时国内厂商为了让政府补贴倾斜,不管是技术官僚,还是产业说客,以及各大亏损企业,都把“缺芯少屏”,作为制约“中国2025”的关键扶持部分,而柔宇也刚好借这些政策,拿到了各种政策补贴与国有资本扶持。
不过柔宇到这个时候,甚至连OLED的试验线都还没有,只是对外声称有实验室。但柔宇也不是没有新的概念出来,由于当时苹果已经开始测试三星和LG的OLED柔性显示屏,对相关技术十分饥渴的富士康,也想通过收购柔宇的柔性OLED,让深超也能够成为苹果的显示屏供应商。
不过由于柔宇没有真正的试验线和产品,完全无法通过富士康的背景调查与法律尽职调查,所以拒绝了富士康提出的建议,把富士康推到了也正在对外展于IGZO OLED的夏普。
柔宇也迅速通过这个事件启发,隆重对外把原来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也就是纳米材料电路,升级为了IGZO,对外当然还是声称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
2020年柔宇画饼PPT,还是2012年的纳米材料概念
同时,也在业界寻找被其它企业并购后的面板企业淘汰下来的IGZO试验线设备,从2016年起对外声称已经着手准备拼装自己的试产产线。
但柔宇本身在国际资本上的动作,则继续追VR的风口,在2016年发布4999元的柔宇Moon,从友商手里拿到的OLED显示屏因出货后产生大量的坏点,观看时蓝球大的黑斑无法显示,并且除了看电影外也没有多少其它的应用,加上佩戴与眼瞳适配也十分粗糙,行业口碑并不好,好在真正出货也几台。
同时也开始把国外研发的柔性电子纸试验产品购买过来,组装成电子纸手写屏,在国际市场上推广环保概念产品,继续吸引投资资本的目光。
不过凭借这款产品,政府补贴建起来的无尘车间和车间里一堆二手设备,再加上柔性OLED的概念有国资的背书,柔宇从2016年起还是引起了国内终端企业的关注,先后传出华为、BBK的企业有意与柔宇合作,甚到投资柔宇的消息传出,但实际是这些企业连柔宇车间的门都不了,因为柔宇的产线完全没有信心给外人观看。
但对于资本市场来讲,只要有PPT就行,刘自鸿拿着PPT不断在国际企业间播放,并国内国外的信息差,把自己与国际企业的互动,在国内宣传成合作,2017年柔宇也在资本市场上完成了17亿和8.4亿的先后二轮融资。
然而这条二手设备拼装起来的产线真正运行的时候,柔宇才清楚维持一条OLED生产线的花费有多大,即便是为了仅仅保证一开四的二手OLED蒸镀机的运行,无尘车间的水电、空调费用就上千万;再加上OLED模具、耗材与原材料购买,真正的运行费用每个月差不多要上亿,所以柔宇外面融的钱很快烧光。
为了继续拿到融资,柔宇与前期参与融资的资方,不得不想办法从行业中收集各种柔性手机的零配件,最终在供应链里把HTC2012年、2016的柔性手机概念机、联想的柔性手机概念机进行重新拼装,发布了柔宇自称为首款量产柔性手机FlexPai,同时对外声称也完成了一轮未对外公布融资来源和金额的融资。
HTC2012年柔性概念手机
联想的柔性手机概念机
这已经到了12轮无法公布内容融资,让柔宇的估值达到60亿美元,柔宇对外包装也成为了行业显示独角兽。
仅管不管是前面的VR头显,还是柔性手机FlexPai本身就是概念机,怎么样也拼装不出几台出来,然而随着OLED产线真正的开机试产,整条产线就成了柔宇的现实的现金无底洞,柔宇的资金很快耗尽,供应商货款和员工工资经常断档,柔宇快要破产了的消息,也成了行业时不时报道的新闻,也成了柔宇各种避谣的炒作。
柔宇手机
真正让资本市场认识到柔宇内幕的,是柔宇融资困难后,前往海外上市的动作,所公布的上市材料完全出乎市场意料,柔宇自己也再也无法面对各种专业的审计审查,海外上市动作也很快终止。
随后在前期融资方的各种操作下,柔宇再次进行包装在国内科创板上市,然而错漏百出的申报材料,也成了监管部门问询最多的申请上市企业,而柔宇也终于无法做出完美回答。
由于没有资金,事实上柔宇在发布第二代手机后,生产线就基本关停了,但仍然有所谓的财经专家、产业专家,为它奔波,最后在2019年11月,柔宇完成最后一笔19亿元人民币的F轮股权融资,作为柔宇上市的运作费用。
甚至在上市失败后,深圳市政府聘请多家专业机构对柔宇科技的全柔性屏投片生产线进行现场考核,讨论柔宇的出路时,看到如此现场情况,仍有所谓的财经专家称刘自鸿为“科学家”,国家要为这样的“科学家”负责,意思是政府要为他擦屁股。
但从产业角度来看,即便是一个所谓的产业专家或技术创新人,多少也应该有在学术界或产业界,能够拿出来让人证伪的成果,不管是有影响的论文也好,还是有影响的专利也好。
而柔宇,除了被包装成“天才”角色的刘自鸿外,不管是天才自己,还是柔宇本身,在产业界也没有发现两者对OLED的技术发展有任何的贡献。而自始至终这些追捧两者的资本也好,所谓的专家也好,也连这点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中国的科学家成色就这个样子?
或许也正是各路资本和“专家”的宠爱,也让刘有了本文开头对社会的威胁言辞。
最后再给大家一点常识信息。即便是到了今天OLED产能大过剩的情况下,运行一条一开四的五代或准六代OLED试验线,投资成本不会低于50亿,每月的维护费用不会少于1亿。投资一条单台单线6代OLED正式产线,产能每月1500片左右,投资规模不少于160,单月维持产线正常运行的费用不少于10亿。
如果以后谁还投资类似的“高科技”,但实际的支出没达到这个水平,基本上就是“科学家”水平。